发布时间:2017-04-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温惠红

为深化课程基地建设,促进育人模式转型,提升高中办学质量,2017年4月7日,由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组织,常州市第三中学主办的江苏省普通高中基地学科联盟学校(外语类)交流研讨活动在市三中隆重举行。来自全省16家课程基地联盟学校的领导、专家及教育同仁汇聚于此,共商基地发展大计,分享教育成功经验。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严志军院长,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徐兆兰教授、朱亮老师,常州市教育局纪忠副局长,常州市教育局基教处戚宝华处长,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教研员宋德龙老师等出席该活动。
交流研讨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基地建设成果展示。
作为“盟主”的常州市第三中学向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展示菜单。“校园处处是亮点!”不论是外语同声传译教室、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等基地场馆,还是TED视频与演讲教学、外语动漫设计教学、AFS外籍学生中国文化课以及日语、法语、德语、韩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15节多语种课程,每一处各具特色的外语环境,每一堂体验各异的外语课程都给参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阶段:联盟活动欢迎仪式。
2:20,基地建设展示活动结束后,在学校绿厅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仪式由常州市第三中学副校长丁志伟主持。首先,由常州市第三中学校长邓勤致欢迎辞,邓校长对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及盟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希望联盟活动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和合作共赢!
接着,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严志军院长作为特邀嘉宾发表讲话。他对课程基地建设和联盟研讨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外语类学科联盟活动致力于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发展外语特色可谓应时应景。严院长还特别指出,常州市第三中学在第四轮主动发展中,独辟蹊径开设小语种课程,为开阔学生国际视野、促进国际交流打开了渠道。并表态将发挥南师外院多语种的优势,作为智库提供平台、机遇和资源,为高中外语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三中将作为试点校,与南师外院合作,开设“基于网络的在线开放课程”。
随后,常州市教育局纪忠副局长从常州市近年来教育事业发展和三中办学情况等方面向大家做了介绍,希望三中以本次基地建设研讨活动为契机,发挥联盟平台作用,积极做好基地各项建设,为推动常州教育乃至江苏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徐兆兰教授代表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和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中心,感谢常州市教育局对课程基地建设的高度重视,高度评价了常州市第三中学作为盟主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并对学校及联盟活动提出希望,最后预祝本次活动顺利开展!
第三阶段:专家报告和专题研讨。
短暂的茶歇之后,专家报告和专题研讨活动同时在学校信息楼绿厅和行政楼五楼会议室进行。
15:10,绿厅,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教研员宋德龙老师的主持下,常州市全体英语教师以及联盟学校教师代表听取了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严志军院长《从评价环节反思阅读能力》的专题报告。报告内容新颖生动,紧扣英语教学现实,将大道理在平实的语言中娓娓道来,令人深思。他对书面表达教学给出了实用、具体的指导:列作文提纲、复杂句型练习、高级词汇替换常见词汇、按主题为单位归纳整理词汇。教师还应该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即依据个人特长与兴趣爱好,有目的性的创建有个人特色的作文写作。他说,教师必须在“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和现实的夹缝中寻求平衡和突破。作为一线教师,掌握了丰富的、鲜活的资源数据,更应该把握机会,将实践归纳总结,上升为理论,做教学与教科研两手抓的智慧型教师。报告言简意赅,却意义深远。教学,一直在路上!
相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一场经验分享、思想交锋、智慧碰撞的交流研讨活动也正在进行。研讨会由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朱亮老师主持。常州市第三中学、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和连云港外国语学校等4所高中,围绕各自学校课程基地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成果交流和分享。常州市第三中学作为“盟主”进行了以《向下沉潜 向上飞扬》为主题的发言,邓勤校长从建设理念、建设实践、建设成效和建设展望四个方面与参会者交流了建设概况,其中学校外语特色1.0时代到4.0时代的有序发展历程引起了领导、专家的高度关注,成为研讨的一大亮点。之后,各基地联盟学校围绕着“育人模式转型与高考改革”、“课程基地如何更接地气”、“课程落实与评价”等问题开展了一场“头脑风暴”大讨论,气氛热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最后,常州市教育局基教处戚宝华处长和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徐兆兰教授作点评和总结。戚处长进一步阐述了学科联盟的意义,并指出平台比模式更重要,“一个学校是否优秀,看她和谁在一起;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期待基地建设从“共研”走向“共赢”,期待课程基地的转型升级;徐教授做总结讲话,她在充分肯定本次活动的成绩、强调基地重要地位后,着重对当前课程基地建设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有清晰的目标意识,育人模式转型就是提升高中办学质;二是充分发挥好“外语类”课程基地学科联盟的重要作用,各联盟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创造更多的特色和亮点,从而为全省基地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希望牵头学校进一步发挥好组织领导作用。
本次学科联盟校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但有利于助推联盟学校研究课程实施创新方法,改革教师教学路径,共同转型育人模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联盟办学品质;对三中来说,也是校园文化的有效提炼、基地建设的全面检阅,为学校更深层次、更高品位的后续发展积蓄了坚实的力量,在学校发展史上具有深刻的里程碑的意义。(文:温惠红 李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