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语文>>校际交流>>文章内容
读出“这一个”——对外公开课王伯美老师授课《金岳霖先生》
发布时间:2013-12-11   点击:   来源:网络   录入者:gll

金岳霖先生

一、品味细节,把握“这一个”

(一)初识金先生

1.结合文本中的相关细节,谈谈你对金岳霖先生的初步印象。

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

他身材相当高大,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

他有时一上课就宣布: “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金先生很注意地听着,完了,说:“Yes!请坐!”

学生提的问题深浅不一,金先生有问必答,很耐心。

金先生想了一想,说:“林国达同学,我问你一个问题:‘Mr.林国达is perpendicular to the blackboard(林国达君垂直于黑板),这什么意思?”

金先生上课,说:“林国达死了,很不幸。”这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

金先生的回答是:“我觉得它很好玩。”

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

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云南出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

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

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他就和一个蹬平板叁轮车的约好,每天蹬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大圈。

2.汪曾祺是如何评价金岳霖先生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关文句。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二)走近金先生

1.金岳霖介绍(1895-1984   

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

2.对于西南联大

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陋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喔,我的母校,我的西南联大!

                                  ——汪曾祺

西南联大的名人:

梁思成 金岳霖 陈省身 王力 朱自清 冯友兰 陈寅恪 沉从文 闻一多 钱穆 钱钟书  费孝通 华罗庚 朱光潜 林徽因 吴晗    冯至    卞之琳

杨振宁 李政道 邓稼先 汪曾祺  何其芳

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有一些是借用原先的会馆、祠堂、学校,只有新校舍是联大自建的,也是联大的主体。这里原来是一片坟地,坟主的后代大都已经式微或他徙了,联大征用了这片地并未引起麻烦。有一座校门,极简陋,两扇大门是用木板钉成的,不施油漆,露着白茬。门楣横书大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门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路。路是土路,到了雨季,接连下雨,泥泞没足,极易滑倒。大路把新校舍分为东西两区。

大图书馆后面是大食堂。学生吃的饭是通红的糙米,装在几个大木桶里,盛饭的瓢也是木头的,因此饭有木头的气味。饭里什么都有:砂粒、耗子屎……被称为“八宝饭”。八个人一桌,四个菜,装在酱色的粗陶碗里。菜多盐而少油。常吃的菜是煮芸豆,还有一种叫做蘑芋豆腐的灰色的凉粉似的东西。

华罗庚住在牛圈之上,夏天热的时候,蚊子成群,虱子跳蚤满屋;冬天冷的时候,寒风侵袭,室如冰窖。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华罗庚每天除了授课,从早晨一直研究到深夜。一天,华罗庚的妻子吴筱元不知从哪里弄到两个鸡蛋,要给华罗庚补充营养。华罗庚不同意,他让妻子把鸡蛋平均分成五份,自己只吃了其中一份,其余四份留给妻子和叁个孩子。妻子见状,眼泪扑簌而下。华罗庚安慰妻子说:“等我这本《堆垒素数论》出版后,我们去割几斤肉,全家人美美吃一顿。要是还剩下钱,就给孩子们添几件新衣服,再给我自己买两包烟——真想抽支烟。” 

3.重读文本相关细节,再谈谈你对金岳霖先生的印象。

戴帽子 配眼镜 穿夹克 戴围巾 红衣服 林国达 谈逻辑

问王浩 讲红楼 捉跳蚤 养斗鸡 比水果 忆徽因 坐板车

真诚 率真 自由 乐观 机智 豁达 天真 纯粹 专情(有趣)

沉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

                                                          ——汪曾祺

二、探究一笔,理解“这一个”

再识金先生

1.作者一方面是精选细节,惜墨如金;另一方面却写了不少与金先生无关的细节,离题万里。请圈画“旁逸”的细节。

一是写金先生的衣着时写到了闻一多、朱自清的穿着以及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的情景;二是写金先生与王皓对话后,又写到了王皓的个人习惯以及作者赠画给他的情况。

2.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它们各有什么作用?请选择其中的一点来谈。

细节一:王皓的爱好、形貌及其成就

明确:王皓把吃饭后打篮球叫“练盲肠”,可见其幽默;相貌颇“土”,剪光头,可见其特立独行;成为国际知名学者,可见其成就之高。写这些是为了说明王皓的学术成就及其性格、行事都深受金先生影响,写王皓是为了衬托金先生的风度与魅力。

细节二:闻一多、朱自清的衣着

写闻一多、朱自清是为了映衬金岳霖先生,由两位先生的衣着及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的情景可知他们也是脱略形骸,纯真率性的真名士,与金岳霖先生相映衬。

教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件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氆氇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伦。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趿着),因此发出此梯里突鲁的声音。联大师生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真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精神,人天可感。         ——汪曾祺

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汪曾祺

叁、关注细节,写活“这一个”

高一(5)班应该有你想写一写的先生,请你写一写这位先生。

教学反思:

《金岳霖先生》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金岳霖是着名的国学大师,作者对老师充满敬爱的感情,本文即是这种感情真诚流露的见证。但是作者写作本文,采取了一种轻松活泼、幽默滑稽的笔法,让世人看到一个极其富于个性的活生生的金岳霖。在初步了解了些许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之后,为了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动手和思考能力,本文设计的重点拟在作文的点——细节描写上,以期能以点带面,训练学生在记叙文中用细节来出彩。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因此课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将汪曾祺先生所写的有关西南联大的一组文章以学案的形式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且要求学生结合学案完成了《金岳霖先生》一文的读后感,同时要求学生完成了一篇记叙文的写作。

从课堂上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来看,这些前期准备工作确实推动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当然,在板书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来认真思考。

评课:常州二中:王伯美老师授课整体感觉如沐春风,师生互动。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潢里高中:课堂接地气,课前准备工作好。

陈宝祥:(特级教师)温馨语言,可掬笑容。有心人,精心准备资料。公开课要有板书,把学生说的每一点都写出来,让学生整体感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