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讲评教学反思
石蕴玉
试卷讲评课是否高效,直接决定了学生英语能力是否能获得较大提高。教师要很清楚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题有哪些,能力题有哪些,知识与能力在试卷上的分布情况等。同时要充分利用好考试后的数据,分析学生的得分情况以及反映出的知识或者能力问题。这样,增强讲评的针对性,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认真选编拓展性练习,可以是知识迁移型的,也可以是归纳总结型的;可以是多题一练,也可以是一题多练,如针对同一篇章可以用不同的题型进行训练。
- 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对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讲评课,应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以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自行讨论分析、自行探究错因、自行解决问题这条主线贯穿讲评课始终。
在英语试卷讲评课中,主要是单项选择、完形与阅读、书面表达的讲解。单选题型涉及知识点较多,较为零散,逐题讲解,费时费力。为了帮助全部学生针对自己在单选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合自己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改错和质疑,带着疑问进课堂,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学习。
讲评完形和阅读时,能否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是达到理解的关键。文本的理解过程虽然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但无论这个过程如何特殊,学生始终是认识的主体,他们的理解活动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和感知,在他们的头脑里进行,旁人是无法代劳也不必代劳的。因此,学生可以先根据答案,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再阅读和讨论,出现问题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除了可以集中讲解、点拨和指导阅读技能等共性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走进学生的讨论,及时解决学生中的个性问题。
让学生“互批”作文可以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通过科学分组和小组合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小组,并相互批阅同伴的作文,将改错、一句多译和佳作欣赏结合起来,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就会自觉关注段落结构、词汇、语法和拼写等方面。在批阅完成后,教师再次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对作文进行二次批阅,给予适当积极评价,则可以增强学生推敲词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2. 透彻分析试题,充分关注错误成因。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讲:“这个问题我已经讲了很多遍了,怎么你们还是不会啊?”然后就责怪学生笨。老师在讲评时,不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正确或者错误的原因所在。这样老师才能找准讲评的有效点,从而避免反复讲,反复错的现象。如:
以完形填空讲评为例。39(during) a service experience,students must keep a journal (日志)and then write a 40 about what they have learned.第 40空的选项是 4个单词,乍看有学生以为是词汇的辨析,很多学生轻易地选择了A. diary。这恰好符合中国人的用词习惯——写日记。可是,上文中说;在服务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写日志,之后写一个对于所学到的东西的 40 .四个选项是A.diary B. report C. note D. notice,全文第二句话讲到学生没有完成6小时的service learning就无法毕业拿到学位,且本句话有个must强调是学生的责任,这两点都意味着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应该作一个report (注:report表示比较正式的报告)提交给学校。提醒学生理解了上下文的意思才能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在讲评过程中,应该着重分析语境和英语的习惯用语,避免前后意思的重复。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记忆单词与阅读理解结合,体会单词意义与语境的契合。
3. 举一反叁,适度拓宽,培养学生的联想迁移能力。
试卷讲评的重要一点是培养学生“举一反叁”、“触类旁通”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如:
· Bill, can I get you anything to drink?
· ______________.
A. You are welcome.B.No problem.C.I wouldn"t mind a coffee.D.Doesn"t matter.
很多学生根据中文理解选择B。这里是用一个否定形式再加一个负向的词表达一种肯定的概念,即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如这里的wouldn"t mind a coffee是表示你可以给我来一杯咖啡。是不是讲解完了就可以进行下一题了?要想非英语国家的学生能正确选择交际用语,一个例子是不能让学生体会深刻的。因此,可以考虑使用更多的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对话、翻译、对比等。
而在完形和阅读的讲解中,我们可以互相利用这两种不同的题型,用同一篇章,分别设计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或者任务型阅读来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题型,如回答问题,概括大意,首字母填空等对学生二次阅读进行检测,提高学生的篇章理解能力。如在讲解完形填空时,可以在学生通过正确答案自行讨论并进行二次阅读。老师对其中的典型错误进行点评之后,可以用另一种题型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解,从而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