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科学&濒诲辩耻辞;十二五&谤诲辩耻辞;规划课题
“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教学研究”初步研究报告
外语教研组 石蕴玉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并建构在批判性阅读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模式。
(2)通过课例研究,归纳和提炼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教学的策略。
(3)探索批判性阅读与英语阅读效益的正向或负向影响。
(4)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首先,查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批判性阅读的理论,特别是有关批判性阅读与教学实践结合的研究成果,确定本课题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角度、策略与路径等。其次,进入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把批判性阅读理论运用在英语阅读课堂上,在实践中分析提炼批判性阅读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提炼经验,查找问题,分析难点,提出改进策略,促进理性思维的形成,逐步形成批判性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的流程,沉淀并归纳出批判性阅读对英语阅读教学效益的影响,建立起一种新的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模式。
叁、初步研究过程
1. 理论研究
2014年3月至今,我们课题组成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主要学习了与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思维有关的相关理论,理清了批判性阅读的概念及其应用,确定了研究的方向。主要学习的相关理论文献如下:
序号 |
作者 |
文章题目(书目) |
期刊名称(出版单位)、时间 |
1 |
Adams, W. R. |
Developing Reading Versatility.[M] |
Fort Worth: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89 |
2 |
Anderson, T |
Critical Reading Skills Activities for High School. |
丑迟迟辫://调域名已经过期皑/飞补测冲5730199
-critical-skills-activities-high-school.html.2005 |
3 |
Applegate &M. Dekonty |
Using The Critical Reading Inventory to Guide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J] |
College Reading Association Yearbook. 2006 Issue28 |
4 |
Bosley, L |
Critical Reading Instruction in Composition Course. [J] |
Literacy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2008 (4) |
5 |
Brown, H. D. |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
6 |
Brown, H. D. |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
7 |
Clegg, C. S |
Cri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 across the Disciplines[M] |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988 |
8 |
Garrigus, R |
Design in Reading: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Reading [M] |
New York: Longman 2002 |
9 |
Milan, D. |
Developing Critical Reading Skills [M] |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2008 |
10 |
Silberstein, S. |
Techniques and Resources in Teaching Reading [M]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
11 |
Stern, H. H. |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 |
12 |
Wallace, C. |
Critical Reading in Language Education. [M] |
London: Antony Rowe Ltd. 2003 |
13 |
陈厚德 |
有效教学[M]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
14 |
郭跃进 |
高中英语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法.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
15 |
何强生,刘晓莉 |
批判性阅读及其策略[J] |
当代教育科学,2003 |
16 |
李瑞芳 |
外语教学与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J] |
外语教学, 2002 (05) |
17 |
刘伟、郭海云 |
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试验研究 [J] |
外语界,2006 (03) |
18 |
辛斌 |
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 批评语言学[J] |
现代外语,1996(01) |
19 |
辛斌 |
英语语篇的批评性分析刍议[J]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04) |
20 |
辛斌 |
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论[J] |
外国语,2002(06) |
21 |
辛斌 |
批评性语篇分析:问题与讨论[J] |
外国语,2004(05) |
22 |
占卫国,沉红霞 |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J] |
黄冈职业技术学报,2002(04) |
23 |
张淳 |
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的教学设计[J] |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02) |
24 |
周玉玲 |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
广西教育, 2005(18) |
2. 调查研究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现状,着重研究在高一英语阅读课堂上是否实施批判性阅读教学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使用批判性阅读策略。本次调查研究由来自我校5名高一英语任课教师和约300名高一学生参加,研究数据来自教学观察、调查问卷和访谈。在数据处理方面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制作图表,分析教师和学生各类选项的平均值和所占的百分比,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
通过分析研究,得出调查结果如下:第一,教师充分认识到批判性阅读教学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肯定了批判性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各方面的知识,提高阅读深度和广度。但是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基本上是以传统的阅读教学为主,批判性阅读教学为辅进行阅读教学。
第二,总体上,学生批判性阅读意识普遍较弱,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批判性阅读存在很大差异,在阅读过程中,只有5%左右的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地进行批判性阅读;10%左右的学生&濒诲辩耻辞;经常&谤诲辩耻辞;使用批判性阅读策略进行阅读;25%左右的学生对批判性阅读策略的认识还处于时而用时而不用的状态;35%左右的学生&濒诲辩耻辞;很少&谤诲辩耻辞;使用批判性阅读策略,运用起来比较费力;25%左右的学生&濒诲辩耻辞;从不&谤诲辩耻辞;使用批判性阅读策略。
第叁,学生对不同层次的批判性阅读策略存在差异性,相比较而言,其预测和分析文本意识比较强,而推理和评价文本意识比较弱。
3. 课堂教学研究
(1)课堂教学
课题组成员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根据批判性阅读的特点,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上积极使用;并从教师备课开始,就把批判性阅读的技能设计进自己的教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2)课堂观察
结合教师备课,我们设计了符合批判性阅读教学特点的课堂观察量表。当上课教师在上课时,其他课题组成员在听课时,通过使用课堂观察量表,界定批判性阅读技能的使用的掌握情况,并提出建议。同时,上课教师也根据相应的教学过程做出反思。样表如下所示:
“Critical Reading” Reading Classroom Observation
Titl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arning Objectives |
|
|||||
Important & Difficult Points |
|
|||||
Teaching Methods |
|
|||||
Procedures |
||||||
Stage |
Teacher’s acts |
Students’ expected reaction |
Students’ unexpected reaction |
Critical Reading Skills |
comments |
|
|
|
|
|
|
|
|
课堂观察量表,同时也用于上课教师的教案设计。从教师的设计,学生预期反应,学生非预期反应、批判性阅读技能的使用以及评价这5个方面进行教案设计和课堂观察。在上课完成后,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对这一堂课中批判性阅读技能的使用和效果进行讨论,并形成相应的建议和反思。
叁、后期的主要研究工作
1. 继续课例研究,研究批判性阅读适用于何种英语阅读文本;批判性阅读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积极(消极)作用;批判性阅读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克服等。通过本组英语教师大量的课例实践,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提炼出不同的教学策略。
2. 加强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意识,及时总结,及时成文,及时出研究成果。
3. 进一步指导学生掌握批判性阅读的基本方法,如:区分事实与观点,找出作者的观点;判断作者的语气;确定文章的主题等。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能后,课堂教学围绕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步骤展开,将分析、推测、评价等内隐的思维方式用问题的形式外显出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陈述等主要以学生参与和体验的方式来进行阅读教学,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篇章的辨识和理解,提高课堂效益。
4. 通过实证研究,同时通过大量的听评课及课后反思,着重关注英语阅读课堂的变化、英语阅读课堂的效益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