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教学&谤诲辩耻辞;还是&濒诲辩耻辞;外语教学&谤诲辩耻辞;:中国英语教学类型的思考
——
南京师范大学 范娜
一、引言
在2006年的江苏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上,
二、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区别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首先要澄清二语教学(TESL)与外语教学(TEFL)的区别。对于&濒诲辩耻辞;二语&谤诲辩耻辞;有一种说法,认为最早出自美国,针对其国内少数民族的英语而言。这些少数民族(移民)都有自己的母语,如德语、法语等,但他们又是美国人,取得了美国国籍,需要在将英语作为母语的环境下生存、学习。因此,英语对他们来说被称为&濒诲辩耻辞;二语&谤诲辩耻辞;。语言学界一般认为&濒诲辩耻辞;二语&谤诲辩耻辞;应具有以下特点:(1)它是官方语言, 在社团中起着法律的和社会的作用;(2)它是教育语言, 用英语来讲授其他课程;(3)它是交际语言, 学习者在目的语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存, 并用它作为交际语言;(4)学习者学习二语的目的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是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手段。相对&濒诲辩耻辞;二语&谤诲辩耻辞;来说,在中国,英语并不具备以上特点。首先,英语不是我们的官方语言,我们的官方语言是汉语;其次,英语也不是教育语言,内地很少有学校直接用英语授课;第叁,英语不是我们的交际语言,除了和老外交流或在英语角和英语课堂上刻意营造出英语交际环境时,英语并没有太多机会被当作我们日常交际的工具;第四,英语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日常需要和生存发展的必备手段,而是学习者的兴趣,出国的愿望或者应试的要求。总之,在中国,英语绝不能被认为是二语,因此英语教学也绝不能等同于二语教学。由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们并没有语言学习的自然环境,而是在母语(汉语)的环境下学习英语,学习的目的多半是顺利通过考试,或作为备用的(不是必备的)交际工具。所以,英语应该被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英语教学应该归属于外语教学。
由于二语和外语的区别,学习者对其掌握的方法和过程也大相径庭。二语通常需要&濒诲辩耻辞;习得&谤诲辩耻辞;。习得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的语言环境中非正式的下意识的学习,与儿童习得母语相似。习得必须&濒诲辩耻辞;浸入&谤诲辩耻辞;到这种语言环境中去,时刻都能听到和使用这种语言。在习得过程中, 学习者不注意话语的形式, 只注意他们所要表达或理解的意义。 而外语则需要&濒诲辩耻辞;学得&谤诲辩耻辞;。学得是学习者&濒诲辩耻辞;有意识&谤诲辩耻辞;地学习,是系统的、正规的。学习者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阅读语法书上的语法规则来掌握这门语言。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显然只能&濒诲辩耻辞;学得&谤诲辩耻辞;英语,所以英语教学的方法也应不同于以&濒诲辩耻辞;习得&谤诲辩耻辞;为根本的二语教学。
学生在二语和外语教学活动中,由于其学习环境上的差异,导致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以语音、词汇、语法为例,二语习得者习得语音时以模仿为主,而外语学习者则从单音训练开始到语音组合,再到句子语音组合,自动化是训练的终极目标;二语习得者习得词汇时可以先建立音、义的联系,再通过引导性或语言班的学习完善词汇的习得过程。而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词汇时,虽然通过先前的知识很容易地建立起了音、形、义的联系,但学习者已有的认知图式对异域文化有排斥作用,甚至产生语义空缺,如汉语的量词(个,张,头,匹等)英语中就没有对应词;二语习得者在习得语法时,无需经过系统学习也能够说出比较符合语法要求的语句来,他们可以通过发现规则&谤补谤谤;试用规则&谤补谤谤;修正规则来习得语法。而外语学习者学习语法时,即使经过讲解&谤补谤谤;操练&谤补谤谤;再讲解&谤补谤谤;再操练如此反复的有意识地学习,运用起来还是经常出错。
叁、混淆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根源
在目前中国的英语教学领域,不分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将其混为一谈的现象非常普遍。其原因主要有:(1)由于英国和美国在过去历史上的强大,其语言的普及也占据了优势,英语几乎成了国际上的通用语言,所以很多国家的第二语言教学目标就为英语;(2)国际上影响较大的教学理论都几乎是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展开的,而很少有将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理论研究(3)由于中国英语教学研究的局限性,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需要引进国外的一些教学理论,加上中国在研究领域的&濒诲辩耻辞;追风&谤诲辩耻辞;传统,造成了不加思考的一味引进和模仿国外教学理论,国外的二语教学理论自然成了中国英语教学的法宝。
四、混淆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危害
张正东指出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存在六大差异,即学习主体不同;学习目的不同;学习客体不同;思维过程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学习条件不同。同时,他认为如果我们把目前的外语教学与二语教学相混淆,至少会产生叁点危害:(1)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如小学英语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误以为学习国际音标必然遏制学习兴趣。(2)忽视教学环境对教学效果的制约作用。如把适应第二语言教学之语言环境的技巧、练习、作业,照搬于外语教学。(3)忽视自己的成绩,挫伤教学双方的自尊与自信。如在进行国际间英语教学效果的横向比较时,把我们的外语教学效果与人家的二语教学效果相比较,这显然是不可行的。
目前我国好多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并没有区分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误以为国外的一切理论都适合于我国,将国外的二语教学理论照搬不动地引进来。除引进了原版的教材,还照搬了二语环境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濒诲辩耻辞;这不仅违背了我国的国情、教情、学情,也违背了教学规律。&谤诲辩耻辞;(包天仁) 正如杜培俸所说:&濒诲辩耻辞;国外学者把母语、第二语言的掌握看作习得。国内教学实践中也追求直接学会和自然学习的倾向。这正是当前基础英语教学从&濒诲辩耻辞;聋哑英语&谤诲辩耻辞;这个极端转向&濒诲辩耻辞;文盲英语&谤诲辩耻辞;的另一个极端的根源。&谤诲辩耻辞;
五、树立英语教学为外语教学的思路
由于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原因,我国英语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主要体现在英语学习耗时长,效果差。应该说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受正规的英语教育,到中学、大学、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从未中断过英语学习,所谓耗时相当长,但学习效果又怎么样呢?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还是很难承担和英语相关的工作,就连最基本的交流也是问题,不能不让我们对英语教学感到遗憾和失望。细细想来,我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论是合理和有效,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要想找到正确的英语教学思路和方法,首先要分析我国的英语教学国情。我国的英语教学国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学习者缺乏学习动机: 我国英语教学是在母语习得之外学习的另外一种语言系统, 其学习目的不是生命个体生存的需要,而是为了了解别国文化, 或为了出国, 或为了获取文凭等等,以寻求自身更大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多为远景性学习动机, 且不同的学习者其动机的强度也有明显的差异。第二、 学习者缺乏语言学习环境: (1)在我国学习英语时没有母语习得那种包围式的, 沉浸式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英语很少有机会到课外去运用, 常常由于接触得少而前学后忘。(2)外语输入主要来自学校、教师和教材等, 输入量、接触时间以及输入源等远远不及母语, 语言输入的差异必然带来学习效率上的差异。第叁、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的重点是语言知识( 语音、词汇和语法) 。毫无疑问, 这些内容在今后的外语教学中仍然十分重要, 但语言系统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规则, 它还应包括社会语言学知识, 如非语言交际、语言的社会地位和话语的理解等。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英语教学的国情,大胆合理地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否则, 就会导致英语教学的巨大盲目性, 造成耗时低效现象。
探讨英语教学理论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工作者和专家不懈的目标。早期,我国的英语教学法主要承袭了俄语教学法:翻译法。这就是所谓的传统教学法,主要是以讲解词、句、语法为主的&濒诲辩耻辞;填鸭式&谤诲辩耻辞;教学和大量的翻译练习。后来,随着对国外交际法教学的理论引进,英语教学又开始偏向与以交际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这一时期,英语教学重视情景模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应用英语的能力,而对语言准确性把握则不再重视,语言的流畅性占据了更高地位。再后来,人们对&濒诲辩耻辞;翻译法&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交际法&谤诲辩耻辞;这两种各有些偏执的教学发进行了大量而热烈的讨论,并且认识到,依据我的国情,要想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这两种教学模式都存在弊端,而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则是&濒诲辩耻辞;折中主义&谤诲辩耻辞;。
在中国,英语应该作为外语来学习,这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动力有着根本的不同。在英语是第二语言的国家,英语是谋生的工具,是良好教育的一部分,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所以极大增强了人们学习英语的动力。另外,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渗透在学习者的生活环境中,他们时刻有接触英语的时机和条件。这种耳濡目染对他们英语学习有一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为适应第二语言的教学而产生的交际教学法,看到了语言的本质,即语言是交际工具,特别强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其初衷是促使英语国家的移民尽快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能力以谋生存。交际法为英语学习设计和勾勒出了美好的画面。但是理论总需要实践的检验。在英语作为二语的国家中,交际法最终证明与实践还有一定的差距。因为教室毕竟难以变成真正的交际场所,实施交际法还有一定的困难。当然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如果一味地应用交际法则会产生更大的困难,中国英语教学的课堂也很难成为交际活动的演习场。而传统的教学法,那种填鸭式的教学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问题。过多地重视英语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致使很多学生学出来的是&濒诲辩耻辞;聋哑英语&谤诲辩耻辞;。所以分析我国英语教学的国情,认清中国的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而不是二语教学,就不会照搬国外的二语教学理论,而是总结出适合我们自己的英语教学理论和模式。
当然传统的教学法也有其优势,它强调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和把握,增强了语言准确性;而交际法提高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促进了语言流利性。所以,目前我们要对已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吸收多种教学方法的可取之处,有效地整合各种教学法,发挥出它们的优势,丰富我国现有的教学法,改变过去较为单一的局面。可以适当地参考其它的教学法,如口语法、情景法、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自然法和暗示法等。但关键是要其帮助提高英语教学,而不是一味地推崇和迷信。
六、结论
不能否认二语教学理论毕竟给中国英语教学带来了众多的启示和帮助,如现在对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视,英语教学环境的改善,对英语语言错误的宽容等,确实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但外语教学毕竟不同于二语教学,过分地依赖二语教学理论只能影响我们的英语教学效果,甚至导致英语教学走上歧途。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