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栏目列表
课题申报表(2)
发布时间:2013-10-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韩志祥

二、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对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通过CNKI网搜索发现,所搜集出来的1476篇大多是对于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文献中,172篇是描述的物理观察能力的,当中仅有11篇是对于高中生物理学科观察能力的,但是真正涉及到观察能力的现状、理论、实践,并且最终对自己的研究做了定量检测的只有王剑辉、阎金铎的《中学生物理观察能力的测量和评价研究》和续佩君的《物理能力测量研究》,而这两位研究的主要是初中生的物理观察能力培养,因此对于高中生的物理观察能力培养仍然处于待开发阶段。由上面的文献研究可知:(1)在观察能力培养策略方面,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是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然后在观察中要能够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让学生知道要观察什么,同时教给学生必须的观察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现象观察法、过程观察法、特征观察法、对比观察等,要多给学生观察的机会,最后还要强调观察要与思考相结合,从而使得观察更具有深度。(2)在观察能力的定量测量方面,王剑辉的&濒诲辩耻辞;叁力&谤诲辩耻辞;模型为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支撑,而续佩君的能力定量测量则为检验培养策略的有效性做了较好的尝试,新课程对于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则为能力测量的改进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理论意义: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对初中物理的态度主要侧重观察能力,而高中物理的态度主要侧重思维能力,正是因为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让高中生的观察能力培养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与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1](学生在16岁到18岁阶段,属于少年期和青年期,学生在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生理发展逐渐成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烈,思维以从具体形象思维进入到抽象思维)相违背。由此可见开展本次研究对高中物理教学理论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实践意义:现实的高中物理课堂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景:老师非常注重物理学的逻辑的严密性,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讲得很透,推理得清楚,学生听得也很&濒诲辩耻辞;懂&谤诲辩耻辞;,但当学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时却障碍重重,最终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如果专门就观察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一定的研究,对学生的观察活动给予特别的指导,学生内心认同观察能力的重要性,认真开展有指导的观察活动,并且对自己的观察活动进行一定的反思,那么学生的上述显性问题很快就能解决,学生的观察能力将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老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也会相应提升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理论研究确定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2)通过课堂教学提高高中生的物理观察能力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探讨观察能力的相关理论及定义

2)确定观察能力培养策略及途径

3)了解高中生物理观察能力的现状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际的问卷调查研究揭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的现状,了解学生现有的观察水平,教师对待观察活动的态度,从而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高中生观察能力的策略提供实证资料。

4)在物理课堂中实施培养观察能力的的策略及途径。

5)设计渗透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的教学过程,并通过在实验班中尝试使用培养策略,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对比实验。

6)在续佩君教授的等价排除法理论的基础上并作适当的改进后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直接测量,通过结果来检验高中生观察能力培养策略是否行之有效。

4、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物理观察能力的操作性定义的确立

2)物理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3)利用信息技术对高中生观察能力进行培养,独创了QQ影音法。

4)采用定量测量、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的方式检验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的有效性。

5、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用过阅读文献观察能力培养方面的大量资料,通过阅读形成对其的概念及培养策略的重新认识。

2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问卷调查表调查高中生观察现状。

3)实验法:通过在非实验班与实验班采用传统方式与带有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的方式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对比结果检测培养策略的有效性。

6、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

通过文献综述弄清高中生观察能力的定义,确定观察能力的外在表现,弄清观察能力的结构,确定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然后开展观察能力实践研究,最后进行定量检测效果。

实施步骤:

120134月份完成申报程序

220134-10月份完成观察能力的文献综述,阅读观察能力的相关理论,并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理论研究。

3201311-12月份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420141-6月份课堂案例的制作、实施、反馈汇总研究

  20146-12月份完成课堂案例的制作、实施、反馈汇总研究

520151-20154月份课题汇总与总结阶段

A.整理好材料,撰写相关论文。

B.做好课题总结材料,形成文本。

7、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7部分逐项填写,限3000字内,可附页)

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撰写了多篇论文已获奖或发表。其中,相关方面的论文有《如何在物理课中培养高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常州市教育学会年会论文二等奖。《利用二维空间时间扫描仪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论文以课内小实验打造吸引学生的课堂》获省&濒诲辩耻辞;师陶杯&谤诲辩耻辞;叁等奖。

 

叁、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主观方面:本人在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已经工作9年,同时也承担着多个年级的物理教学工作,对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学习问题了解较多,也非常想通过此次论文机会来系统的研究一下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这个问题。而且自己已经在观察能力研究方面写了多篇论文,并且获得了一、二、叁等奖的荣誉,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客观方面:国内已经有续佩君、王剑辉等研究了观察能力的定量测量,大批的一线的教师已经研究了对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给出了若干素材。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也决定了学校会支持我的工作:学生普遍这方面能力比较欠缺,我校对教科研工作投入很大,学校里也有很多专家引领。



[1]严金铎 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 .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月第2版.P6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