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常州市教育科学&濒诲辩耻辞;十二五&谤诲辩耻辞;规划课题
申报&尘颈诲诲辞迟;评审书
课 题 类 别
学 科 分 类 中学地理
课 题 名 称 Google earth在我校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课 题 负 责 人 胡方晓
负责人所在单位 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填 表 日 期 2013年4月10日
拟 结 题 时 间 2014年6月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1年1月制
填 表 说 明
1、申报人不需填写&濒诲辩耻辞;编号&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课题类别&谤诲辩耻辞;。
2、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一式
四份。
3、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4、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电话:86696829
电子邮件:jyslly @{域名已经过期}
网 址: http://www.czedu.gov.cn/knowledge/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
胡方晓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82年 2 月 |
|||||||||
行政职务 |
|
专业技术职称 |
中教一级 |
研究
专长 |
地理教学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学士 |
|||||||||||||
工作单位 |
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
联系电话 |
18661155836 |
|||||||||||||
通讯地址 |
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
邮政编码 |
213003 |
|||||||||||||
电子信箱 |
丑蹿虫2012蔼调域名已经过期皑 |
|||||||||||||||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含主持人) |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
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
||||||||||||
胡方晓 |
中学一级 |
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
地理教学 |
具体策划、撰写、组织和完成课题申报评审工作以及开题、评估和评审工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
||||||||||||||||
课题级别 |
课题名称 |
批准时间 |
在课题中的分工 |
完成情况 |
||||||||||||
县级 |
《高中地理学科多媒体教学资源合作开发研究》 |
2007年 |
高叁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 |
已结题 |
||||||||||||
市级 |
《高中学生生活中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的研究》 |
2010年 |
主持人 |
已结题 |
||||||||||||
省级课题 |
《普通高中学生参与校本课程设计的行动研究》 |
2011年 |
学生校本课程学习需要的调查研究 |
中期评估 |
||||||||||||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着作 |
论文或着作名称 |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
日期 |
|||||||||||||
《今天,你是老师》 |
南京市教育学会二等奖 |
2008.6 |
||||||||||||||
《地理班考点过关评价与分析》 |
江苏省教育学会叁等奖 |
2008.12 |
||||||||||||||
《体验讲台》 |
高淳县教育学会二等奖 |
2009.6 |
||||||||||||||
《特殊的寒假作业》 |
南京市教育学会二等奖 |
2009.6 |
||||||||||||||
《整合生活中的热点事件以形成地理教学资源》 |
高淳县教育学会二等奖 |
2011.6 |
||||||||||||||
《让差生学地理》 |
省蓝天杯叁等奖 |
2011.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一、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研究现状: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是由谷歌公司开发的一款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叁维模型上,功能十分强大,可以帮助我们为旅游做出精确、直观的计划,可以帮助我们获知各种交通线路、查询某栋建筑物或某些区域的商务情况,还可以为我们探索神奇的地球提供帮助。目前,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比较多的是辅助经纬线特点的教学、地形的3D显示、图层概念的教学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发育具有阶段性,当学习的内容超出其大脑发育阶段,难于理解的内容便成为教学难点。对于还未系统学习立体几何的高一学生,在学习地球自转、公转的意义时,必然要遇到光照图的判别,要将俯视图和侧视图、球面图和平面图相互转换。因为没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储备,大部分学生是难于构建空间模型的,没有一定量的思维训练过程,很多学生无从下手。高一的起始内容就形成拦路虎,使部分学生对地理不感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厌恶的心理。进入高二,首先我们复习的就是初中地理部分的地图和等值线、世界地理概况和中国地理概况,虽然难度不大,但知识量、信息量很大,学生在学习时非常吃力,我校许多学生不选地理的原因之一就是认为高二一开始地理太&濒诲辩耻辞;变态&谤诲辩耻辞;。所有这些内容都可以借助Google earth平台来学习,不仅能够减轻学习难度,还能有效的整合课本中的零散信息,提高效率。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
地理研究的对象包罗万象,上至太空霄汉,下至千米岩层和万米洋底以及各国概况、民风民俗,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学好地理的。Google earth能将知识性、时代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具有优于传统教学工具的特点,能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是培养地理学习兴趣的好工具。
2、破解地理学习重点与难点:
Google earth具有运动、定位甚至可以自由翻转等特点,它能加强学生对地理事物、规律的感官认识,能将平面变为立体,静止变为运动,抽象变为具体,单一变为丰富。如果能把Google earth很好地融入到地理教学中,许多问题尤其是地球运动和等值线部分的内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3、改进地理学习方式与方法:
新课程标准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的。Google earth的大小、远近、方向都能随意变化。这样一来,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法,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内驱力很容易就被调动出来,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都是真正地主动获取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
二、研究的目标
1、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2、通过Google earth实现数据、文字的可视化,使地理信息更加直观的展现给学生。
3、将Google earth制作的视频信息应用到教学中去,使课堂生动、有趣。
4、开设校本课程,让部分学生学会使用Google earth软件,并制作相关视频,增强实践能力。
叁、研究内容
1、地理学习现状调研:进入高一的前一个月,学生普遍感觉到地理难度大,甚至难于数学和物理,尤其是地球运动部分内容,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缺乏立体感,很难建立空间构架。进入高二的前一个月,学生普遍感觉地理信息量大,知识点零散,尤其是等值线部分和区域地理部分。
2、Google earth软件操作学习研究:Google earth软件已完全汉化,操作界面简单,但功能强大,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3、利用Google earth查找教学图片、制作教学视频研究:利用该软件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如何通过Google earth查找教学需要的精美图片,制作精美的视频动画,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4、将查找的图片、制作的视频与现有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软件的使用要服务与教学,要高于教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难题的效果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1、Google earth是一款新型的软件,软件有许多优点,如可以显示矢量数据坐标、有栅格图像迭加的功能、具有叁维虚拟模型、画面精美、多角度观测等,但也有其缺点,如不具备数据采集和编辑功能、不具备制图功能、不具备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因此,如果想更好的服务于教学,需要把Google earth与其它GIS软件进行整合研究,如ArcGIS、虚拟天文馆(Stellarium)、微软天文望远镜(World Wide Telescope)、Inspiration、Imindmap等等。
2、能不能正确、精准的使用Google earth软件是制约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研究。
3、制作的视频动画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有效解决学生的难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二)可能创新之处
1、在学习研究Google earth软件过程中总结一些应用技巧。
2、建立视频资源库,与同行分享。
3、开设校本课程,与感兴趣的学生共同探讨该软件的学习与操作。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路径(书籍、报刊、网络等) 了解Google earth软件。
2、综合调查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问卷、个别访谈等),了解学生学习地理状态的变化。
3、比较法:不同班级、不同时段进行比较。
4、行动研究法:及时学习、总结、撰写心得体会和论文。
六、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1、确定课题:根据高一和高二学生对地球运动部分内容和区域地理部分内容存在诸多困惑的现象,确立本课题的研究。
2、准备工作: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加强与高一和高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通过个别访谈等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申报《Google earth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课题,争取立项。
3、设计研究方案:使整个研究工作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研究的效果。
4、实施阶段:及时反馈研究情况记录表,调整研究方向以及近期目标。
5、中期评估:撰写中期评估报告,认真反思和总结前一段教学工作,分享成果,交流经验和不足。
6、结题阶段:撰写结题报告,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 |
叁、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主持人能力保障:本人曾担任两年的教科室主任,参与多次课题研究会议和研讨。参与的高淳县县级课题《高中地理学科多媒体教学资源合作开发研究》已经顺利结题,主持的南京市个人课题《高中学生生活中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的研究》由于工作变动关系没有结题。
2、研究资料保障:图书馆和阅览室存有大量的文献供老师们学习和阅读。
3、网络设置保障:学校网络设备齐全,网速较快,查找资料方便。
4、研究时间保障:本课题从申报日起,约需1年时间,即预计到2014年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