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栏目列表
韩光: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
发布时间:2016-12-07   点击:   来源:网络转载   录入者:未知

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

摘要:十八大以来,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创新,是这场改革的有效方法,也是新课程标准当中对于教学活动的最新要求。历史课堂的创新教学设计与科目特色的强化是历史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关键。因此,本文将以高中历史课堂为载体,对强化科目特色,创新教学设计条件下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科目特色;创新教学;高中历史;课堂

前言

十八大以来的教育发展,核心是公平、立德和改革,其中公平和立德是核心本质,而改革是关键因素。改革要强调&濒诲辩耻辞;学生为本&谤诲辩耻辞;,近日国家教育部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濒诲辩耻辞;核心素养&谤诲辩耻辞;以培养&濒诲辩耻辞;全面发展的人&谤诲辩耻辞;为核心。所以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要全面围绕学生发展需求展开,为学生提供多元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这就需要我们拥有创新的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重要推动力。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被压缩与融汇在高中历史的课程当中,对于学生快速了解与掌握我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与重要历史事件有直接作用。教育是实现学生素质提高的基础,创新的课堂设计与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素质得以快速、全面的提高。历史的科目特色越鲜明,学生的兴趣则越高,教学设计创新力度越大,学生的学习动力越充足。所以,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进行高中历史科目特色的强化与教学设计的创新,已经成为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效的必然之举。

一、强化科目特色,正确审视高中历史课程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具备正视历史课程的能力,对史实进行明确,正确把握史论,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审视高中历史课程,以此来使高中历史的科目特色得以明确。首先,了解史实。所谓史实,就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其活动相关的客观事实。史实如同物质一样,属于客观存在,而高中历史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史料只是众多历史客观事实中的一小部分,不代表人类历史的全部。就高中历史教材来说,其中所包括的历史事件,比如说戊戌变法、公车上书等,多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影响为主线进行阐述与分析。高中历史教师要正确对待课程与史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修养。其次,掌握史论。所谓史论,就是历史结论。历史研究者易中天老师认为,历史结论由叁个部分组成,其为历史意见,时代意见与个人意见。在进行教学之时,作为高中历史老师,要以教学大纲为参考进行日常的历史教学,使学生明确了解历史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但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要起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因此,在我们日常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学生提高个人的历史意见,表达个性的历史结论,使学生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批判,促使学生学会从历史表现中寻求历史事件成因与历史发展的规律,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二、创新教学设计,规范历史证明活动

在进行历史教学时,不能以课本为完全标准,让学生以为课本所讲历史完全正确,要引导学生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去证明新的历史知识,创新历史教学设计,使历史教学的科目特色得以强化,教学效率得以提高。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新的历史史实的掌握。学生可以在教材所有资料的基础之上,对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查找、收集与整理。比如说在讲到新航路的开辟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知识,比如说当时的航海条件,航海人员等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插入表格与图片,使学生真切地掌握历史史实。其次,要督促学生建立自己的历史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有的历史材料中提取出历史人物的历史观点,比如说当时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具体原因与主要影响,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需要市场的扩大,而新航路的成功开辟使得封建制度衰落。学生在进行客观历史观点的总结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历史观点的总结,激发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历史学习中可以快速地搜索客观历史结论,建立个人历史意见。最后,教师要开展用历史事实证明历史事件的活动,使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回想自己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从历史知识体系当中搜索与具体历史事件相关的史料,对最新学习的历史知识进行二次证明。这样,学生的历史辨别能力与思考能力可以快速提高。

叁、强化科目特色,创设历史学习情境

历史之所以成为历史,是因为涉及的具体事件发生在之前的历史时间当中,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历史的发展往往是复杂的,而这些因素在现行的教科书中无法充分体现,这种情况下要强化学生的历史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高中历史教育要重视起学习情境创设的重要作用,在适当的历史教学中进行情境的创设,课本剧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这一课时,笔者采用历史课本剧的形式,将太平天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进行史实再现,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身临其境。课本剧能把原先零散的知识重新整合起来,让历史事件更具有连续性的呈现,这样,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可以得到情境重现,学生可以在更为真实的历史环境中对课程知识深入了解。诸如此类的情境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有十分宽阔的使用空间,现代高中历史教师要敢于创新,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摆脱对历史学习枯燥无味的印象,提高学习动力,配合教师进行历史教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表演、合作等综合素质。

四、创新教学设计,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历史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是人们对于自由与权利的向往。因此,在我国进行民主化社会建设之时,高中历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与理念。在我国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当中,学生以教师所讲内容为准,认为老师所言无一不足,教师的历史观点就是全体学生的历史观点。这就对于学生个人历史观的建立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高中历史老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敢于和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了,高中历史课堂的学习氛围才会变得轻松与愉悦。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更敢于提出自己的异议,与同学、老师就一历史问题或历史观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讨论,使历史课堂变得充实而具有立体感。在创新教学设计的指导下进行师生关系的改善,加大对学生思维的调动程度,对于高中历史课堂科目特色的强化与教学成效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五、小结

  综上所述,在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创新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活动当中的重要手段,利用创新思想指导日常的教学设计活动是现代教师的基本职业素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当前中国教育正处在转型之中,更多的课堂正在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往较为普遍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逐渐被新型的建构式教学取代。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强化科目特色与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希望更多的教育同仁可以正确利用最新教学理念指导日常教学行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历史思维,助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学生的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美云.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3(4):12-13.

[2]乔广军.论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创新[J].科教文汇.2008,3(25):22-23.

[3]徐太阳.变革评价方式,激活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J].龙岩师专学报.2004,3(1):20-21.

[4]李庆华.对高中历史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4(9):25-26.

[5]顾爱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材创新使用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4(2):34-35.

[6]钟启泉.课堂转型的挑战[N].中国教育报.2015,3(6):7.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