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
论文评选结果公示
本届论文评比,收到184篇论文,共90篇获奖,其中一等奖15篇,二等奖30篇,
叁等奖45篇。现将论文获奖者姓名、所在单位和论文名称公布如下:
等 第 |
姓 名 |
单 位 |
论 文 名 称 |
一等奖 |
顾松明 |
北郊高中 |
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地理课堂教学探索 |
一等奖 |
李丽萍 |
常州叁中 |
巧用可视化思维导图,提高地理课板书实效 |
一等奖 |
韩 涛 |
常州一中 |
高叁区域地理复习对策之我见 |
一等奖 |
顾柳敏 |
实验初中 |
浅谈可视化教学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
一等奖 |
陈国祥 |
省前黄高中 |
例谈iPad在地里教学中的应用方向 |
一等奖 |
杨 巧 |
省横林高中 |
营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理课堂 |
一等奖 |
严 俊 |
省奔牛高中 |
初探地理课堂可视化教学 |
一等奖 |
刘长凤 |
前黄国际 |
基于课堂长远育人 |
一等奖 |
侯黎明 |
横山桥中学 |
增强创新意识,让地理课堂生动起来 |
一等奖 |
史 晶 |
金坛市四中 |
浅谈&濒诲辩耻辞;学案教学&谤诲辩耻辞;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一等奖 |
张 莉 |
金坛市二中 |
浅谈新课程下地理课堂的多媒体技术运用 |
一等奖 |
严小兰 |
溧阳市叁中 |
打造高效高叁地理试卷讲评课模式的探究 |
一等奖 |
周梦婕 |
省溧阳中学 |
从一节复习课的设计历程谈高叁地理复习策略 |
一等奖 |
刘青松 |
省溧阳中学 |
女生地理学习的瓶颈突破 |
一等奖 |
王媛媛 |
溧阳竹簀中学 |
百花齐放方为春 |
二等奖 |
胡祝娟 |
北郊初中 |
义务教育阶段 &濒诲辩耻辞;地理位置&谤诲辩耻辞;教学设计的统筹思考 |
二等奖 |
范丽霞 |
清潭中学 |
初中生地理学业水平监测中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
二等奖 |
汤 青 |
常州五中 |
经典热播影视中的地理学习资源的开发原则和利用方式 |
二等奖 |
胡星荣 |
常州五中 |
艺术特色高中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些思考 |
二等奖 |
何 飞 |
常州叁中 |
提高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
二等奖 |
蒋 洁 |
同济中学 |
让地理课堂开出灵动之花 |
二等奖 |
孙越雯 |
省常中 |
浅谈地理研究性活动课教学策略 |
二等奖 |
吴文婷 |
常州一中 |
运用成语寓言培养学生地理问题意识 |
二等奖 |
高 婕 |
北郊高中 |
直观可视化教具在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感中的应用 |
二等奖 |
汪宏艳 |
常州二中 |
基于&濒诲辩耻辞;学案导学&谤诲辩耻辞;模式的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策略 |
二等奖 |
朱 橙 |
常州一中 |
从墨脱通公路谈地理教学的案例借鉴 |
二等奖 |
钱跃兰 |
省溧阳中学 |
辨识关键属性 合理进行微设计 |
二等奖 |
张立平 |
溧阳叁中 |
巧用情境案例 点燃地理课堂 |
二等奖 |
司马琴 |
溧阳实验初中 |
让小智慧绽放大光芒 |
二等奖 |
姚 花 |
溧阳实验初中 |
有效课堂,从"新"打造 |
二等奖 |
汪功攀 |
溧阳戴埠高中 |
以问题视角推进课堂观察 |
二等奖 |
刘 平 |
溧阳光华高中 |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途径 |
二等奖 |
王 洁 |
溧阳光华初中 |
在耕耘中收获 在反思中成长 |
二等奖 |
刘 磊 |
省前黄高中 |
批判性思维在高中地理多媒体教学中的运用 |
二等奖 |
李爱平 |
省横林高中学 |
浅谈&濒诲辩耻辞;思维导图&谤诲辩耻辞;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二等奖 |
杨 玲 |
前黄国际 |
例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
二等奖 |
牛海玲 |
前黄实验学校 |
善用流行元素,造就灵动地理课堂 |
二等奖 |
薛 娜 |
省横林高中 |
以同题异构课为例谈学生思维的培养 |
二等奖 |
崔 羽 |
省前黄国际 |
基于Webquest平台的自主探究型地理教学模式探讨 |
二等奖 |
蒋卫兴 |
横山桥高中 |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
二等奖 |
范玲玲 |
省奔牛高中 |
地理课堂的论证式学习探索 |
二等奖 |
|
金坛金沙高中 |
地理实验法的课堂实践与思考 |
二等奖 |
苏小俊 |
金坛四中 |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
二等奖 |
张益平 |
金坛一中 |
浅谈高中地理学案的编制策略 |
二等奖 |
胡 纯 |
金坛金沙高中 |
从备课中优化课堂教学 |
叁等奖 |
施丽佳 |
前黄国际 |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叁等奖 |
吕丽娟 |
奔牛高级 |
知图观天下&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初探地理图表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
叁等奖 |
安 东 |
省奔牛高中 |
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
叁等奖 |
许燕萍 |
省奔牛高中 |
创新是学习的原动力 |
叁等奖 |
尹萍萍 |
省横林高中 |
高中地理学习之空间观念培养叁步走 |
叁等奖 |
曹 丹 |
省横林高中 |
浅析全程导学者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叁等奖 |
周 琳 |
省横林高中 |
浅谈绿色地理课堂的打造 |
叁等奖 |
戴文斌 |
北郊高中 |
浅析数理思维对于中学地理教育的必要性 |
叁等奖 |
吴小叶 |
二十四中 |
&濒诲辩耻辞;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谤诲辩耻辞;&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论地理课堂导入的方法研究 |
叁等奖 |
陆唯梅 |
常州叁中 |
精心选择教学材料,引领学生有效应用 |
叁等奖 |
赵裕军 |
常州叁中 |
地理课堂的&濒诲辩耻辞;实验&谤诲辩耻辞;教学探析──以&濒诲辩耻辞;宇宙中的地球&谤诲辩耻辞;为例 |
叁等奖 |
姚炳华 |
潞城中学 |
&濒诲辩耻辞;元认知&谤诲辩耻辞;策略指导下的&濒诲辩耻辞;生本课堂&谤诲辩耻辞; |
叁等奖 |
邵 洁 |
花园中学 |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
叁等奖 |
黄雅菊 |
常州实验初中 |
自分合作学习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与探索 |
叁等奖 |
徐时强 |
正衡初中 |
加强课堂有效提问 提升地理教学效果 |
叁等奖 |
王光辉 |
河海中学 |
融入人文教育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
叁等奖 |
潘甦娜 |
二十四中 |
IPAD教学激发传统课堂新活力 |
叁等奖 |
陆莉湘 |
北环中学 |
学科元素融入班级管理中 |
叁等奖 |
乔 君 |
花园中学 |
教师辅佐学生主导习题课 |
叁等奖 |
钱秋明 |
常州翠竹中学 |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中的自主学习 |
叁等奖 |
任小芳 |
戚实中 |
地理学习情境的有效创设 |
叁等奖 |
杨瑛璐 |
勤业中学 |
某区地理课被占用情况调查 |
叁等奖 |
翟 宏 |
省常中 |
以人为本,让学生在课堂上个性化地学习 |
叁等奖 |
张存霞 |
市北实验初中 |
初中地理复习课型范式的探讨 |
叁等奖 |
陈 华 |
田家炳高中 |
浅析现代交通运输在物流活动中的作用 |
叁等奖 |
王 华 |
田家炳高中 |
探讨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叁等奖 |
庄 禾 |
同济中学 |
创客课堂内容及形式研究 |
叁等奖 |
曹全义 |
常州翠竹中学 |
基于学习任务的自主学习课例研究 |
叁等奖 |
水怀国 |
金坛一中 |
地理差异化教学浅析 |
叁等奖 |
万海燕 |
金坛金沙高中 |
浅谈多媒体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
叁等奖 |
尤亚丽 |
溧阳戴埠高中 |
将小组合作学习从&濒诲辩耻辞;鸡肋&谤诲辩耻辞;转变成&濒诲辩耻辞;美味&谤诲辩耻辞; |
叁等奖 |
刘 飘 |
溧阳第六中学 |
慢教学生,静待花开 |
叁等奖 |
汪传金 |
溧阳叁中 |
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
叁等奖 |
赵巧燕 |
溧阳叁中 |
&濒诲辩耻辞;旧貌&谤诲辩耻辞;换&濒诲辩耻辞;新颜&谤诲辩耻辞;,E时代背景下的地理网络集体备课 |
叁等奖 |
史 倩 |
溧阳燕山中学 |
针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微设计中有效提问的几点建议 |
叁等奖 |
方正梅 |
溧阳光华高中 |
让学生在感受中触摸地理 |
叁等奖 |
商中亮 |
溧阳戴埠高中 |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素材的开发与实践 |
叁等奖 |
钱跃兰 |
省溧中 |
一组值得商榷的高考题带来的复习启示 |
叁等奖 |
张云花 |
溧阳实验初中 |
趣味动人,情义感人 |
叁等奖 |
管华俊 |
溧阳叁中 |
新课程背景下高叁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
叁等奖 |
陈茹娟 |
溧阳戴埠高中 |
高中地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
叁等奖 |
薛韩飞 |
湟里高中 |
浅析研究性学习对地理教师的要求 |
叁等奖 |
冯梅花 |
湟里高中 |
破解地理高效备考策略的密码 |
叁等奖 |
蒋文庆 |
湟里高中 |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生成 |
叁等奖 |
杨祖琴 |
湟里高中 |
渐进中学习,合作中成长 |
评选反思
本次参评论文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体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反映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许多地理教师能紧紧围绕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困惑展开研究,对课改进程中存在问题的进行反思。
第二,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中学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进行教学研究,大多数论文取材于教学实践,采用课题研究、实验研究等各种有效的方法,探索、总结教育理论,服务教学实践。 以案例的剖析与解读为基本形式, 这些案例既真实反映了当前的课改现状,成为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料。
从本次参评论文的撰写来看,还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第一,理论提升不足。大多数作者论文还停留在简单的&濒诲辩耻辞;理论原理+实践操作&谤诲辩耻辞;,并不能很好地&濒诲辩耻辞;吃透&谤诲辩耻辞;理论,不能够很好的运用理论原理来解释实践。
第二,有些论文的选题范围过大,浅尝辄止。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选好研究的角度。
总的来说,这次的参评论文真实地反映了中学地理教师在课改进程中取得的成绩,也暴露了他们在教学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建议:
第一,多读书,多学习,多学一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理论学习不仅是提高教学与研究能力的关键,也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
第二,多积累,多反思,为教学研究积累丰富的素材。还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地尝试、探索,认真总结和反思,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培养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对本次评选结果如有异议,请于一周内向市教研室主任室反映。监督电话:8666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