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与文学》校本课程介绍
一、本课程开设的目的:
1、 了解瞿秋白的生平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陶冶学生情操,探究家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
3、 锻炼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为高考服务。
二、本课程开设的目标:
1、 知识和能力:认识文学对瞿秋白思想演变的影响,领略瞿秋白的散文风格和语言艺术。
2、 过程和方法:组织学生在学习瞿秋白与文学的一系列文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阅读和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瞿秋白的创作方法和人格魅力,获得情感体验、心灵共鸣和精神陶冶,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叁、本课程开设的特色:
1、 瞿秋白受到外国文学特别是俄苏文学的影响,促使他迅速成长并完成了思想演变。
2、 瞿秋白的散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的散文创作方法值得借鉴,并为散文的阅读和鉴赏打下一定的基础。
3、 本课程开设体例可灵活自如,学生可以有选择地阅读瞿秋白的原著,并选择一些专题作研究性学习。
4、 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内涵,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开设的内容:
绪论: 瞿秋白与现代人 (2课时)
第一章:瞿秋白生平 (2课时)&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第二章:瞿秋白研究的文学领域 (2课时)
第三章:瞿秋白与俄苏文学 (2课时)
第四章:俄苏文学对瞿秋白思想演变的影响 (2课时)
第五章:瞿秋白散文的绘画美 (2课时)
第六章:瞿秋白杂文的特色 (2课时)
第七章: 瞿秋白政论文的语言艺术 (2课时)
第八章:巧喻明理,形象入论 (2课时)
五、教学组织形式:
1、 多媒体,影视文学作品,报告讲座
2、 集体讲授及分组讨论,合作与探究,研究性学习
3、 组织学生参观瞿秋白纪念馆及其故居
六、学分平价方案:
1.评价方式a闭卷考试 b电影、文学作品之观后感、读后感 c朗读大赛
2.评价内容
补分析散文(以高考散文阅读题为范本)
产创作散文
肠学习写文学评论
诲专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