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濒诲辩耻辞;近体原则&濒诲辩耻辞;使英语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满意的效果,它缩小了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在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差异。其中&濒诲辩耻辞;心理近体原则&谤诲辩耻辞;表现得较为突出。如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和作业批语中的情感魅力,这对于改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确实是极其有益的。
关键词:心理近体原则 英语教学 情感魅力
随着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通常只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英语教学已不再能适应当今视野开阔,富于创新,思维敏捷的学生们,更不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学教材也从多年基于理解的语法操练为主,逐渐转变为具有科学、交流、趣味、实用等特点的内容。
我们看到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希望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说多用英语;希望通过创设恰当的情景,激励学生应用英语交流思维,创造性地使用英语;在日常作业的批改中,希望与学生进行信息和情感的有效交流。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英语教学交际化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确实是很有益的。
可同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能看到,并不是所有有此心愿的老师都能轻松、愉快、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往往是教师竭尽全力备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录像等高科技教学手段,创造出较为逼真的语言交际环境,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的确掌握了一定的外语知识;但是在真正要运用英语交际或创造性运用英语交际阶段,学生却往往不尽人意的表现为无话可说或无从说起;即使能说一点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句型操练阶段,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濒诲辩耻辞;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谤诲辩耻辞;的目标。
语言是重要的信息载体,语言教学只有跟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出其功能和生命力。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创造意识,发挥其潜能和学以致用,是摆在英语教学面前的一大难题。&濒诲辩耻辞;近体原则&谤诲辩耻辞;是指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为这一难题开辟了新路。&濒诲辩耻辞;近体原则&谤诲辩耻辞;指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缩小教与学的之间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认真分析教材,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基础上,缩小教与学之间的各种差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它可分为时间近体原则,空间近体原则,活动近体原则和心理近体原则。在其中,心理近体原则在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沟通中运用得较为突出,心理与情感在教学中的运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英语教学目的的有效实现。
一、课堂交际的情感魅力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创设语言情景的关键,决定整个课堂的交际氛围,即课堂上融洽,开放的师生关系是课堂交际化的关键。
优秀的教师之所以能轻松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运用所学外语知识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参与自由交流,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能像朋友一样对待学生,&濒诲辩耻辞;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濒诲辩耻辞;;热爱信赖学生,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平等,让学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降低他们的情感过滤,是他们&濒诲辩耻辞;亲其师&谤诲辩耻辞;而&濒诲辩耻辞;信其道&谤诲辩耻辞;。师生之间是相互信任的朋友关系,教师既是良好的导师,又是一个热心、耐心的听众,还是一个谈得拢的朋友。
而那些虽尽心竭力地创设语言环境,最终却不能调动学生参与交流的教学案例,并不是因为学生太差,或教师创设的情景太差,真正原因在于教师没有以一种平等的关系对待学生。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交际也就更为活跃了。我们教师没有注意到自己不自觉的态度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例如:教师过于低估学生的创造力,讲解、包办过多;在交际过程中,教师过多打断学生的思路,引导、纠错过多;教师对一些&濒诲辩耻辞;差生&谤诲辩耻辞;从不或很少提问,比较漠视或不关注这部分学生,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还会引起整个课堂的恶性循环等。
1. 老师要善于利用语言表达对所教授内容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教师的
语言不仅要富有准确性、简明性、逻辑性,更要有生动性和感染性。其中可以包括对未来的憧憬,对正义的支持,对英雄人物的敬佩,对亲人的爱恋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传递认知的同时也传递了情感,才可以充分发挥语言在表达、传递情感信息方面所具有的作用,做到情理交融。
2.教师要善于利用表情传递所教授内容中的情感体验。教师必须掌握并运用语言和非语言表情达意的艺术,从而使感染学生成为可能。讲到平静时如潺潺流水,讲到高潮时如大海波澜,讲到悲伤时如悲如泣,讲到高兴时激情荡怀。只有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和感染,起到&濒诲辩耻辞;润物细无声&谤诲辩耻辞;的效果。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当好&濒诲辩耻辞;导演&谤诲辩耻辞;,同时也要是一名出色的&濒诲辩耻辞;演员&谤诲辩耻辞;。
3.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去了解另一个民族的语言,另一种语言的思维世界,而不是单纯教他们&濒诲辩耻辞;说话&谤诲辩耻辞;。教学中应注意选择少而精的具有代表性、扩展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话题,以便学生能充分发挥所学知识,既锻炼语言交际能力,又复习巩固,创造性地应用新旧知识,能激发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外语知识。
4.指出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错误时,也应在肯定其好的或对的基础上,以鼓励为主。目的是使学生在明确自己错误的同时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不至于失去信心,不敢再积极发言。
试比较:
1)A: No, It’s not right.
B: I’m afraid you should think it over more carefully.
2)A: Don’t look at the answers.
B: I’m afraid you can’t look at the answers.
3)A: You can’t say it like this.
B: Do you have another idea about this?
二、作业批语中的情感魅力
批改作业是教师在课后与作为个体的学生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这时,作业批语就是教师情感输出的载体,它能较充分的体现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意见和态度,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可或否定。教师为学生的英语作业写评语,不仅有利于师生的知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批语中所蕴涵的感情意义,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好的作业批语应具有情感魅力。
1. 生动活泼,热情洋溢,表扬有针对性
作业批语忌千篇一律,一成不变,而以生动活泼,因人而异,有针对性为佳。对于一向卷面干净,字迹整洁的同学,只需用 “Very good!”, “Well done!”, “Excellent!”, “Fantastic!”等简单的来表达表扬。对于答谢中等或后进的同学,就要抓住优点,用略为夸张的语气进行肯定和赞扬。这样的批语有:
“What a beautiful handwriting! Please keep up the work.”
“Where there is will, there is a way.”
“Wonderful!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and your answers are correct and clear.”
“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I do believe that you will be succeed.”
2. 幽默风趣,委婉动情,批评有艺术性
对作业较差的学生,批评要有艺术性和启发性,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英语中委婉于和虚拟语气常可以用来表达带批评意义的知道,如&濒诲辩耻辞;If only…”, “would you please …”, “I’m afraid you…” 等等。
3. 关注后进生,批语注意连续性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而后进生尤其如此。经常得到教师批语的学生,能从批语中感受到教师真挚而独特的爱,从而产生一种感情动力,促使成绩进步。例如:
“I’ll be glad to see that you will do your homework better next time.”
“The harder you work, the sooner you will improve.”
“You have done your homework better this time.”
“This is the best I have seen today.”
“Excellent except a few mistakes!”
综上所述,影响英语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心理情感因素更有其特殊的地位。教与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对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情感魅力的探索,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记得凯洛夫曾说过:“情感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 只有通过我们教师的情感才能带动起学生求知的热情;才能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态度加以引导;才能在师生间产生轻松愉快、兴趣盎然的内心感应;才能让英语课堂变得饱含情味,充满趣味,富有风味。对我们英语教师来说,必须持之以恒,将每次与学生接触都看作是具有情感魅力的交流过程。如果我们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都对学生倾注真诚的爱,我们的教育就会焕发出积极的感情魅力。
参考文献
Brown, G. 1995.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
Hughes, G. 1993. A Handbook of Classroom English.
曹国卿,2001,教师的课堂英语,《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叁期
葛文山,2002,新《标准》 新特色 高要求,《中小学外语教学》第五期
沉扣洪,2001,英语教师笔础颁(父母、成人和儿童)心理结构分析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一期
王淑华,2001,中学英语教学应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第二期
吴旭东 张文忠,2002,我国外语教学实验研究质量调查,《外语教学与研究》,第一期
周国彪,2001,英语教学整体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