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思 笃 行 立 体 观 照
----国家级课题《实施高中语文发展性评价》研究活动综述
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刁春萍
酝酿已久的国家级课题《实施高中语文发展性评价》研究活动于
活动从江苏省常州中学
课堂上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与之密切关联的是教师教什么、怎样教,是课堂观察的基本内容。由此可以确立课堂观察内容,即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状态与教师教学的行为。其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应当成为课堂观察的聚集点,由此可去反观与省视教师教学的行为的利弊与得失。在每一个基本观察内容上,还要把握若干对师生发展有价值的观察维度及标志,从而形成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一种参照系。
学生的学习状态评价要看学生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任何课堂教学的效果都必须通过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得以实现。学习状态观察本身就富有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发展能力的观察价值。
由此反观与省视教师教学的行为的利弊与得失,可以参照以下叁方面内容:
1、给予目标的问题: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要明确,给予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问题的设置具有层次性和连贯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性。还要能相机抓住动态生成的问题,抓住动态生成的问题有时直接决定着学生是否对新知识充满兴趣,进而产生自主学习能力,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
2、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仔细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由于观念的偏差、认识的局限,导致教学中出现了很多虚浮和无效现象。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认真的反思和纠偏,构建积极有效的语文教学框架。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应该是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给学生提供帮助,帮助是对应需要,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这样课堂效率不会堕落于虚无。
3、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对一节课的评价,可能有多种不同角度的不同标准,但能够体现语文的学科特征,即&濒诲辩耻辞;两性&谤诲辩耻辞;的&濒诲辩耻辞;统一&谤诲辩耻辞;问题,却是一个共同而基本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给语文的定性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长期困惑一线教师的问题是&濒诲辩耻辞;工具性&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人文性&谤诲辩耻辞;到底是怎样的&濒诲辩耻辞;统一&谤诲辩耻辞;, 严华银副主任回顾历次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任务的定位,指出&濒诲辩耻辞;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谤诲辩耻辞;始终放在学科任务首位的,因此&濒诲辩耻辞;两性&谤诲辩耻辞;的&濒诲辩耻辞;统一&谤诲辩耻辞;应该是工具性中体现人文性,而不是人文性中体现工具性,两者要很好的统一体现语文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的要有所训练。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体悟、领会,教师点拨,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发展。
与会教师对两堂课教学作出的热情、鲜明、坦诚、宽容而又无私的评价使活动气氛十分活跃,首
就与会教师就发展性评价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回顾这次《实施高中语文发展性评价》研究活动,专家和一线老师互动良好,积极探讨的内容相当丰富,既有如关注口语教学的&濒诲辩耻辞;教学&谤诲辩耻辞;问题这样的前瞻性问题,又有实际教学中因课程评价滞后课堂低效的问题,既有宏观的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问题,又有写作、阅读教学的微观问题。活动日前虽然结束了,但留给语文人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却紧迫而有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