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后台登录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苍产蝉辫;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陶艺
发布时间:2012-09-20   点击:   来源:师发处   录入者:admin

高一年级校本课程陶艺选课&濒诲辩耻辞;课程指南&谤诲辩耻辞;

1. 本课程开设的目的:

充分发挥陶艺在素质教育中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面作进主体的个性形成和发展。

2. 本课程开设的目标:

着眼于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体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注重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拓展表达自我,发展个性和发挥想象的能力,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自主、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3. 本课程开设的特色:

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资源,体现地方地域特色。强调想象与方法,以创激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领学生大胆思考勇于用自己的想法和方式来体现创意;注重体验和感悟,以情激趣,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以新颖的活动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喜悦感,注重在体验与感悟快乐的过程中学习;提升综合与审美,以美激趣,渗透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关注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重视思想品德教和情操的陶冶,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 本课程开设的内容:

引子   走进陶教

第一单元:历史的足迹 (2课时)                     

1. 劳动创造世界

2. 陶瓷发展概述

   第二单元:泥土的生命(3课时)

1. 古代、现代陶瓷鉴赏

2. 家乡的陶瓷

   第叁单元:造型创意(4课时)

   第四单元:陶板艺绘(2课时)

   第五单元:雕泥塑型(2课时)

   第六单元:设计应用(2课时)

   第七单元:爱我家乡(3课时)

   第八单元:收藏天地

   第九单元:综合实践

   第十单元:叁中陶艺

补. 设音介绍

产. 博物馆、陈列馆等

肠. 学生获奖

诲. 学生作品欣赏

5. 教学组织形式:

1. 陶艺教室,多媒体教室

2. 讲授与讨论,各作品探究

3. 参观博物馆,陶艺作坊等

4. 学分评价方案:

树立重新的评价理念,即关注常规知识和技能的情况,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等,注重评价的过程和个别差异性。实出评价的发展功能和内在激动功能。

5. 评价方式:①随堂制作评分(互评 自评 师评)②心得体会(书面)

6. 评价内容:①所学课程内容 ②所学方法和应用 ③表述能力


陶印校本课程指南

课程介绍】:陶印将雕塑艺术和篆刻艺术融于一体,将艺术审美与实用功能有机结合,实现了&濒诲辩耻辞;物以致用&谤诲辩耻辞;的追求;陶印具有古朴、粗犷、敦厚、典雅和浑穆等特点,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一方小小的陶印融合了美学、文学、数学、化学和历史学等相关知识,它不仅有利于夯实美术基础知识、操练造型技能,体现美术学科的追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思维品质,增强学生公民素养、浓郁其人文情怀。

【课程特色】:该课程以艺术为载体,同时与语文(诗词歌赋)、数学(立体几何)、物理(电学)、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历史(中国艺术史)等诸多学科进行整合,形成了表中的新型课程模块。

陶印校本课程使得教师的关注点超越了学科自身。由关注学科本位扩展到交叉学科的综合,其教育视野由狭隘转为宽泛,知识结构由单薄变为厚实。所以,&濒诲辩耻辞;陶印课程&谤诲辩耻辞;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利抓手。

【课程内容】:

 

 

模块名称

模块目标

具体课时

第一模块

返璞归真的陶印艺术

了解鉴赏

1课时  返璞归真&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陶印的历史

 

第二模块 

大千世界&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印纽

 

 

设计制作

2课时  大千世界&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印纽欣赏

3课时  叁维空间&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印纽设计

4课时  立体转化&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印纽推敲

5课时  塑形塑心&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印纽制作(一)

6课时  塑形塑心&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印纽制作(二)

第叁模块 

缤纷纹样&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印台

设计制作

7课时  缤纷纹样&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中国传统纹样

8课时  精雕细琢&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印台设计

 

第四模块 

方寸之间&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印面

 

设计制作

 

9课时  方寸之间&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篆刻技法

10课时 分朱布白——印面设计

11课时 刀味十足——印面刻制(一)

12课时 刀味十足——印面刻制(二)

第五模块 

陶印诗文长卷

合作学习

13课时 通力合作——陶印诗文长卷

第六模块 

陶印的烧制

知识整合

14课时 神奇窑变——陶印的烧制

第七模块 

会发光的陶印

迁移应用

15课时 五光十色——会发光的陶印

第八模块 

我设计的陶印

融合创新

16课时 印随心生——我的陶印

【课程目标】:

陶印校本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陶印的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概况,增强其艺术鉴赏能力。

2. 学生初步掌握印纽、印台和印面的制作流程。通过叁视图的绘制,培养其立体思维,提升其设计及制作能力。

3. 通过印纽的设计与制作,使学生掌握圆雕、透雕技法,并培养学生运用立体几何知识推敲立体图形的能力。

4. 通过印台的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浮雕技法,并认识中国传统纹样及其背后折射的文化内涵。

5.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初步了解篆刻基础知识并掌握印面章法布局,培养其在方寸之间分朱布白及逆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6. 通力合作法&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将古诗文断字断句,用数十个陶印连接组成诗文长卷,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通力协调能力。

7. 自主探究法&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让陶印发光,创造新型现代陶印,培养学生迁移电学知识进入美术作品的综合能力。

8. 网络学习法&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通过网络学习陶印的烧制及其氧化还原反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整合各学科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通过陶印的学习和制作,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浓烈学生爱国情结。

10、通过陶印的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造力,浓郁学生人文情怀。

【课程评价】:

    树立新的评价理念,不仅关注常规知识和技能的情况,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等,注重评价的过程和个别差异性。实出评价的发展功能和内在激动功能。

评价方式:①陶印校本课程评价量表(互评 自评 师评)②陶印过程性思维记录作业

          ③陶印作品展示

教学组织形式

1.陶艺教室,多媒体教室

2.讲授与讨论,各作品探究

3.参观博物馆,陶艺作坊等

【任课老师】

姓名:高波

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工作年限:4

教学特色:

面向全体,激发个性创造。

教育理念:

让每位学生享受艺术美,让每位学生创造不平凡。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