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预习学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常州市叁中 张志平
在今年暑期中层干部研讨会议上,李校长提出了新学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内涵提升强素质,科学管理上水平,规范办学明方向,挖掘潜力创特色。强调学校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应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强化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展开。
在
一.预习学案提出的叁点背景
1.学生学习负担的本质来源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第一时间产生的负担。
过去的学校教学,轻视了学生预习环节,学生课前对教师要讲的知识无从了解,当堂理解知识的能力有限及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失当,导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第一时间可能会听不懂,从而放弃学习,日积月累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真正的演化成了负担.
反思:我们必须寻找适合学生的教与学的方法,钢性改变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
“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脚被忘记,是因为脚处于“忘我”状态,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不合脚,脚疼了,就会被时时记起 . 同样的道理,当教育适合学生时,学生就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在忘我的时刻,学生就不会感到负担,真正出现投入和着迷的境界。教师的最高境界,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2.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
这是一个登载在《人民教育》2008年第21期的事.广州市某普通高中有位名叫周伟锋的数学教师【1994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广州四中,现为“广东省名教师”(整个广州市只评了8个人,他是唯一的数学教师),广州四中校长、广州市人民政府督学、市人大代表、市数学研究会会长】.高考均分他可超过重点中学,他上课讲的很少,一般只有10到15分钟,课后作业也很少,其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他每课之前,都要在精心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提供学生一份高质量的预习学案.
反思:传统的“教师苦教”比作插秧,多少年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得越多。可是,这样做既折磨着秧苗的根系,又没有给它们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于是,秧苗们拥挤着,无奈着,无法发展。后来,人们发现了“抛秧”的方法,减少了劳动量,却保护了秧苗,给它们带来自由生长的欢快,也当然地带来了高产。回到教育问题上,我们一直在做着类似的事情。我们一直以为教师做得多,是一种光荣的传统,是服务充分的表现,教育质量会因此提高。然而,当我们把知识划分得十分细密、又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时,学生的思维就被局限住了。他们没有必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后来是懒得想什么。实际上这就是学生对违背自然的教育的报复。他们对这种‘保姆式’的教育,并不领情。周伟锋,在课堂上践行着“生本教育”的“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他特有的轻松和悠闲,战胜了辛苦打拼的“汗水主义”。
3.有效教学的前提
有效的教学, 应使我们制定的教学计划符合多数学生的实际.这就需要我们课前去了解学生的需要.预习学案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她能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预习学案的编写要领
我们的预习学案必须基于教师认真备课的基础之上,并要与实际的教学过程相匹配,要让学生感觉到预习的是有价值的当前学习内容.
1、提出学习目标:学习如果没有目标,就如航海时没有灯塔,很容易迷失了方向。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学习内容,知道本节课重点是什么,从而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2、基本的知识结构、基本线索:一般以填空题形式出现,通过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就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现状,不可能自主地对知识体系进行较完整的概括,一般先由老师拟定一个知识系统框架,适当留出部分让学生做学习笔记,根据学生能力水平提高程度,逐步增加学生概括的份量。有些简单的章节,可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份预习提纲,效果也不错。
3、基本练习题与能力运用训练:这因学科而定。但大致的讲,能力运用训练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一般采用以前的例题或者有老师自己设计题目等形式。训练内容以本节内容为中心,适当联系其它章节相关内容。
4、收获和疑问:在预习提纲后留有一小块空白,让学生写下他们自主学习后的体会和疑问,可以在课堂中提出,共同探讨。
叁.在预习学案引领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1.提示教学目标
【时间】1分钟左右
【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意义】
①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
②由于学习目标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其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揭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注意点】
①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拨高要求。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②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
2. 检查学生预学的效果
让中等生尤其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预习知识进行概括。
【时间】约5—8分钟。
【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预习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意义】若后进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就不要老师再教了;若后进生做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的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使尖子生理解更加深刻了。
[注意点】
①要真正让后进生演练,千万不得搞形式主义,叫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②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等。
③教师要及时概括学生中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
3.教师点拨
【时间】约20—25分钟
【目的】
通过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点】
教师要做到叁个明确:
①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预习中不能掌握的地方,即学生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
②明确教的方式。师生互动,注意课堂生成.
③明确教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免学生走弯路。
4.学生当堂训练与反思
【时间】不少于5-8分钟。
【目的】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
【意义】
①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的就视为达到学习目标。
②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操作能力。
【注意点】
①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
②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③尤其是后进生的操作,要给予肯定,让他们一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我们很欣喜的看到:开学至今,虽然我们面临着许多的不适应,但各个教研组备课组都认真地编写预习学案,并努力尝试着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已经略有体会,我们的学生也正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学习习惯。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