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有效课堂的思维本质
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和策略,抓住了有效教学就掌握了课改的主动权。在日常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平等对话为核心理念,以主动参与、和谐互动为基本要素,精心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并辅以适度的习题训练,力争做到每句话都有用,每分钟大多数学生都有收获。
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渡。下面这个故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经历。2009年3月,高叁第二轮复习,我给学生上函数复习课。当时,我教3个班,一个实验班、一个强化班、一个普通班。在普通班上函数复习课之前,我已经在实验班和强化班上过两遍了,觉得驾轻就熟。课剩下最后10分钟,一个男生突然举手,说对于正在做的题他有个新解法。当他说完,我发现,按照他的解法,这道题由已知条件推出的第叁个条件与已经条件实际上是矛盾的。在让他把思考过程写上黑板的同时,我反复琢磨,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突然,我意识到这道题本身就有错。这时,下课铃响了。中午,利用休息时间,我召集教研组里的老师一起研究这道题。反复斟酌之后,我们发现题目确实错了。也就是说,之前在实验班、强化班学生都没有发现的问题,反而被普通班的学生发现了。由此,我反思,这个学生不像实验班的学生那么&濒诲辩耻辞;听话&谤诲辩耻辞;,他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正如数学家乔治&尘颈诲诲辞迟;多利亚指出的那样,数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思维是由问题情景产生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教学的血脉,它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流向和走势。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好奇心理保持高度敏感,还要善于营造情境,让学生进行锲而不舍的探索。要让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激活他们的问题意识,问题首先必须要有典型性、有思想深度。学生由问题而引起思维碰撞,产生交流、互动。有的学生听完教师讲解后很少继续深入思想,倘若仅仅如此,学生在学习上的收获就十分有限了。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品质。
与此同时,我和教研组的老师们还以灵活的现代教学技术应用、深度的教学反思、科学的过程评价促进有效课堂的深化,并以此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句话:&濒诲辩耻辞;水之机也不厚。&谤诲辩耻辞;我把它改造为&濒诲辩耻辞;师之欲也不如&谤诲辩耻辞;。只有永怀一颗对教育的虔诚之心,才能促进教育教学的良好发展。
摘自《中国教育报》第7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