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的第一步是消除学生的恐惧
暑期翻阅美国教育家海姆&尘颈诲诲辞迟;G&尘颈诲诲辞迟;吉诺特博士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一书,受益匪浅,心中的困惑豁然开朗,对鼓励的艺术有了新的认识。
在教育当中,我们一直认为鼓励仅仅是&濒诲辩耻辞;鼓励人心&谤诲辩耻辞;,刺激他们努力学习,朝着努力的方向迈进,其实鼓励的第一步是消除他们对事物的恐惧。
学生面对事物,第一感觉是判断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内在要求。由于学生自身的各种原因,比如思想准备不足、经验浅、面子簿等,容易产生对事物的畏惧之感,其深层的原因是学生因为害怕失败或其他问题而伴生的恐惧。对此,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是消除他们对结果的畏惧之感,让他们以一个快乐、轻松的心态面对事物。
人的智商是呈&濒诲辩耻辞;正态均匀分布&谤诲辩耻辞;的,也就是&濒诲辩耻辞;两头小,中间大&谤诲辩耻辞;,智商高的与智商低的学生是极少,大多居于中等智力。我们应该看到每个学生都具有潜能,只要善于引导,充分激发潜能,人人都将是&濒诲辩耻辞;天才&谤诲辩耻辞;。
教育者应该把学生看作天才。在面对逆境,尤其是几经挫折之后,教师的鼓励更应该加强。不能因为几次失败,便认为他们是&濒诲辩耻辞;低能儿&谤诲辩耻辞;,鼓励也就停止了。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濒诲辩耻辞;天才&谤诲辩耻辞;,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有差别且平等地予以鼓励。
对不同的人,设置不同的鼓励方法。在心理学上,根据不同的心理倾向将人分为两种,即&濒诲辩耻辞;力求成功的人&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避免失败的人&谤诲辩耻辞;,力求成功的人在遭遇挫折后,往往更加努力,以求取得成功。避免失败的人则对成功比较淡漠,害怕失败。面对两者,应选择不同的鼓励方法。前者适合刺激性或挑战性鼓励。后者要运用保守的做法,看到学生点滴的成功便要加以肯定。鼓励的本质要求在鼓励之后,学生得到心灵上的提升。挖掘学生的潜能,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提高自己的价值,这便构成了一条重要的鼓励策略。比如,在班级中,调皮捣蛋的孩子虽然捣蛋,有时还破坏班集体的建设,但是他们却很有人缘、有一定的威望。教育这样的学生,鼓励他们怎么读书、怎么去遵纪守规是行不通的。他们有人缘,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的人际关系很好,何不唤醒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潜能呢?让他们出任班集体的&濒诲辩耻辞;领导&谤诲辩耻辞;,发挥潜能的同时,逐渐约束他们,做到&濒诲辩耻辞;以身作则&谤诲辩耻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