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研讨活动开课安排(第4周)
教研组 |
英语 |
开课主题 |
The apple tree |
研究主题 |
批判性阅读教学研究 |
||
开课教师 |
钱玺仰 |
开课班级 |
高一(5) |
开课时间 |
2016.3.17上午第3节 |
开课地点 |
B-301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批判性阅读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读者要成为阅读的主人,对于文本和作者采取批判的立场,以读者原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与之对照,进行分析、判别和推断。在阅读的过程中,从一个单词意义的辨识,到文章主题的把握,读者都在运用自己原有的各种知识与之对照、分析,最终作出判断,如此形成的结论或是丰富自己原有的知识,或是形成新的认识。阅读材料本身并不向读者传递意义, 意义是读者根据已有知识经过理解后赋予的。在进行阅读时,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但是,学习者可以通过合作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
教研组 |
语文组 |
开课主题 |
《汉字王国中的&濒诲辩耻辞;人&谤诲辩耻辞;》 |
研究主题 |
通过合作探究,体会汉字诞生与&濒诲辩耻辞;人&谤诲辩耻辞;的关系 |
||
开课教师 |
孔瑜 |
开课班级 |
高一3班 |
开课时间 |
2016年3月17日上午第叁课 |
开课地点 |
录播教室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课前阅读了林西莉的《我的汉字长征》了解作者相关生平事迹,也对理解文章做功课。本文是作者为瑞典人学习汉语而写得书《汉字王国》中&濒诲辩耻辞;人与人类&谤诲辩耻辞;部分节选,形象生动的展现了汉字的起源与初期的发展过程,汉字的发生是与人以及人类活动密不可分的,对培养学生对语文,特别是汉字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同时,设计了课堂交流与探讨的环节,使学生对汉字的起源有一定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古文中有些字的解释与现代汉语差别如此之大,这些都能从汉字的起源中发现线索。此外,还阅读参考了流沙河的《文字侦探&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一百个汉字的文化谜底》,其中很多汉字的解释理解都有其背后的文化内蕴,对这些做相关介绍,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的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