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着多年的期盼,带着无限的思念,我们的尝耻肠补蝉又一次回到常州、回到市叁中,看望他热情的接待家庭和友善的叁中老师们。
Lucas是学校2007-2008年度接待的来自德国的AFS项目交流学生,和所有外国交流学生一样,他的到来受到了接待家庭的热情款待和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他的中文名字叫刘登桂。接待家庭的真心付出让Lucas经历了许多,体验了许多;三中师生的友好接待更让他受益匪浅,终生难忘。他在常州一年的交流经历成了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记忆,接待家庭是他的良师益友,常州三中是他永远难忘的中国情结!
到达常州的第二天,Lucas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三中,尽情地徜徉在美丽的校园里,尽情地享受每一个角落留给他的美好回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他倍感亲切,图书馆有他爱不释手的各类书籍;体育馆留下了他和同学们精彩表演的瞬间;大操场上有他矫健的身影;餐厅里有他最喜欢的红烧肉圆;陶艺课上捏泥人,体育课上打乒乓,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他的回忆。张丽明老师的语言课,朱冬健老师的文化课,彭国强老师的书法课,朱任翔老师的体育课,还有时常交流心得和一起打球锻炼的老师同学们,美好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见面的第一句话“你过的好吗?”表达了多年的思念,有多少人能候鸟般的向着魂牵梦萦的目的地不懈地一次又一次不远千里的往来?有多少人能为心中那一分难以割舍的情谊而千方百计不辞辛劳的奔波?
2008年12月,因为这份难舍的情愫,有了Lucas回国后的第一次“探亲”;中国承办世博会,他抓住机遇,凭借流利的中文和一年的AFS交流经历成功录取德国馆工作人员,得以再圆“中国梦”。这一次是他第三次“返乡”,7年前的青涩少年已然成熟,岁月匆匆却挥不去他对中国、对常州、对三中、对中国父母的魂牵梦萦。Lucas兴奋地告诉殷群校长,他发现学校除了熟悉的英语角外,又增添了德语长廊、意大利小院、西班牙语亭……。殷校长告诉他,学校外语特色不断深化发展,目前正在建设多语种外语课程基地,并且开设了韩语、日语、德语、意大利语等小语种选修课;此外,学校还在积极筹划易地重建,两年后的三中必将“秀外慧中”、焕然一新。Lucas在感慨学校美丽的环境之余更惊讶着学校的内在变革。
亲切的握手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和友好的邀请,热烈的拥抱表达了无限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这种交流无需语言,这种交流更刻骨铭心!这就是AFS的宗旨,这正是真正意义上的友好交流!
再见,Lucas!常州永远是你的家,三中永远是你的中国情结! 我们热切期待你的下一次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