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
严宏亮
很多时候,我更多地是认为,我们到学生家里去家访,不再是师生关系,更多的是朋友关系。在这样一种前提之下,家访要以鼓励为主,宽慰鼓劲严要求,不要把家访变成&濒诲辩耻辞;告状&谤诲辩耻辞;,变成批判会。特别是那些缺点较多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从爱心出发,不要以偏概全,一好百好,一差皆差。应该从表扬其优点开始,要挖掘他们在学校的点滴的进步,甚至可以在家访前有意识地创造一些可以让你表扬他(她)的机会和事件,打开家访局面,使家长感到孩子在你的教育下有所进步和提高;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和指责学生,即使学生有较明显的缺点和错误,也要从描述过程、了解情况展开,切忌在家长尚未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的问题作上纲上线的定性。
这学期的家访,我经常被家长所感动着。到小T家去家访,事先没有预约。当天早上告诉她我几点去。她说我爸妈上班了,我说没关系,你在家就行,去看看你。他家住得也很远,我开车要差不多1个小时。照例,远远地看到她骑着自行车在路边等我(对学生这样的表现,我很欣慰,我觉得这是有情有义的表现)。到她家,果然只有她一个人。她跟我说,×老师你等一下,我爸马上就回来了。我说,不是不要叫他们回来了吗?你爸在哪里上班啊?她说在洛阳的,开车要1个多小时的。那一刻,我心情很复杂,有内疚,有对学生的责备,更多的是被家长深深的感动。开车1个多小时赶回来,就因为老师来家访了。在这样一种感动与被感动的情绪中,我们沟通地很好,什么都谈。
寻找身边的感动
陈兴兰
她是位极平凡的典型的中国特色的传统女性。过着普通的生活:生儿育女、相夫教子、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她一生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更没有曲折感人的经历。但她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勤劳、善良、宽容大度和自我牺牲精神, 这就是我婆婆。
婆婆出生于1935年3月27日,家庭贫苦,8岁就去到当时有钱人家(历史上叫地主)去帮厨,所以婆婆在12岁前就学会了烧菜,而且烧着一手好菜。12岁到了公公家当童养媳,用现在流行语来说当时的公公是&濒诲辩耻辞;高富帅&谤诲辩耻辞;,公公家里的条件比较好,人长得也帅,婆婆说不上好看。在外人的眼里,两人太不般配了。但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两人的恩爱!我不曾记得两人吵过、闹过&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
婆婆没有文化,脾气是极好的。公公是高小文化,在那个时代的农村可以说是个文化人。公公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两代单传。他脾气不是太好,有时比较倔。
婆婆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式的家庭主妇,丈夫是天。如果你以为婆婆一味迁就公公,婆婆只有受气、受欺负的份,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公公对谁都可能发脾气,但对婆婆是极好的。
在感情上,对婆婆是绝对的专一&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外面的世界再精彩,诱惑再多,公公心中仍然只有婆婆。在生活上,对婆婆好的让人羡慕&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服装,只要有,公公就一定买给婆婆,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生活好了,手上有钱了,更是如此。公公体贴、尊重婆婆是大家公认的,是让大家肃然起敬的。
公公为什么会对婆婆这么好?我一直问自己,也问老公,但是没有答案。
婆婆对公公的好,是体现在生活的琐事上,是说不完道不清的。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在公公生命的最后历程,对公公的爱太让我们儿女感动了。
公公不知从何时起,他就觉得他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他功徳圆满了。正是如此,公公衰老的特别快,家里什么事都不管,还经常制造事端;再后来就时不时的离家出走,做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如他有一段时间经常上银行,拿张纸就要取钱,银行工作人员稍所有怠慢,他就拍打柜台,语言刺激别人,等等;再后来生活就不能自理了,尤其是去年下半年,饭都不能自己吃了。在这个过程中,婆婆是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公公到哪里婆婆就跟到哪里,不仅要哄好公公,还要跟别人解释,请求别人原谅&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今天我写写是几行字,是简单轻松的,但这个过程中的辛苦和艰辛,是别人难以想象的。婆婆较胖,腿脚又不灵便(右腿骨质增生)等,婆婆已经快是80岁的老人了,真的不容易,把公公照顾那么好!
尤其让我们感动的是去年下半年,公公生活不能自理后,吃喝拉撒睡完全要婆婆照顾。吃要喂,大小便不能自理,一不小心就弄在身上、床上。经常是你问他,要小便吗?他摇头,然不大一会儿,他就尿在身上了;或者他说要方便的,你带他上厕所,半小时都没有动静,弄的你筋疲力尽,然不大一会儿,就有可能弄在身上了。这样的事经常有,常常是这边你给他擦洗干净,换上干净衣服、被褥,脏的还没有来得及洗干净,那边就又脏了。婆婆毫无怨言、任劳任怨、尽心尽力的伺候着公公。把公公弄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记得,最后叁次住院期间,公公已经不能说话,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时我们儿女就提出大家轮流值班,婆婆坚决不肯。我们都想不通,为什么呢?我们当初以为婆婆仅仅是担心影响儿女的工作,后来我们才知道不完全如此,婆婆是舍不得离开公公,怕我们照顾不好。记得在最后的叁次住院期间,不管多少天,夜里基本是婆婆一个人。凡是在医院照顾过病人的同学都知道的,一天、两天可以,连续一周甚至更常时间,天天睡不好觉,人是吃不消的,是要生病的。更何况是80岁的老人,但婆婆坚持住了,挺过来了。是什么力量支撑婆婆呢?毋庸置疑就是爱&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爱。
公公与婆婆两个人,可以说是从小一块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们共同生活有68年,在这么长的时间岁月中,他们相亲相爱、互相扶持,共同经历风风雨雨,他们的感情是经过岁月的磨练的,是我们无法想象和理解的。 所以他们的感情特别好、特别深。让我们羡慕,更让我们嫉妒!
时间不能倒流,岁月无情,生命没有回程。公公还是走了。从理性的角度看公公的走,对公公是解脱,因为他是&濒诲辩耻辞;老死的&谤诲辩耻辞;(公公有糖尿病,18年了);对婆婆来说更是解脱。但婆婆不这么认为。她哭着诉说到:尽管公公不能说话,哪怕没有意识,也愿意伺候他,她不怕累、不怕脏&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她只要他在身边&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公公刚走的那几天,她哭的特别伤心,那是真的伤心、难过。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嗓子哑了,连续叁天没有合眼&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
按我们当地的风俗,婆婆&濒诲辩耻辞;五七&谤诲辩耻辞;才能上坟去看。&濒诲辩耻辞;五七&谤诲辩耻辞;那天在我们的搀扶下,婆婆去了,一到地方婆婆就扑向坟,趴在上面哭的撕心裂肺、声泪俱下&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是真感情、真伤心啊!
公公走了这么多天了,婆婆天天想,天天哭。
我们担心婆婆的身体,都想接她去家里住,好让她换个环境,好好的继续自己的生活。但婆婆就是不肯,理由是家里不能没有人,否则公公回来进不了家,她要在家守着、等着&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
婆婆按照老习惯,做着各种祭奠活动。正是从这些活动中,我们年轻人不仅知道了这些活动的存在,更理解这些活动的形成以及这些活动的意义。
实际上,婆婆对公公的爱,公公对婆婆的爱,有许多的&濒诲辩耻辞;故事&谤诲辩耻辞;。这些故事是我们儿女相聚时,谈论最多的。故事感动着我们,更教育、激励着我们。
寻找身边的感动
杨春玉
在准备我们高一(10)班的元旦迎新活动时,学生们设置了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活动环节,即由大家事先任意挑选班上的一位同学或者老师进行描述,然后由其他同学猜猜他是谁。在众多的描述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一些精彩的&濒诲辩耻辞;谜面&谤诲辩耻辞;,现在,大家也可以一起猜猜他是谁?谜底就在在座的各位当中哦!
瞧,这位脚踩黑色皮鞋,身穿黑色西装的绅士。他步伐稳健,腰杆笔挺,以绝对的身高优势博得同学们的声声赞叹。&濒诲辩耻辞;喝过洋墨水的人就是不一样!&谤诲辩耻辞;这是同学们见了他经常喜欢说的一句话。&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陈兴文
照相机,嚓嚓;跺脚声,嗒嗒;总是说,猪八嘎;引全班,笑哈哈。&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黄总
仅仅一个转身,带走一片烟沙,朦胧间,她有一种美,让人忽略了外表,忽略了语言,只见美丽的内心和风趣。&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孙群
……
在整理活动材料时,我强烈地感受到孩子们对老师付出的认可和深深的感动之情。在孩子们的眼中,荣荣姐的亲和耐心、林才爷的严谨振奋、兴文老师的学识才情、群群姐的细致入微、黄总的霸气侧漏、丽琴老师的循循善诱、老巫的幽默豁达、吕姐的勤奋踏实,无疑成为植入在他们脑海中的深刻印象。我感动于他们的感动。感谢有你,让我们能够在一起,创造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感动。我幸福着彼此的幸福。因为有你们,无论是我,还是高一(10)班的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永不孤单,因为我们会把这种感动延伸至收获的幸福。
最后,我希望在2013,不管是姓赵钱孙李,抑或是周吴郑王,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姓氏&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那就是大家都姓&濒诲辩耻辞;福&谤诲辩耻辞;(幸福)!
一名共产党员的追求和境界
──寻找身边的感动征文
李文伟
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不同的追求又透射出人生不同的境界。即便是一个平凡的人,我相信他也会有自己的追求。常州就有位&濒诲辩耻辞;钥匙阿姨&谤诲辩耻辞;能把替邻居保管大门钥、得到邻居们的信任看成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而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追求是什么?每个党员都会脱口而出:共产主义理想。可是细细想来,共产主义理想是什么?总觉得它很大,很遥远,甚至让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即。让生活在平凡世界中的我们觉得有难以理解和实现的高度和境界。但在一次与退休教师的交流让我感受到了一名共产党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他的追求和境界。
第一次见到高老师,我就很惊奇于他良好的精神状态:衣着整洁朴素,腰板挺直,面色红润,生硬洪亮,充满朝气。完全看不出70多岁的高龄。家里收拾得很干净,从窗外透进来的阳光把家里照得,很亮,给人温暖、踏实的感觉。
在交流中,我得知高老师是我校退休的一名生物教师。他曾经是叁中历史的创造者和参与者。退休之后的生活平淡而又充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没有像很多人一样安逸于自己简单的小家生活,而是时刻不忘自己共产党的身份。工作、生活的环境变了,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变,党员的觉悟不变。当小区楼道里堆满杂物影响通行和安全时,他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怕别人说自己多管闲事,而是一户一户地去劝说,做工作;楼道里很脏,没人打扫,他主动担任起保洁员的工作,即使是在腿部受伤,行动不便的情况下,依然拖着伤腿一级一级清扫。正因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在他的带动下,居民的觉悟也提高了,也能主动自觉维护小区里的环境了;作为一名退休教师,高老师的生活条件也不是特别好,但他却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周围的人。有一次,他在小区里遇到一位独居老人要去上海探亲,但因生活贫困缺乏盘缠,正犯愁之际,高老师主动上前询问,并加倍赠送了盘缠。正是由于高老师能急人所难,因此他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和钦佩。他那道属于自己内心最纯粹的光芒,是点亮着人生的最美丽的风景!
高老师只是我们普通大众的中的一员,也许很不起眼,但我却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境界和追求。也许他给别人的物质帮助数量有限,但所带来的精神感召,以及从中闪现的道德光芒,让人感动,它将永久照亮我们一颗永远向善的心,激励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体现出我们的人生追求和境界!
寻找身边的感动
张小洁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要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就以高一班主任老师来说吧,他们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也许有些人还在梦乡的时候,他们就要赶到学校,顾不上吃早饭就一头走进自己的班级,督促学生早自习。对于兼任英语和语文课的班主任,他们中途没有任何的休息时间&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早读,上第一课,可以说忙的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但是他们依然没有任何怨言的进行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我经常看到他们一边吃早饭一边批作业,偶尔在期中或者期末考试的时候大家能够聚在食堂一起吃早餐,他们总会说:&濒诲辩耻辞;这是难得的幸福时光啊!&谤诲辩耻辞;原来幸福是如此简单。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却要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学生的不理解、家长的不理解、学习成绩的压力等等。但是他们却不计报酬,不怕劳累,兢兢业业,克服各方面的压力为教育事业付出了许多许多。
在我们叁中,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在默默地做着自己平凡的工作,每一天都有着许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每一位老师都堪称师表,值得称颂,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他们的敬业精神令每一个人感动!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有着一种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都发自内心地真挚地热爱着自己的工作和学生。借此机会我要衷心地说一句:班主任老师们,你们辛苦了!为了您和您的家人,在教学时别太累着!祝愿所有教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欢乐!
心与心的交流
殷秀春
天下着雨,我在青山桥汽车站等人。来了,不是;来了,还不是。雨越下越大,终于等来人了,姜国顺老师!等姜国顺老师干什么?话还得从头说起。
那天晚上,姜老师打了个电话给我,说我班符希同学发了个短信给他(该生语文比较好,文章写得有水平,是班里人所共知的,由于喜欢语文,也特别喜欢语文老师的教学。)说她不想读书了。什么原因,我知道,她的数学 、英语都比较差,多次没考好之后,她感动自己在班里抬不起头来,多次交流,她也没有表露出打退堂鼓的心情,而姜老师在平时和她经常交流,所以她敞开了心扉。姜老师认为,不能放弃一个学生,所以我们决定家访。
我们俩个人来到符希家。符希和她母亲都在。经过交流,她的心态正如上面我们所了解的。姜老师慢慢地罗列了几点与之交流。后来了解到她家的文化有渊源,她的太祖父就是在中国有名阿斗,以此来鼓励她,整整叁个多小时,符希有了触动。春节期间,我收到了符希的短信,内容是:&濒诲辩耻辞;殷老师,相信我会努力的。&谤诲辩耻辞;姜老师作为任课老师,这么细心关心班级学生的进步,令人十分感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辅助栏目>>老网站内容备份>>工会>>文章内容
寻找身边的感动故事征文——政治组
发布时间:2013-03-18
点击:
来源:未知
录入者:admin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