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化学>>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化学组每周一课(陈丽珠)
高二 离子键 离子晶体
发布时间:2018-10-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贾鹰

《离子键   离子晶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氯化钠的构成,复习并深化离子键、离子晶体的相关知识。

2. 理解离子晶体构成及物理性质特征,掌握常见的离子晶体的类型及有关晶胞的计算。

【重难点】

丽珠1.jpg1.离子键强弱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2.离子晶体晶胞的相关计算。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有“盐”在先

自然界有很多美丽的晶体(展示图片),我们熟悉食盐也是一种晶体,请你说说食盐晶体的结构特点。根据食盐的结构,回顾离子键定义、形成微粒、微粒间作用力。

设计意图:以真实的生活情景引入,以熟悉的物质入手,引出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同时,从微观层面来探析宏观物质,培养宏微结合的化学核心素养。)   

【师生互动】一“盐”难尽

请同学思考离子键的存在。

学生讨论:1. 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形成的化合物。2. 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3. 铵根和酸根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离子)形成的盐。4. 成键的两元素的电负性△X > 1.7,形成离子键。

设计意图:从食盐演绎离子键,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离子键的存在,并非盐类所能涵盖,并且盐类也未必含有离子键,用一“盐”难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离子键的存在。)

【问题设置1

    阴阳离子间由离子键形成的晶体就是离子晶体,请以食盐为例,思考离子晶体的熔沸点有何特点?为什么?硬度和导电性呢?

设计意图:以典型离子化合物食盐为例,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分析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较高,其原因是熔化时需克服较强的离子键作用力,通过思考分析,学生体会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化学学科思想。)

2-1.png【问题设置2

离子键的强弱可用晶格能来衡量,晶格能是指拆开1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分析下表,思考影响晶格能的因素,以及晶格能与熔沸点等物理性质的关系。

设计意图:提供素材,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晶格能与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数有关,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进一步理解强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化学重要思想,并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练习】学以致用

2-2.png

 

设计意图:离子键强弱比较与离子键对熔沸点影响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该知识点,让学生体会知识是有用的,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

【过渡】“盐”阵以待

2-3.png晶体的内部微粒在叁维空间的排布具有特定的周期性,我们通常用晶胞来分析晶体结构。离子晶体的晶胞有多种不同结构,其中氯化钠型和氯化铯型是两种最常见的离子晶体结构类型。

【交流讨论1】观察氯化钠晶胞模型和图片。思考以下问题:

 

 

丽珠2.jpg

1. Na+Cl-分别在晶胞的什么位置?

2.每个Na+同时吸引       Cl-,每个Cl-同时吸引     Na+

3.每个晶胞中有          Na+,有       Cl-

3.在每个Na+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Na+    

在每个Cl-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    

4.氯化钠晶体中是否存在小分子?其化学式意义?

 

设计意图:此处是本课重点也是难点,因为涉及微粒的空间排列,需要空间思维能力,有些学生会出现困难,需要学生间相互点拨帮助,所以设计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同时教师提供氯化钠晶胞的模型供学生传看,也提供大图让学生观察,通过氯化钠晶胞结构的分析,掌握离子晶体晶胞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交流讨论2】观察氯化銫晶胞模型和图片。思考以下问题:

2-4.png

1.C s+Cl-分别在晶胞的什么位置?

2.每个C s+ 同时吸引       Cl-,每个Cl-同时吸引     C s+

3.每个晶胞中有          C s+,有       Cl-

3.在每个C s+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 s+    

在每个Cl-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    

4.氯化銫晶体中是否存在小分子?其化学式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氯化钠晶胞结构的分析,学生初步掌握了离子晶体晶胞分析方法,此处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问题,再和同学交流讨论,巩固离子晶体晶胞结构的分析方法。)

【拓展训练】大开“盐”界

1. 氟化钙晶体中:钙离子和氟离子分别处于晶胞的什么位置?每个晶胞含钙离子、氟离子的个数是多少?

2-5.jpg

 

2-6.png2.某离子晶体的结构(局部如图),X位于立方体的顶点,Y位于立方体的中心,则该晶体的化学式?

3.科学家发的钇钡铜氧化合物在90K具有超导性,若该化合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2-7.png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训练让学生巩固离子晶体晶胞结构分析方法,学以致用,举一反叁,融会贯通,让本课的难点得以突破。同时通过各种晶胞结构的分析推理提升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学生小结】有“盐”在先(食盐)           一“盐”难尽(离子晶体)

“盐”阵以待(晶胞结构)         大开“盐”界(晶胞拓展)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梳理知识脉络,巩固重难点知识,并培养思维的条理性、有序性和深刻性。)

 

《离子键   离子晶体》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盐”引入并展开,从生活中熟悉的食盐引入并紧扣食盐学习离子晶体,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化学,并体会食盐这种典型的离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下面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

1、教学结构的设计

本节课采用主题式教学,创设以“盐”为主题的教学情境,以食盐为线索,引导学生经历“认识食盐”、“认识离子键、离子晶体”、“认识离子晶体结构”叁个环节,在此过程中,将涉及离子键知识加以巩固梳理,并温故知新,学习新知识,建构起相关知识的网络结构。过程中渗透学科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维、对比分析,科学探究等。在潜移默化中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学生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学方式的设计

课堂教师活动注重“叁引”——引发问题、引导思维、引领思想。

本节课以“盐”为主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提升:课堂力争成为学生活动的课堂,将第一体验过程给学生;课堂力争成为学生展示的课堂,将第一表达机会给学生;课堂力争成为思辨的课堂,将第一思考时间给学生;课堂力争成为发展的课堂,将第一认知反思给学生。教师只需在情景创设、组织调控、适时点拨、有效促成和提炼提升中发挥辅助作用:通过叁个环节引发问题;通过提问追问引导思维;通过系列活动,引领学生领悟化学重要思想——结构与性质关系,培养学生宏微结合的化学核心素养。

3、学习方式的设计

课堂学生活动依靠“叁自”——自我内化、自觉迁移、自主建构。

本节课通过学生对食盐晶体结构的认知逐渐将离子键、离子晶体的知识实现自我内化;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将同伴、老师的思想、方法实现自觉迁移;通过“抓点——连线——建网”的过程建构了具体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联系,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实现了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4、教学理念的设计

课堂教学理念强调“叁基”——基于主题教学、基于知识建构、基于学科价值。

本节课以“食盐”为主线,将离子键、离子晶体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以“盐”为主题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离子键、离子晶体的知识。情景引入从学生身边的化学物质食盐讲起,从学生已有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进行网状知识建构。将知识点群纳入到一个相互联系、相对完整的网状结构中,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建构知识结构的同时,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锻炼。本节课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离子键、离子晶体性质结构知识的同时,也希望体现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了真实的化学、有趣的化学、有用的化学。

 

评课

陈小强: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2.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3.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1)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2)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3)设计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4.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理解新知,从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贾鹰:1、老师课前准备充分,课程整体结构完整。

2、讲课过程中思路清晰,吐字清楚,课程设计由易到难,逻辑性较强,使学生易于接受。

3、上课过程中,经常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氛围很活跃。

4、老师教态大方,思维活跃,声音洪亮。

5、在学生自己动脑解决问题时,老师让学生把答案写在黑板上,不仅有助于学生认真思考,而且利用此机会对一些犯困或者说闲话的同学进行提醒,教学效果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