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班主任是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外部的支持推动和内在的主动发展。为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学校学生发展处特邀请了常州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潘勤老师于11月9日下午为叁中全体班主任和青年教师带来了题为《主题班会的设计与思考》的精神盛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潘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五个开展主题班会的注意点。一是意义与价值。潘老师分享了自己开主题班会公开课的经历。她认为主题班会不仅要有一个最现实的意义,也需要有一个可能的长远价值。要使主题班会达到教育效果,学生的喜欢和接纳是前提。二是理念与目标。主题班会要让学生在台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班主任隐在幕后,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起主导作用,并贯穿班会始终。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班会过程中,让学生拥有成就感,这样才能提升班级文化品位,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潘老师指出:老师要有“学生是财富,学生是老师”的理念,弯下腰来和学生平等对话,摸清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才能让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直击学生心灵,成为影响学生终身的宝贵财富。叁是系统与系列。潘老师指出,主题班会的选题要结合学生终身发展和阶段成长的需求,符合中学阶段的德育要求,在纳入学校和年级班会系统的同时,又要有自己的班级特色。班会的特色和智慧是班主任特色和智慧的最佳展现。四是要点与形式。潘老师认为,主题班会要有特点、高点、亮点和结合点,以多样的形式、高远的立意、开阔的视野和与接地气的现实紧密结合,才有打动心灵的力量。五是过程与总结。主题班会要以锻炼学生才干的过程,达到动情、动心、动行的教育效果,促进班主任的反思和总结,进而树立“培养人的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在潘勤老师的班会案例分享中,我们领略了她敬业爱生的专业素养;从她让人如沐春风又掷地有声的话语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如何在细节中做好班主任工作,怎样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去打动学生。潘老师以生动详实、丰富精彩的讲座,诠释了自己身为一名班主任用心做教育的博爱情怀。
此次班主任培训时间不长,但是所有参会的老师获益匪浅,智慧在交流和展示中不断迸发,让每一个人对班主任这项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相信在接下来的教育管理中,叁中班主任工作一定会更能深入学生心田,叁中的班级班级文化建设更能迈上新的高度,叁中“以文化人”的德育特色必会进一步彰显。(张元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