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21日,时值岁末,有幸参加了江苏凤凰报刊传媒有限公司、《教育研究与评论》编辑部主办的第六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学术交流活动。“苏派语文教育论坛”历来都是江苏中语届的盛事。
叁天的学习,内容安排充实有序,观课有感,听谈有得,学有所惑,带着期待出发,满载收获而归。
20日上午,简单而隆重的开幕式在南京中华中学报告厅举行,江苏凤凰报刊社社长游建华先生宣布论坛活动开始,《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主编朱凌燕女士、江苏省中学语文教研室教研员张克中老师、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老师分别致词。随后,杨九俊院长作了《新课标新在哪里》的主题报告,杨会长从目标、内容、过程、评价四个维度解读了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崭新理念,启发与会教师在新理念下有效开展实践探索。
接着,江苏省特级教师曹勇军执教了《&濒迟;小王子&驳迟;阅读指导课》。曹老师从学生阅读疑问中遴选了十叁个问题,以问题串起整本书的阅读。随后,曹老师又作了《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发言,介绍了他的工作室、课程基地八年来在整本书阅读上的探索、实践,分享他对整本书阅读的认识与成功经验。
20日下午,活动分初中组与高中组两个会场进行。高中会场呈现了叁节课与叁个微型讲座。来自南通一中的特级教师薛海兵执教了《荷塘月色》,薛老师以两个“突然想起”串起文本内容的解读,角度巧妙。来自江苏省盐城中学的特级教师李仁甫执教《金岳霖先生》,李老师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体现出对学生语言素养的高度关注。中华中学的王玉忠老师执教《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中王老师紧扣文中“我”的形象解读,引导学生从文本细节中分析这个人物形象性格矛盾处,从而探究小说内部深层的用意,教会学生藉形象懂作品。薛海兵、李仁甫与武健老师分别从各自的解读体认,阐述了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
21日,来自苏州中学园校区的特级教师孙晋诺执教《红杏何以叶翁胜?——叁首杏花诗赏析》,指导学生选择赏析诗歌的视角,选用赏析诗歌的方法,进行古代诗歌的审美欣赏。来自江苏省扬州中学的王舒成老师执教《祝福》,视角独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日,江苏省高中语文教研员张克中老师作了《中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张老师结合新课标的宏观背景、即将全面使用新教材的契机,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江苏省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张老师的报告,立足江苏高中语文教学,既有面的宏观视野,又具体课堂的微观案例;既客观分析了江苏高中语文已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念解析,又对语文课堂实践具体剖析,启发了与会者的深思。
本次论坛主题为“新课标·新教材”,论坛内容有专家学术报告、教研员主题演讲,还有一线名师的教学示范,涵盖了整本书阅读教学、散文教学、小说教学与诗歌教学,视野宽、容量大、观念新。在即将使用新教材的背景下,举办这样的活动,体现出江苏语文人前瞻性思考与研究,获益良多。作为一线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并理解本次活动所体现出的新理念,在使用新教材时,尽快进入角色。本次论坛共有来自江苏、广东等地700余名语文教学参加,堪称苏粤语文人的一次学术盛宴。(文/ 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