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搭骨架
——议论文常见结构
吴晓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并把握议论文不同的结构特点;
2、学生学会把各种结构应用到写作实践中
教学重点:
1、区别议论文的篇章结构与论证结构
2、本课重点掌握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章无定法,作文有常规。文章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观。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能表达出来,文章的主题也要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
二、出示周末作文题
“佛系”成为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之一。请在了解清楚这个词语的来源、含义之后,以“佛系”为话题,自己确定中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叁、展示学生在本次作文中出现的比较严重的问题
1、字
投影展示不同学生的作文,看字的优劣,再次强调考场作文字迹的端正清晰
2、标题
标题的要求就是鲜明、准确,议论文的标题或是论题或是论点,尤其是高一的作文,最好标题就摆出自己的观点
3、对于本次作文的立意
评点学生的立意
提醒学生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四、议论文结构
明确: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是:一要“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好的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没有颠叁倒四的现象。考场作文要有清晰的思路,明快的结构。
考场作文通常可分为叁个部分,即开头,结尾和主体。主体部分最常见的结构有叁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也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方式,称为综式。段落是具体而微的文章,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不仅可以用来谋篇,也可以用来构段。
(一)横向展开,清晰全面(并列式)
并列式结构有两种类型:分论点并列;论据并列。前者更能显示思辨的深度。
并列式结构要注意:
1、设计分论点时,所有的分论点之和要能涵盖或阐释中心论点。
2、分论点之间的关系,要区分轻重、主次、先后等因素,谁先谁后,谁重谁轻,在写作时要注意顺序和写作的分量。
3、形式要一目了然,建议每段中心句放在段首,引人注目,便于读者迅速把握段意。
4、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能重复,不能交叉,不能包容,不能彼此矛盾。
(二)纵向展开,一脉成龙(递迸式)
在递进式结构中,文章段落层次间或几个分论点间有着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改动。这种布局结构的好处是能够反映写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文章具有清晰的思路和深刻的认识。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层进式议论文一般有三种样式
1、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问答叁个问题:(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办
3。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一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
层进式结构要注意
1、层进式结构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先后顺序有内在的逻辑,不能随意变动。要对议论的层次内容有明显的认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由浅入深、是不是由小到大或者由表及里。
2、层进式结构的几个分论点间并非并列关系,而应体现出思维的推进意识。
3、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层进结构时,并非平均使用笔墨,而应根据文章观点的需要有所侧重,灵活运用。
(叁)正反入手,对比生辉(对比式)
对比论证也叫正反对照,既是一种论证方法,也是一种结构形式。这种方法是把某种事物(观点)与其他相同条件的事物(观点)加以比较,以突出这种事物(观点)的特点,揭示事物的本质,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这种方法也称比较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尤其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会更加稳固。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比论证可用于立论,也可以用于驳论;可用于通篇,也可用于局部。对比论证能反映作者鲜明的立场,突出论述的是非。把正反或对立的双方放在一起论述,可以形成强烈的反差,往往比单纯的正面议论更能显示和突出事物的实质,因而也更具有说服力。
对比式结构要注意:
1、 紧扣论题。正反对照应有明确的目的,不能漫无边际。
2、处理好正与反的关系。在写法上可以是先正后反,即由正面引出反面,也可反过来。但无论怎样,都应突出正面观点。如果反面的观点、事例写得有声有色,而正面的观点、事例却写得不充分或不够有力,那就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行文过程,一般是先正后反,但如果是用正面的来论证反面是错误的,行文过程又往往是先反后正。
3、正反对照仍要重视分析。把正反或对立的观点、事物放在一起对照,固然可以形成明显的反差,但如不重视分析,则说理仍是不充分的。重视分析还可以避免简单化、绝对化,因为世上的事物纷繁复杂,并非只有正反两极,不能把稍有不同的观点或事物都拿来进行正反对比。
4、材料须具有鲜明的对比性。论述中引用的材料除了要与论点有内在的联系,还须具有鲜明的对比性,以加强论证效果,避免产生。引文中应有意识地加强正与反、是与非的对比,达到令人一目了然的程度,以收到良好效果。
五、实战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结构模式,编写结构提纲
《吕氏春秋》里记载了“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鲁国法律规定,如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
隶,有人出钱赎回后可由国家报销赎金。孔子的学生子贡在其他诸侯国赎回了一个鲁国人,事后却拒领国家支付的赎金。大家都交口称赞,孔子说“唉,从此不会再有人替鲁国人赎身了。”
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子路救了一个落水者,人家送一头牛谢他,他不客气地收下了。大家都嘲笑子路,孔子说:“从此这样的救人事情会更多。”
中国文化中的“义利之辨”由来已久。读了上面两段,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把你的思考写成一篇文章。
学生写作
当堂展示
评点学生的结构提纲
六、总结
掌握几种基本的结构模式,能使我们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搭起文章的骨架。
教学反思: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擅长写作记叙文,而在初中阶段,议论文的阅读训练经常做,写作却很少训练。然而议论文写作往往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体现出学生严谨的思辨能力。在审题立意之后,搭好议论文的框架结构是成文的关键。议论文的结构,是思路的体现,只有思路清晰了,结构才会顺畅,要尽量避免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要让学生养成写提纲的写作习惯。在议论文教学中,编写提纲、审视提纲、修改提纲是锻炼思路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本次课堂教学,让学生熟悉了叁种常见的议论文结构,并结合周末作文再次编写结构提纲,收效还是不错。当然,议论文写作训练需形成系列,争取每节课解决一个学生写作中的问题,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