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栏目列表
大单元教学课题组2019年9月活动简报
发布时间:2020-05-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丁楚楚

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2019年9月份简报)

从《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生物课程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这一过程,演绎了生物教育深入改革发展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之“家”,指学生学了本学科之后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它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升级,而“逐个”知识点的“了解”“识记”“理解”等目标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生物教师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理解有所偏差,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效率不强。

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台倒逼教学设计的变革,生物组结合当前教学实际和理论学习的情况,从设计一个知识点或课时转变为设计一个大单元,开展了教学设计的创新活动。

活动及成效

活动一:夯实理论学习,促进核心素养的融合

主讲人:皋磊

如何确定一个学期的大单元?如何设计一个大单元的学习?如何介入真实情境与任务?这是大单元教学运用于教学实践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要求生物组的每一位教师研读本学期相关教材的逻辑与内容结构,结合新课标和学情,利用可得到的课程资源等,确定本学期本学科的单元数和大单元名称。二是需要按单元设计专业的学习方案。单元学习方案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叁是必须要有真实情境与任务的介入,运用某种或多种知识完成特定的任务,才能评估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开学以来的每周周五,生物组教师都齐聚图书阅览室,集备的同时共同探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和心得。我们将继续“在做中学”,结合真实情境和深度
学习开展实践。以下是基于主题研究确定的开课计划表。

 

活动二:建立真实情境,驱动大单元教学实践

主讲人:皋磊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让他们置身于各种复杂多样的真实情境,在有意义的任务和活动中不断实践、反思、质疑和讨论,学会整合、应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分析、解决各种复杂和陌生问题。2019年8月29日下午,生物组皋磊老师在高二(6)班开设题为《生长素的发现》的开学第一课,全体生物组教师参与听评课活动。

皋磊教师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梯度,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串,形成启发性、生成导向的学习任务。整节课以生长素的发现为线索,由科学实验为依据,通过层层设问,深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皋老师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师生间互动亲切,课堂设计体现了教学逻辑。随后,生物组教师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这一主题进行了评课,展开了深入讨论。皋磊老师这节课以种子为线索,首次尝试大单元教学设计。通过观摩、评价及研讨,生物组教师逐步认同: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课堂的教学设计要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完成大概念教学。

为更好地驱动大单元教学,生物组每位同仁将继续以组内公开课的形式开展教学实践。

 

活动叁:聚焦科学探究,深入大单元教学实践

主讲人:丁楚楚

2019年9月10日,我校生物组丁楚楚老师就《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主题开展说课,并邀请到了我校生物组特聘教师、学科带头人、常州市第一中学的王明华老师来校指导。丁楚楚老师在7月份常州市中小学实验说课比赛中荣获大市一等奖,9月20日参加省赛。

丁老师从教材分析、实验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实验优化与改进、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设计反思与自我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实验说课。重点分析了实验的改进创新和教学过程。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进后的方法提取分离色素效果更佳,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科素养。说课后,王明华老师作了精彩的指导点评并给出了进一步改进意见:实验结果的可视化和说课内容顺序的调整等。生物组其他老师也交流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重视科学探究,聚焦大单元教学下核心素养的培养。相信在名师的引领下,青年教师的教学会更加优化,在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学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它对于改变当前“高分低能、有分无德、唯分是图”的育人结果,对于改变以“知识点、习题项、活动控”为标志的课堂教学,及其导致的师生“忙得要死却碌碌无为”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然而,它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