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组: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2019年12月份简报)
一、研修主题
从《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生物课程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这一过程,演绎了生物教育深入改革发展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了本学科之后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它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升级,而“逐个”知识点的“了解”“识记”“理解”等目标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生物教师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理解有所偏差,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效率不强。生物组结合当前教学实际和理论学习的情况,从设计一个知识点或课时转变为设计一个大单元,开展了教学设计的创新活动。
二、活动过程及成效
1、加强理论学习,聚焦大单元教学下核心素养的培养 主讲人:丁楚楚
开学以来的每周周五,生物组教师都齐聚图书阅览室,集备的同时共同探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和心得,结合真实情境和深度学习开展实践。为更好地驱动大单元教学,生物组同仁将继续以组内公开课的形式开展教学实践。
进入12月,临近期末和高二合格考的冲刺阶段。组内老师积极交流复习课进度和内容,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高考方案改革来的首届合格考。
2、结合生命科学史资源,促进生物科学思维的养成 主讲人:徐双双
2019年12月3日,生物组徐双双老师在高一开设《光合作用的探究史》公开课,全体生物组老师参与听评课。
光合作用是人教版必修一一节重要的内容,既有光合作用科学史宏观内容,又有光合作用过程的微观内容,学生学习会有一点难度。徐双双老师根据本节内容展开教学,一方面,徐老师将书本的科学史整合,划分成两个实验探究模块,分别是实验探究一“用实验证明植物有更新空气的作用”和实验探究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另一方面,徐老师将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用医药针管(去针)模拟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给学生活动单去设计实验、直观光合作用的现象。
本节课教学完成后,生物组的其他老师也对徐双双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一定的点评:结合生命科学史资源,并创新实验装置,有利于生物科学思维的养成。
3、积极开展大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主讲人:陈磊
2019年12月19日,生物组陈磊老师在高二5班开设一节合格考复习课公开课。陈老师围绕“遗传物质”这一核心概念,将本堂课分为叁个板块:遗传物质的探索、遗传物质顿狈础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随后,生物组教师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这一主题进行了评课,展开了深入讨论。
指向大单元的教学从“大”的角度出发,把握、整合、处理教材,制定单元的教学方案,同时在整合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和学习效率。“大单元”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 力为核心,为学生提供相对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接触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注重发表学生自己的见解。只有当学生参与、探讨相关内容的实质问题时,他们的学得是最有成效的,这也是大单元教学所期达到的目标。
4、勤耕笔墨,积极参加年会论文活动
生物组教师积极开展大单元教学的行动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相关论文。论文以大单元教学为基础,紧密联系当前课程改革,就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和教材解读、实验教学、课堂转型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组内皋磊、史佳丽、凌祎丽、丁楚楚、戈滢、徐双双等老师都撰写论文参与年会论文评比老师积极参加2019年常州市教育学会组织的年会论文评比活动,其中史佳丽老师的论文《初探范导式教学中笔补诲与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机融合》荣获一等奖,丁楚楚、徐双双、皋磊老师的论文分别荣获二、叁等奖。通过积极撰写论文,不断反思总结,提升自身教学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