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语文>>教研活动>>文章内容
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记《百合花》教学设计及反思
发布时间:2020-10-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朱苏芮

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记百合花》教学设计及反思

周琪

相较于高二、高叁语文组,高一语文组在今年迎来了全新的统编版教材,全新的语文教材对于“新老教师”而言都意味着未知和挑战。10月27日,常州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周於老师莅临叁中指导语文教学,周於老师随机走进了高一、高二、高叁叁位语文老师的课堂,作为叁位语文教师之一,我也非常有幸地聆听了周於老师对我《百合花》课堂教学的评价和指导。

一、教学设计与思路

《百合花》是高一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的一篇小说,小说以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叁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

在上课之前,高一语文组的多位老师给我提供了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建议,最后我结合多位老师的思路和建议,参考本单元的“单元提示”、“单元学习任务”以及课后的“学习提示”,从小说叁个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出发,探究《百合花》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本节课是《百合花》的第二课时,在带领同学们梳理清楚小说情节的基础上,本课以小说中“我”、“通讯员”和“新媳妇”叁人之间有着怎样的情感关系为切入点,抓住小说中那些感人的细节描写,重点把握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适时地补充小说的创作背景,从而探究小说中所流露出地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二、评课内容

周於老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四点建议:

1、应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分析

周於老师明确了《百合花》这篇小说可以从叁个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入手,但是我对叁个人物情感关系的分析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文本阅读,缺乏对人物之间情感深度的挖掘。

2、落实到细节描写

周於老师指出,叁个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化脱离不了小说中对于叁个人物的细节刻画,同样“细节描写”也正是《百合花》这篇小说的教学重难点之一,教师不应该回避和忽视。

3、加强对学生文学阅读和文学鉴赏的方法指导

周於老师针对我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产生了质疑,在课堂伊始,我问学生:“小说中叁个人物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情感关系,请同学们分析”。周老师指出,这个问题抛出来之后,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我的用意这是我所忽视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适当的教学指导。例如,教师可以进行教学示范,选取教材中的某个例子带着同学们一起研读和分析,在有了模板和学习支架以后,学生就能够更准确地达成学习目标。

4、让学生落笔

周於老师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课堂生成的答案不能及时拿笔记录下来。其次,让学生落笔的机会太少,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提供落笔的机会,让学生即时地写一点文字,将脑海中散乱的思维“精致”化,学生在落笔的同时就是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叁、教学反思

1、一味追求课堂进度,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

在周於老师指出的第二点问题中,即没有落实到小说的细节描写。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但是由于我这节课要上的内容容量比较大,我急着推进课堂的进度,想把这堂课上得完整,所以我就舍弃了对细节描写的挖掘,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可谓是“舍本逐末”。

2、过度的把课堂交给学生

之前一直觉得课堂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主导,所以总是想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但是在交给学生的同时忽视了教师其实是整个课堂的“引路人”。例如我让同学们自己去找小说中叁个人物的情感关系时,直接将课堂交给了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对于我提出的问题是不是能够准确把握,缺少对学生文学阅读和文学鉴赏的方法指导。这就导致学生所得出的答案达不到学习效果的预期,那么整堂课就是失败的。

3、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之前的教学中,我总是将课堂教学和写作割裂开来,殊不知,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日常的这种潜移默化中生成。没有一口吃成的胖子,想要学生一下子写好作文仅仅靠写作模板,单一的积累素材是无法达成的。其次,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随时落笔,随处落笔,不仅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培养学生。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周於老师的指导更是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做一个合格的语文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