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栏目列表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素养
发布时间:2020-11-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胡方晓

1.研修主题下的理论学习

(1)课题组集中学习:——概念的界定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观念四个部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是学生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关键,是学生从地理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结果,体现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和地理空间能力的掌握;地理实践力涉及地理实验设计、地理问题社会实际调查、地理现象观察记录等;人地观念包括协调的自然观、资源观、人口观、全球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地理观念。这四个部分以人地观念为核心,是对叁维目标的整合与深化,囊括的范围更广且更突出综合性和统一性。

单元,即教学单元,是教材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常代表课程中相对独立的学习模块。教学单元的确立依据:一是学生的思维结构和过程,对应形成概念的思维活动的段落;二是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把性质相同或有内在联系的部分组织在一起。

大单元,不同于教学单元,是在一个完整的“大任务”驱动下,组织成一个围绕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完整”的学习事件。大单元是由素养目标、课时、情境、任务、知识点等一系列要素组成,在大情境、大任务与大问题的驱动下,将这些要素按某种需求和规范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情境教学,是以某一真实情境为中心,将情境、教材内容、延展内容、活动设计、问题设计、作业设计等融为一体、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将零散的知识点围绕某一情境呈现,避免了知识的碎片化、无序化,利于学生对知识系统性、整体性的掌握。同时,真实情境的呈现有利于增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能力都有较大的帮助。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了本学科之后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升级,而单个知识点的“识记”“理解”等目标不再符合要求。新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强调知识点从理解到应用,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及其运用。因此,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台倒逼教学设计的变革,教学设计要从设计一个知识点或课时转变为设计一个大单元,要从假的案例、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案例转变为真实情境下的案例教学。

所以,指向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就是基于学习立场、以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宗旨,打破教材单元的编排局限,打破知识编排的零散性,以重构高中地理学科知识逻辑体系和情境下运用为内容的教学方案的设想与计划。

1.jpg

(2)课题组指定学习内容,课题成员自主学习,并做读书笔记。

理论学习篇目: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单元整合设计——以“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运动”单元为例(张素娟)

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的研究(魏圣梁)

关注大概念 立足单元设计 发展核心能力(葛燕琳)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单元教学中的应用(金钰)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元教学设计探索——以人教版第五章《植被与土壤》为例(林小红)

2.研修主题下的专家引领

(1)特聘教师李万龙校长,在开学第一课活动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节奏、信息技术等多角度就大单元教学如何进一步挑选教育内容,如何进行问题的设问方法等方面给与了指导。

(2)2020年10月21日,聆听着名专家陆志平的讲座《大单元教学问的思考》,受益匪浅。

2.jpg

3.研修主题下的听课学习

高一和高叁备课组本学期已经外出听课叁次,特别是高叁的《太阳高度等值线的判读》、《从鸭绿江口到北仑河口》两次听课学习活动,进一步拓展了我们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