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学第一课”活动:8月31日,何飞老师在高二7班进行了以《高二如何学地理》为主题的精彩讲述,地理组其他教师也积极参与评课。何老师从生活中的地理出发,用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通过探究太阳雨的成因,逐渐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以大单元为背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精准教学:10月13日,代梦云老师在高二10班开设了《气旋与天气》为主题的一节市级公开课。本课是在大气运动的大单元基础上,阐述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学生对于天气的成因很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教师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设计一些学生活动,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通过读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3)基于大单元的一节高叁复习课:10月27日,刘婷婷老师在高叁(5)班开设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为主题的研究课。本节课以一道交通高考题着手,将交通运输方式、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交通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等知识点串通起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读图识图能力以及知识框架建构能力。整节课以“中巴铁路”为主线情境,充分体现了“情境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特征,着重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得到教研员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