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栏目列表
以核心概念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系列研究课3
——模块1 2.3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
发布时间:2021-04-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史佳丽

以核心概念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系列研究课3

——模块1 2.3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

 

崔永漷教授在《中国教育报》“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进阶校长课程领导力”一文中提及: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掌握在特定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学设计的单位也应从具体的知识点走向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而且,这里的“单元”,不是“教材(学科)单元”,也不是“经验(生活)单元”,而是有明确的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重新组织的一个个学习活动。确切地说,它是“课程单元”,即有目标、有计划、有指导的学习单元。课程单元不是内容或学习素材单位,也不是知识点或知识图谱,而是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对知识、技能、问题、情境、活动、评价等进行组织或结构化所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学习事件”,一个学习单位。通过一个个单元,有效整合学科知识,连接知识点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建立学习内容与真实情境之间的关系,打通知识学习与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连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强化学用结合与知行合一,实现深度学习与意义学习。因此,单元教学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一、大单元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内容要求

人教版课本

2.3.1 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2.3.2 说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特异性的分化,形成了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

第3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2.3.3 描述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衰老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第3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二、课时安排(共4课时)

 图片1.png

叁、研究课具体安排

主题

细胞的增殖

老师

凌祎丽

时间

2020年12月23日

班级

高一8班

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理解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概述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通过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认识生命现象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科学思维:观察处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细胞,构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顿狈础数量变化模型。

3、科学探究:制作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简易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掌握显微镜观察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3、社会责任: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提高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图片2.png

主题

细胞的增殖

老师

程佳燕

时间

2021年1月6日

班级

高一2班

教学目标

1、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是如何平均分配,以及有丝分裂的意义。

2、简述细胞增殖的周期性,分析研究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是如何平均分配。

3、构建有丝分裂染色体动态变化的模型,提高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图片3.png 

主题

细胞的分化

老师

王梦琦

时间

2021年1月7日

班级

高一12班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四种不同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存在稳定的差异,由此构建细胞分化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2、通过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细胞分化的实质,说出细胞分化是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在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克隆等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人类的健康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图片4.png 

主题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老师

程翱

时间

2021年1月12日

班级

高一3班

教学目标

1、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简述细胞衰老的原因;探讨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2、培养学生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的能力。

3、探讨细胞的衰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况。通过有关衰老问题的讨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图片5.jpg

四、反思

1、模型与建模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建构模型或实验现象或科学史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建构小概念或次位概念,最终支撑起大概念。模型是为了掌握某种主要的学习目的而对所要理解对象进行简单化的、高度概括性的论述。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探索未知的规律。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为例,引导学生参与建构模型来逐级进行概念的构建和学习,从而理解大概念的生命观念的内涵。

2、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主线贯穿概念教学,除了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得相关概念外,更重要的是侧重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如分析资料、得出结论、语言表达、合作学习等能力,充分挖掘了教材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容。学生主动参与搜集资料和讲述成果,有利于提高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最后,教师对干细胞和器官移植等相关知识的介绍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关注科学技术发展、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好习惯。教师通过讨论—构建—运用,确保了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