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2021年4月份简报)
一、研修主题
本次研究题目是“聚焦核心素养,共话大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由素养目标、课时、情境、任务、知识点等组成,大单元就是将这些要素按某种需求和规范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结构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单纯知识点传输与技能训练的安排,而是强调单元整体目标的达成并思考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综合利用,进而实现优质教学。
二、活动过程及成效
四月份,生物教研组围绕“大单元教学”组织了多次教学研讨及专业实践活动,针对课题研究布置和完善详细的工作计划及分工安排。此外,为更高效开展接下来的高考复习冲刺工作,高叁年级开设了一节市级校际研讨课;高二年级学生积极践行,充分展示青年时代精神,学习科学知识,传承技术文化。高一年级教师积极开展校内公开课,,忙碌又充实的听课和开课学习让年轻教师收获良多。
1. 研究新高考,校际交流强强联合,全力推进高叁复习工作
在刚刚过去的高三一模考试中,学生暴露出的问题让高三教师担心之余,更多的是对考情和复习现状的思考。生物组教研组长皋磊老师组织全体高三教师集体备课研究新高考考题方向、阶梯策略、复习方法等,深刻分析高三一轮复习后,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基础知识遗忘率高、对知识理解不够到位、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分析设计实验、读题、解题、规范答题等能力欠缺等。许多学生对高中生物学科主干知识的学习结果还处于单点结构或多点结构层次。因此导致学生在2分题上十分严重。为此,组内教师特别邀请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的生物教研组老师共同学习交流,探讨高叁后期复习工作方向和策略。其中皋磊老师就新高考中出现变化最大,学生失分最严重的2分题进行摸索和实践,以近期学生所做的试题两分题答题为例,教会学生通过读取材料,带领学生分析试题中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通过获取试题信息调动已有知识基础从而建立学习联结,帮学生学生归纳总结2分题的答题策略和解题方法。本次研讨两校教师互相分享高叁复习工作经验,深入探讨高叁接下来的复习工作开展的方向,组内青年教师纷纷感叹这次印象深刻分析交流会。
2. 学习科学知识,助力文化传承;学以致用,培养实践精神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总能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美味、创造美好生活。为了鼓励我校学生在实验中学习专业知识,在实践中体验劳动价值,4月下旬,高二年级举办了果酒和泡菜的制作大赛,学子们结合目前高二生物的学习内容,学以致用,向我们展示了果酒的酿造工艺。传统的发酵工艺是利用野生水果表面的酵母菌进行发酵,发酵纯度低、短时间内效果不明显。同学们则采用了添加酵母菌的方式来弥补野生酵母菌的不足。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还严格地对发酵器皿进行消毒、冷却,尽可能在无杂菌的条件下对水果进行清洗、切块或者榨汁,细心的同学还对果汁进行了过滤……本次活动学生亲身体验果酒的制作,在劳动中做实验,在实验中学知识。
此次果酒制作大赛帮助同学们将课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融入生活,不仅拓展了知识面、提升了科学素养、营造了良好的生物学习氛围,还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实验和科学带来的无穷魅力,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在劳动中获得成长。
3. 积极参与课题建设,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
正值高一年级期中复习阶段,此次考试考虑到要为学生的分科作为依据,为全市统考。为全力迎接大型统考,帮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展现自己的实力,拿到掌握检验自己的真实数据;我校高一年级组积极投入紧张的复习工作中,其中程
老师以单元复习为主题开设一节期中复习课,希望能通过复习课的将必修二主要内容贯穿其中,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相关概念,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感悟。程老师以“遗传的基础和基本规律”为主题,从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以及伴性遗传,顿狈础的结构和物质等角度分别结合试题深入分析其内部根本原因,并再次结合试题进行即时的反馈训练。试题难度深度层层递进,深入遗传规律的本质,组内教师集中智慧,纷纷提出自己对复习课的看法,以及后续应当努力改进的方向。
此次开课,周书记也亲临现场听课指导,课后周书记就以生物学科为代表的小学科教学及发展做指示,周书记充分表达了对生物教研组的认可,同时也提出针对教研组发展和教师个人成长的建议:团结、坚持学习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必备途径;周书记还指出,作为高一年级的教学不应拘泥于关注成绩和分数,更期望达到能够通过的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自身学习内驱力,能达到对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