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栏目列表
以师徒同体异构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系列研究课1
——选择性必修1《免疫调节》师徒同题异构课
发布时间:2021-05-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双双

崔永漷教授在《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提及:对于单元名称与课时,根据单元的特性,可以用大任务、大项目、大观念或大问题来命名,例如普通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中阐述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高等生物体和人体在生长、发育、代谢、遗传和变异等各种生命活动中,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使机体保持稳态,并作为一个整体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适应多变的环境。本模块教学符合大单元教学理念,以系统思维构建整体教学。

本模块包括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及植物的激素调节等内容。核心概念“生命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结构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并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围绕这一核心概念,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我们开展了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免疫调节》师徒同题异构研究课。

 

一、大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以下学习内容:

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

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3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4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5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认同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识别并清除机体内衰老、死亡或异常的细胞,实现机体稳态。

二、课时安排:

主题

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

老师

徐双双(徒弟)

皋磊(师父)

时间

2020831

2020915

班级

高二3

高二1

 

叁、      研究课具体安排

主题

免疫调节


老师

徐双双


时间

2020831


班级

高二3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

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3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教学设计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重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与此同时,免疫学和实际生活联系非常丰富,对于指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这也落实了新课程的另一条基本理念,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情境导入    以当下热点新冠肺炎例子为导入。通过观看湖北省金银潭张定远院长呼吁康复患者捐献血浆的视频,引导学生明确免疫调节用来防御外界病毒干扰。“我们所说的捐献血浆给患病患者使用,是被动激发机体免疫反应,有没有能够更有效地激发个体主动免疫的方法?”——学生能在引导的过程中回答:疫苗。再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叁个层次介绍了免疫系统的组成。概述了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和免疫防御、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合作学习   教师在前期备课过程中,以卡片、彩纸、吸铁石和小黑板,制作教具。课上,以视频作为案例,通过学生活动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该过程图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请同学们自我描述为何这样构建?能否在进一步完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如果发生了二次免疫呢?找出两者的异同点和关联系,指明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自主构建    学生在小黑板上构建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后,总结特殊:1、唯一没有识别作用的细胞—浆细胞;2、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的细胞—吞噬细胞;3、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再把抗原分为细菌类抗原、病毒和胞内寄生菌,来归纳不同种类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调节的类型。

实践应用  通过了解免疫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疫苗是什么?能不能是完全没有处理的抗原?疫苗的作用就是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同学们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主题

免疫调节

老师

皋磊

时间

2020年9月15日

班级

高二1班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

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3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教学设计

1、情境导入     认识抗疫英雄以及他们的事迹,通过课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途径已经知道一些抗体、疫苗、计划免疫、艾滋病等生物学术语。引出课题:第叁章《免疫调节》

2、发展性任务

任务一:人体叁道防线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动画介绍人体的前两道防线,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第叁道防线中体液免疫。

任务二:自主构建体液免疫

观看动画、阅读教材,首先,请学生简述体液免疫在免疫系统中的地位;其次鼓励学生发言说出自己所认识的体液免疫,体液免疫的过程是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构建体液免疫过程,思考并修正过程图,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归纳能力。

3、免疫学应用

面对新冠疫情,呼吁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献血,血浆主要是用来治疗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此外,新冠肺炎疫苗还在研发当中,有望年底得以推广。

借此总结被动免疫与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注射血清(抗体)

主动免疫——注射疫苗              

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      反思

本模块选取有关生命活动调节与稳态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高等生物个体生命活动的规律,从系统分析的角度,认识个体生命系统的稳态;本模块教学符合大单元教学理念,以系统思维构建整体教学,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健康生活方式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疾病预防的意义。

免疫调节”是人教版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叁道防线、免疫失调疾病及免疫学应用等。新高考和新课程标准除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外,还往往以免疫调节为背景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水平。同时,免疫调节也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众多相关研究成果十分典型和透彻地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因此,在本节内容复习中渗透培养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是必要并且可行的。免疫系统的教学内容抽象,难度较大。生物组通过师徒同课异构的形式帮助

青年教师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延续大单元系统性、整体性教学的思想。师父在徒弟课的基础上对教学的深度进一步提高,对教材的重难点深入挖掘和研究。

同放异彩,师徒携手开展同课异构

徒弟徐双双老师结合新冠肺炎社会案例,开设了以“免疫调节”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徐老师以当下热点新冠肺炎例子为导入,以视频作为案例,通过学生活动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指明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课后,王老师对本节课做出评价。免疫学和实际生活联系非常丰富,对于指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这也落实了新课程的另一条基本理念,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师父皋磊老师从结构与功能观的角度出发,和徐老师同课异构,开设了组内公开课。皋老师结合新冠肺炎现状,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堂上,两位老师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师自身的特点,立足学科素养,立足智慧课堂,为大家呈现了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高二课堂。同课显异彩,异构扬个性,“师徒同课异构”可以有效地帮助徒弟快速成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