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思维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系列研究课2
——模块2 3.1 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陶玉凌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0年版)》要求教师围绕生物大概念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它不仅要求教师对生物学核心素养和大概念有清晰的认识,更应该在教学设计时能超越传统的课例设计,开发以重要概念为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遗传的分子基础》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第3章的内容,围绕“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在DNA分子上”这一重要概念组织学习。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向信息的表达是它的次位概念。
一、大单元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内容要求 | 人教版课本 |
3.1.2&苍产蝉辫;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 |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2节 DNA的结构 |
3.1.3&苍产蝉辫;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方式进行复制 |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3节 DNA的复制 |
3.1.4&苍产蝉辫;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没神武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 |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二、课时安排
叁、研究课具体安排
主题 | DNA的结构 |
老师 | 王梦琦 |
时间 | 2021年4月9日 |
班级 | 高一(7)班 |
教学目标 | 1、概述DNA结构的主要特点。 2、通过对DNAshu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过程的讨论和交流,认同交流合作、多学科交叉在科学发展中的作业。 3、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
主题 | DNA的复制 |
老师 | 王梦琦 |
时间 | 2021年4月14日 |
班级 | 高一(5)班 |
教学目标 | 1、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DNA的复制方式,概述DNA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2、通过对DNA半包流复制方式的学习,理解DNA的准确复制是遗传信息稳定遗传的基础。 3、概述DNA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
主题 |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老师 | 王梦琦 |
时间 | 2021年4月30日 |
班级 | 高一(5)班 |
教学目标 |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计算DNA碱基数、RNA碱基数目与氨基酸数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3、阐明中心法则的具体内容,认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基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的事实,认同当今生物可能有着共同的起源。 |

四、反思
1、本章内容按照科学史的顺序,体现了很强的科学思维。从事实资料的剖析中体验科学探究生命科学史中有许多经典史实,蕴含着科学家独特的生物学科学探究方法,通过对科学史中这些经典实验的再现及逻辑分析,学生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方法。如富兰克林拍摄的DNA衍射图谱、查哥夫对DNA碱基含量的测定,沃森和克里克成功解释DNA双螺旋结构的基础。
2、本章安排了多个探究活动,如“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并利用该模型可以继续服务于基因的表达内容的学习。构建模型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制作模型、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DNA结构的认识。
3、提出假说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假说往往是人们从经验到形成理论的桥梁,引导着人们开展新实验,获得新理论。在探究DNA的复制方式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法,同时帮助学生学习这种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