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我校省市级课题结题论证会在德润楼叁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学校教师发展处组织,特邀常州市教科院王俊、龚国胜、黄天庆叁位专家倾心指导。
五项课题,各展风采
本次活动共有五项课题参与结题论证,其中四项为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叁五”规划课题,一项为江苏省“十叁五”规划课题。
叶荣荣老师代表《基于云教学系统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课题组首先进行了结题汇报。“自学+互学+助学”3+齿模式,“云平台+高效学习”模式等基于云教学系统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让大家眼前一亮。蒋霞老师在《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研究》的结题汇报中特别提到,中期评估时专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课题组更加聚焦具体研究点,通过理论学习线、主题活动线、课堂阵地线展开了更加扎实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张元丽老师领衔的《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聚焦语文学科的重要学习任务,探索出适合本校学情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杨春玉老师在《核心素养视阈下思想政治课实证性教学策略研究》的结题汇报中对建设系列的、可持续性的思政课实证性教学资源,对具有一定范式的实证性教学策略的教学评价如何落地等问题有了新的展望。
刘苏华老师和江凌云老师领衔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思维品质的研究》,是2018年江苏省“十叁五”规划课题的重点自筹课题。江凌云老师在汇报中,展示了课题组围绕课题开展的一系列扎实的研究活动。本课题共发表了近20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4篇,省级期刊15篇,另有2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为我校课题研究的专业论文写作树立了新标杆。
专家点评,指明方向
五位课题组长汇报结束后,叁位专家分别做出了精彩点评。专家们一致认可本次结题的五项课题选题精当,紧扣当前教育教学热点;过程严谨,研究活动扎实有成效;成果丰硕,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同时,专家们也为课题的可持续性提升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如课题研究可多采用分类研究的方式,在分类研究中总结出此类型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文献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随着国内外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入,需要对文献展开跟踪性研究,如此,能够让课题研究更加与时俱进;课例是课题研究的重要抓手,需要紧扣课题核心概念和具体研究内容,让课例更加有课题味和研究味;课题研究中对评价内容的展开,需要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价量表,综合运用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让课题研究更加有深度可操作。
结题非结束,我校的课题研究将在诸位专家的指引下,更加明晰方向,坚定地走向研究更深处。(文:杨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