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疫情当前,教学不停歇,责任不缺席。常州叁中全体教师坚守工作岗位,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日教学和管理工作。
伴随着第一缕晨光和第一声鸟鸣,高叁班主任们开启了一天的陪伴与守候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早上6:30闹钟响起,班主任们开始“叫醒”服务,督促学生们起床,开启新的一天。7:00,进入腾讯会议,等待早读学生的到来,令人欣慰的是,总会看到熟悉的身影早已端坐,放声早读。7:10将早读缺席情况反馈家长,向家长了解孩子未能及时进入会议的原因。
尽小者大,慎微者着。疫情期间,蚕蚕群、腾讯会议成为班主任们集体备课的主阵地。每周一次集体备课,老师们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交流问题和困难、群策群力解决问题。认真设计教学环节,精减教学内容。为丰富课堂形式,寻找各种教学资源,精益求精,不断探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虽隔屏相望,缺少现场感和情境感,阻碍情感的交流,老师仍然要想方设法通过既有趣味性又有思维空间的问题来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精耕细作,穰穰满家。作业的批改是课堂的延伸,是对学生的二次打磨。每一份作业都代表学生最真实的样子,老师的批改和反馈,是学生提升自己的最好凭借。老师也能在批改中收获惊喜与欣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班主任作为家校连接的桥梁和纽带,需要随时保持和家长、学生、学校以及任课老师的交流沟通。班主任的工作没有时限,随时随地都可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回复的短信、需要汇报的情况等。他们要随时留意手机的电话铃声和短信提示音。抗疫期间,更是二十四小时待命。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点滴小事,都凝聚着每一位班主任的心血。
学而时习,师心甚慰。虽说疫情期间学生在家上晚自习,但是也离不开班主任的关心与督促。每天的缺席反馈,与家长沟通,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都是每一位高叁班主任老师的日常。
统计学生核酸次数,监督学生晨午检体温表填报,电话提醒学生做核酸,统计分别在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及家人有没有密接、次密接的状况,关注学生与同住人员健康码及身体健康状况;自己做核酸;班主任群接龙,参加班主任工作会议,参加全体教工大会,密切关注疫情防控政策变化;开班会,密切关注学生居家学习心理变化,做好安抚和保障工作……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高叁班主任们,他们也是平凡人,但疫情发生时,他们又如此的不平凡。从3月13日凌晨的电话铃声到深夜12点的敲击键盘声,高叁班主任们默默无言地投身到防疫和线上教学工作中,一次次数据的统计,一次次耐心的电话讲解,为的是让数据更精准,让在线教学更有效。他们用勇于担当的精神,选择了付出与坚守;用细致、敬业的态度,诠释了无私与奉献。(文:孙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