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后台登录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苍产蝉辫;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新闻中心>>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精耕细作 颗粒归仓
发布时间:2022-04-1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俊

IMG_4716.jpg

IMG_4714.jpg

樊建军.jpg

杨尧中.jpg

4月10日下午,我校高叁年级在德润楼叁楼会议室召开2022届高叁一模研讨会。会议由年级副组长任芝主持,杨尧中校长,陈杰副校长,张元丽主任以及全体高叁教师参加会议。

首先,由物理备课组组长樊建军,政治老师代表杨春玉对本次一模情况进行了发言。高叁物理教研组在樊老师的带领下,对本次一模试卷考题和成绩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在共同深刻学习了常州市一模分析研讨会的内容与精神之后,进一步找准了方向。高叁物理教研组以“深度分析、找准方向、凝心聚力、形成合力”为宗旨,在作业分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授课分层。“当几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物理组的凝心聚力,一定能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杨春玉老师从新教材的及时补充、新热点及时探讨、新题型及时拓展等已做的事出发,动情地回忆起自己接班两个多月来“耐心,等一朵花开”的过程,并和大家分享了下阶段自己的教学重点:夯基础、搭梯子、强训练、重交流。杨老师表示:“努力把想做的事都做好,一定能听见花开的声音。”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定是个“多面手”。拥有多年班主任管理经验的许淑君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不同角色。树立“抓高三——三年抓”的意识,做高瞻远瞩的“战略家”;从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学生的学习素养双提升入手,做措施得力的“学习指导家”; 凝聚任课老师的力量,共同管理班级,带领团队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做心思缜密的“外交家”;及时调整师生以及家长的心态,克服内卷、懈怠等心理,做细致入微的“心理专家”。

距离2022年高考还有57天,距离高叁(14)班班主任巫俊40年教学生涯的结束还有65天。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基础弱,底子薄。经过巫老师大半年的努力,高叁(14)班进步显着,各方面表现优异。对此,他谦虚地表示,自己仅仅是做了高叁班主任应该做的本职工作。他和与会教师分享了自己的叁点工作体会:一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保持平常心;二是用爱心、耐心、责任心,让学生亲师信道;叁是眼勤、手勤、口勤,注重与学生的个别谈心和家校沟通。“无论如何,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为高叁学子们保驾护航。配合大家一起做好各项工作,家校合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站好最后一班岗。”巫老师的发言深深打动了全体高叁老师,掌声久久不息。

张元丽主任用数据说话,从学科发展、班级情况、横纵向比较等多角度对本次一模进行了精准分析。回顾2022届高三成立之初的多项目标要求,在本次一模考试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达成。她首先对全体高三老师的努力和付出表示感谢,同时也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仍然要继续做好“精”、“细”二字。用教师的精确分析、精准帮扶、精细管理、精诚合作,细致排查、细心观察、细节关注、细化落实,实现学生态度的踏实、基础的夯实、积累的厚实和能力的强实。“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增分好时节。”只要高三全体师生保持“等不起”的紧迫感 , “慢不得”的危机感 ,“坐不住”的责任感,定能在接下来的高考冲刺中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青春没几年,疫情占叁年。”陈杰副校长感叹2022届师生的不容易,也为本次高叁一模取得的成绩感到欣喜。陈校长从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找准今后的主线复习模式等叁方面出发,提出了高叁课堂的讲评意见和要求、建议与做法。他指出,二模前的复习一忌“多而不精,顾此失彼”,二忌“学而不思,囫囵吞枣”,叁忌“好高骛远,忽视基础”,四忌“漫无目标,得过且过”。他提醒,高叁后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好节点抢天时,系统思考、全面考虑年级管理工作;用足资源谋地利,珍惜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发扬民主促人和,增强服务意识,优化管理,努力让每一位学生把现有潜在的素养和能力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提高。

最后杨尧中校长做总结性发言。“相信相信的力量!”杨校长坚定地表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无限相信管理团队的责任和担当,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无限相信备课组的教科研能力和引领示范作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无限相信团队的力量。”杨校长倡议全体高叁老师,在后阶段的工作中要努力做到“叁少”和“叁多”。少一点情绪的波动,多一些稳定积极的心态;少谈一点大道理,多一些走心的、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少一些消极负能量,多一点爱心的陪伴,耐心的鼓励。“关系也是生产力。”他表示,“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责任、有方法、有无限的信任,不断增强动力、减轻压力、形成合力,2022届高叁一定能不断突破,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春风吹战鼓擂,盼君捷报飞壮士归。”全体高叁师生将深刻领会本次会议精神,立即落实行动,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继续保持昂扬的工作状态,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力量。(文:孙乘风)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