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6日,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江军高中化学数字化实验名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参加学习了化学公益直播大讲堂专家讲座活动。本次讲座的主讲老师为上海市化学实验中心成员、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孙黎颖老师。讲座的主题为“学习实验探究方法,认识科学的本质。”
在讲座中,孙老师以教学案例为支架,学习理解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而认知科学的本质。同时,孙老师强调在进行探究时,要多方面挖掘素材,如将国外已有的教学经验进行本土化设计,丰富学生对探究实验的认识。
苗福利老师:通过学习孙黎颖老师分享的教学案例,我发现要善于挖掘素材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日常的教学中学会运用科学知识来发现科学事实,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案例的开发过程中,不仅仅要懂得借鉴国外教育经验,更要及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王寅老师:科学本质是人类对于科学的认识,它是对“科学究竟是什么”的哲学层面的思考和研究。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认识,但在中小学生要理解并学习科学的本质方面达到了一致共识。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对科学本质的深层次理解是实现叁维目标过渡到学科素养的关键。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初步了解科学本质,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侧重强化训练不确定环境下科学探究方法,旨在让学生思考如何做出探究实验,使得学生意识到科学不是非黑即白的学科。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可引入深层次问题,同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控制变量等方式实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周磊老师: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初叁的书本就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讲座中介绍了大量的实验案例来讲述实验的探究方法,为我们新教师设计实验提供思路。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坏血病的研究历史,以历史案例为载体教学,为学生构建学科思维,还能达成跨学科的作用。总结下来就是探究实验培养的科学素养比探究实验的结果更为重要。
李敏老师:孙老师从多案例中阐释了进行探究的方法,进而认识、理解科学的本质。一线教师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要在满足学生认知水平、发展需要的同时,可借鉴国外教学案例,将其进行本土化设计,丰富已有的情境素材,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多角度、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引导学生认识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素养。
李金智老师:实验教学同知识教学一样都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基于素养的化学教学在引导学生逐渐领会科学本质的同时也要能够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以“授之以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探究的魅力,在探究过程中形成一般实验探究思维模型。
江军老师:孙老师的讲座重点介绍了如何使用《科学的本质》一书开设线上化学实验选修课,在吸收国外实验的优点的同时,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本土化改进;通过4个板块实验学习科学实验的内部方法(实证)和科学实验与外部(文化和生活)的联系,强化实验探究方法和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科学能力;讲座对于如何开设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特别是线上实验课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