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2日,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江军高中化学数字化实验名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参加学习了化学公益直播大讲堂专家讲座活动。本次讲座的主讲老师为核心期刊《化学教育》专职副主编和编辑部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的朱玉军博士。讲座的主题为“优质课例论文的写作框架与内容要求”。
在讲座中,朱博士从“优质课例”的基本要求、当前存在的问题、文章的结构及写作技巧和做“优质课例”的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从知优质课例到做具有实用性的优质课例的注意事项和实践方法。
苗福利老师:朱老师从审稿者、教学者等多重身份出发,通过分析大量的教学课例论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教学案例论文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呈现部分。这帮助我们将理论扎进教学的土壤里面,规范教育教学类论文的写作形式。而这些论文呈现的基本原则其实也是我们日常教学中必须遵守且重点关注的部分。
王寅老师:我国的优质课体系较为完善,产生了许多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观摩课等等。但目前优质课现状是大都停留在一次性的展示或视频观摩层面,没有形成固化的文字记载(论文),存在传播速度慢、传播面窄甚至涉嫌知识产权等问题。朱玉军老师强调优质课应同时具备以下几个特色:真实性、创新性、引领性、示范性、有效性、实用性,让即将入职的新手教师认识到优质课教学需满足的基本要求。切忌直接复制粘贴课标或教材的内容,需要融入作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思考;切忌“高大上”,空谈理论,未能将理论落实都实践当中去;切忌教学过程笼统空泛,要聚焦教师的关键教学行为和学生的重要学习表现,必要时补充可证明教学效果的数据等。
周磊老师:我们青年教师对论文写作流程都不陌生,都曾经撰写过有关教学论的文章。但是在校期间写的论文偏重于理论,有关优质课例的文章多以总结为主。朱老师的这个讲座,向我们系统阐述了有关优质课例的论文写作框架,从文章题目到整体结构,再到教学主题内容以及教学现状等等,结合具体实例详细阐述每个部分的作用与内容要求。在教学主题内容环节以及教学思想与创新点环节,朱老师着重举出大量作者常见的问题,很好的指出了初写者易犯的错误。本次讲座的学习,让我意识到论文的撰写不仅仅是一个成果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这也对应于我们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李敏老师:朱老师在优质课例论文的写作框架与内容要求的公益讲座中以多个问题案例阐述优质课例转为论文的常用方式以及在转化写作过程中应该规避的问题,且强调待转化的教学案例必须具备真实性、创新性、引领性、示范性、有效性、实用性,避免出现新瓶装旧酒、为了转化而转化的现象。通过本次讲座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优质课例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时一个循序渐进、不断优化的过程。
李金智老师:通过听取本次朱玉军博士的讲座,我对“优质课例”文章的写作有了进一步认识,收获了丰富的化学教学研究经验,学习了“优质课例”文章的结构及写作技巧,深刻感受到在课例写作中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学会将实证思想应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进一步提升了课例写作的规范性。
江军老师:朱博士的讲座内容专业性和指导性很强,通过剖析大量的案例分析,既分析课例文章写作的典型问题,又对“优秀课例”的文章摘要、文章结构、教学主题内容等方面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法和注意事项,这对于我们如何撰写优质课例论文具很强的专业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