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教科院《对于举办常州市中小学优秀作业设计方案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我校认真筹备,精心组织,选拔优秀的作品参加市区评选。最终,我校在2022年常州市中小学优秀作业设计方案评选活动中喜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叁等奖4名的佳绩。
周磊:
作为新教师工作的第一年,我发现学生是热爱化学的,但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接地气”的化学,一个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触到的自然科学。
2022年高考给我们高中化学老师提了一个醒,那就是考无定章。题型的多变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了,不仅仅是检验知识的记忆能力,还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能力。所以将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以及含碘物质的检验转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来,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所学知识,需要逻辑去设计并完成本次实验,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张刘成:
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常州市优秀班主任;自工作以来,所带班级被评为“市先进班级”、“市优秀团支部”;有十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并参与市级课题《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普通高中学生学业质量监控研究》,已结题。主持省十四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基于深度学习从学科单元走向学习单元的高中数学实践研究》。本次作业设计的理念: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提升教学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作业题目难度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全体,突出分层有梯度和区分度,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看得见的进步。
吴亚婷:
中共预备党员,硕士研究生,中学二级教师,2019年参加工作。入职以来,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开设省级讲座1个,校际公开课2节;荣获常州市公益导学先进教师,常州市中英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常州市新课程新高考优秀案例评选二等奖;指导数名学生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一、二、叁等奖。
本次作业设计案例从大观念建构、作业目标设定、作业设计与评价,展示基于大观念的单元读写作业设计流程与内容。基于英语学科大观念的作业设计,使课程内容以主题为引领,结构化、情境化,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助力学生走出课业负担过重的困境。
程翱: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中学二级教师,2020年8月参加工作。曾多次在指导学生方面、教育教学方面和论文方面获得常州市市级荣誉。同时积极参加《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研究,并撰写相关论文。本次作业设计比赛也是该课题的研究项目之一,旨在通过设计初阶、中阶和高阶叁级维度的伴学手册来使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程度,也为教学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根据作业目标来逆向设计课堂教学,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效。
史佳丽:
民盟盟员,中学一级教师。先后获得了常州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比赛一等奖、常州市区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常州市区优质课二等奖,获校“骨干教师”、“教学之星”和“教科研之星”称号。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提优补差,连续多年辅导学生参加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并荣获二、叁等奖,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叁等奖、市一等奖,本人获得常州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及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叁等奖。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有多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及获奖。近年参加了省级“黑箱法”课题和市级“绿色德育”课题,2020年作为主持人申请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叁五”规划专项课题《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将于下学期初结题,有较高的理论功底和专业基础知识,科研能力较强。
王思: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中学二级教师。本次作业设计,基于对思政学科线下作业的反思,结合实际教学需求,突破传统作业的定式,设计贴近学生生、强化价值引领、展现教学实效的“新”作业,其主要特色有:第一,作业设计时代化。线上思政作业的布置、完成、回收与展示都充分借助于网络载体。第二,作业素材生活化。以政治小论文展示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作业情境,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感悟。第叁,作业答案开放化。采用开放化的答案,推动学生对于知识的创造性运用,在此基础上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张妍:中学二级教师,2019年参加工作。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大赛叁等奖,常州市解题能力大赛一等奖、新高考优秀案例二等奖、市区高中青年教师基本功二等奖等;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担任市十四五规划备案课题主持人;省名师工作室成员,江苏省语文整合教学研究所种子教师;指导学生在市作文竞赛、红色讲解员宣讲大赛中获奖。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不断学习,努力实践,在作业设计上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命题思路与框架”中提出的要求,以学生的个人体验情境为基础,指向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不同层面的探究。落实学业质量水平与学习任务群要求。努力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陈孟琪:
中共预备党员,硕士研究生,中学二级教师。新课程理念下分层作业的提出、设计与实施,是基于目前高中物理课后作业存在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措施。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物理学科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晦涩难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尽力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物理分层作业的实施,以学生学习中的个体差异作为切入点,通过教师设置不同的作业类型,来消除不同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中遇到的问题,让每位学生在作业中不仅能掌握基础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更使得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持之以恒,能真正爱上物理。
张坤玲:
民盟盟员,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骨干教师,常州市高级班主任、第四批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优秀成员、市优秀导学教师。先后获得常州市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获奖。从教以来,她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以“教学相长,悦己达人”为目标,在教学中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关注课堂教与学的统一,在教育教学中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本次历史作业设计的理念:遵循高中生认知和思维发展规律,基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从我校高二文科班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为项目式基础作业、综合性拓展作业。
方案力求达成的目标:根据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进行指向历史解释素养的大单元作业设计,借助作业推进教学、以作业推进学习,形成“活动——评价——活动”的良性循环。
武晨旭:
从踏入叁中到现在已经工作两年多,回首望去,感慨良多。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尝试教科研融合,将平时的教育灵感与教学经验相结合,产出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也获得了一定的荣誉,日后我将继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本次作业旨在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报告汇总等多种实践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城镇化对个人、区域、城市的影响,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利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与探究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