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叁中体育走出特色路
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广大青少年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习近平
青少年体育是国家体育工作的基础和先导,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青少年体育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民族复兴使然,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
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是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杠杆,是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2022年的省运会中,我校青少年运动员拼搏进取、扬威赛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在组织运动员备战省运会过程中,目标明确、科学部署、科学训练、全力保障,受到了全市通报表扬,荣获“省运会备战工作先进学校”荣誉称号,闫睿老师被评为“体教融合先进个人”。
近年来,我市以“强健体魄行动”为目标,探索推进体教融合之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开展“名校办名队”工作,让学校体育为学生健康成长“私人订制”,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常州叁中是全国体育运动红旗学校,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近年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靶向体教融合,构架起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体育优秀人才培养、各类竞赛活动备战、体育师资骨干队伍建设为突破口的四梁八柱。
杨尧中校长曾在全校体育工作研讨会上强调,面对当前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校要立足传统,提高站位,积极求变,科学谋划。既要坚决落实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的刚性要求,又要积极探索创新体育育人新模式,有新发展,更有新突破。集中力量稳步推进体教融合发展,在体育中渗透德育、智育、劳育和美育。
他指出,体教融合的关键是精神塑造,要着力培养学生坚韧拼搏、自尊自信、积极进取、合作互助的优秀品格,确保体育活动的开展安全有效、规范有趣,让学生自觉参与、主动参与,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书写体育强国、逐梦奋进的新篇章。
我校还通过探索实施“体教融合建设项目”,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顶层设计,构建体育工作管理体制机制,实施体育工作清单,明晰年度重点工作,加强与体育学校的全面合作,进一步打造体教融合引领下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强劲引擎,激发学校培养体育优秀人才的时代使命,努力开创新发展阶段学校体育工作新格局。
学校作为我市体教融合工作的重要推动者,一方面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深化体育课程校本化实践,加强体育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拓宽体育工作新思路,促进学校体育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校际合作新模式,让我校与体育学校、兄弟学校的特色项目得以拓展,实现从“一校一品”到“一校多品”的跨越。目前,我校篮球特色教学、女子篮球品牌和校园篮球文化已发展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张耀眼名片。
青少年是体育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受益者,是体育文化传播的最大主体。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未来,我校将进一步探索体教融合新模式,为多彩校园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叁中力量。(文字:房源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