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习近平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推动学校综合育人改革,加强学校行政干部队伍建设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我校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
请进来——以最前沿最扎实的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拼搏奋进的2022年圆满结束,崭新的2023年已悄然而至。为提升教师个人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诚挚邀请了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李能国进行了一次题为《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行为方式》的专题科研讲座。
李院长围绕“研”字从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教学主张引领专业成长;课程意识推动课堂转型;课题研究生成教学成果。李院长在每个方面既介绍了理论知识,也增加了个人见解,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邃的理论提炼给全体教师带来了智慧的引领。
一、 教学主张引领专业成长
教学主张是教师从教学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个人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见解和教学思想,是指导教师教学实践的原则和灵魂。提出教学主张意味着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超越完美才能达到教学思想的新境界。当然,不同的教学主张殊途同归,都指向立德树人。
教学主张的表达形式是多样化的,与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讲座、论文构成了专业发展的立体结构,而教学主张在专业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 课程意识推动课堂转型
课堂转型关键依托教师的理念,尤其在平常教学中要打磨教学设计。李院长对于完善教学设计提出需要关注四个方面的提升: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希望达到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对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对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和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升级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设计。
叁、 课题研究生成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的呈现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从摘要、读书笔记和反思,到文献综述、学术评论、调查报告、教学设计,最后上升到论文、论着。李院长鼓励大家在繁忙的教学中坚持教科研,把教学成果整理成文字,坚持写作,促进个人素养的提升。
整场讲座干货满满,老师们受益匪浅。听讲过程中,老师们专心致志,不时奋笔疾书,不时低头沉思,思量着教育科研如何促进学校与自身更好地可持续发展。我们坚信,让研究成为教师的行为方式,叁中的明天会更好!
走出去——用最丰富最多彩的实践拓宽教师的视野
1月12日—13日,校长室带领我校全体中层干部和班主任赴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和溧阳市博物馆研修学习。
在南渡中学,首先由南渡高级中学副校长彭科林作了对于学校基本概况、历史沿革、特色文化等方面的介绍。
随后,德育处主任张宏做了题为《用心“潜”行 “拥”心往之——我的班级我的班》的讲座。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向研修团队介绍了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深情讲述所带班级“宏图”班的故事,详细阐述了自己管理班级的理念、主题班会课设计和班级文化建设思路,他还列举了在班级管理和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分析了这些案例,为科学解决班级管理问题提供了可行的策略。
次日,研修团队参观了溧阳市博物馆。溧阳市博物馆坐落于碧波荡漾的燕湖公园和繁华热闹的城市新区之间,博物馆以倒叙的方式呈现溧阳历史文化,千年历史随着本土文物的陈列娓娓道来。研修教师们认真观展,体悟千百年来溧阳人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务实肯干、为民造福的担当精神,乘风破浪、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此次研修培训活动,拓宽了我校教师的教育视野,加深了我校与溧阳地区的联系。研修成员表示,本次活动是对教师德育基本功的一次有力提升,也是一次地方文化体验课。参训教师将进一步提炼本次研修活动的学习成果,渗透进日常工作中,树立科学管理、文化育人、具身德育的理念,进一步提升德育和管理能力,推动学校综合育人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文字:葛婕、房源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