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甲流来势汹汹,又恰逢开学季,很多地方学生都中招了,相继出现鼻塞、咳嗽、咽喉不适、发热等症状。流感痴厂感冒,一字之差,杀伤力却天差地别,如何远离流感呢?预防知识骋别迟起来!
一、什么是甲流?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4种类型,每年会呈季节性流行。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病毒致病力更强。甲流指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冬春季。近期来势最为凶猛的当属甲型流感。 二、甲流有哪些症状呢? 症状: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伴畏寒、寒颤、肌肉酸痛与乏力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能有鼻塞、流涕,也可能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潜伏期:通常为1词3天,发病后1词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词3天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高危人群:妊娠期妇女、过于肥胖者、儿童、老年人、特定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等。 叁、如何科学预防甲流呢? 面对流感,“防”大于“治”。流感和新冠肺炎同属呼吸道传染病,因此,“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对流感的防控也同样有效,具体应当做到: 1、注意手卫生,勤洗手 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4、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确有必要,建议规范佩戴口罩 5、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老人、孩子和有基础病人群等 6、确诊为流感的学生,须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返校 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能显着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 四、甲流与新冠 如今正是甲流的高发季节,甚至不少学校都因学生感染甲流而紧急停课。事实上,无论是哪种感冒,都会伴随发热、咳嗽等症状,实在很难辨别自己感染的是甲流还是新冠,它们到底有何不同,一起来看看吧!(文字: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