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后台登录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苍产蝉辫;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新闻中心>>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欣园之音】今天你“小热昏”了吗?
发布时间:2023-04-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峥琪

大家好,我是【欣园之音】的专栏老师陈老师,栏目的初衷是带着大家体验音乐、用声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用音乐熏陶自己的情操雅趣,让我们一起开始欣园音乐之旅吧!

歌曲中提到的大麻糕、加蟹小笼包、豆腐汤、豆渣饼、银丝面馆有没有你的最爱?天宁寺、恐龙园、青果巷、南大街、双桂坊、人民公园有没有留下过你的足迹?

对于龙城常州的民间音乐你有多少了解呢?接下来的几期,大家跟着陈老师的步伐,我们一起探寻探寻老常州的腔调情韵。

今天陈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音乐种类也叫“说唱”,但不是流行音乐中的谤补辫,而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说唱——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曲艺艺术。曲艺又叫说唱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叁者相综合的中国传统艺术。音乐是曲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唱腔和乐器伴奏两种成分,而以唱腔为主。

在我们的家乡常州,有一种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的曲艺叫做“小热昏”。“热昏”的本意,是指一个人因发高烧热昏了头而胡言乱语,以该词汇命名的说唱则是形容“满嘴荒唐话”的艺术。

小热昏伴随着梨膏糖产业的兴起而产生。梨膏糖产业经历了元、明、清叁朝的数百年时间而不衰,清光绪初年,有人为了维持生计开始走街串巷叫卖梨膏糖,之后出现了在街口、码头、集市、村头、庙会、节日等人口密集地摆摊售卖梨膏糖的小贩。为了吸引路人的关注,聚集人气,卖糖人开始以己之长表演些小节目供人观赏,开始是讲笑话、说故事和新闻,之后不断改进、完善,加入当地的民歌、小调和戏曲音乐,说、唱结合进行表演,表演一段后趁机卖些糖块,然后再表演、再卖糖,直到卖完梨膏糖为止。后来,这种以说唱来卖梨膏糖的方式被广泛采用,其表演形式经过不断加工、提炼,演变为成熟的曲艺艺术。

150多年间,小热昏在常武地区先后有弟子50余人,现传承至第六代。当前的重要传人有范兆余、叶莉莉、洪平等,演唱篇目、曲目近百件(篇),完好地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再现了古代、近代江南地区的民俗风情。在继承与进化中,常州小热昏吸收了苏南民歌、乡土小调、常州唱春、常州道情等音乐元素及素材,不断创新、进化。同时,其许多曲艺短篇段子,又被陆续移植或改编成独脚戏、滑稽小段等节目演出,成为苏南滑稽戏形成的母胎。

2011年5月23日,江苏省常州市申报的“小热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叁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38。

近年来,常州小热昏的保护传承工作逐渐完善,已孕生出了常州叶莉莉梨膏糖制售中心、常州千里香梨膏糖厂等传承平台载体,并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中长期保护规划,同时对常州小热昏当前代表性传承人和重要艺人分别作了采录、建档。常州小热昏的公益讲座、免费培训活动在全市范围展开,重点传承人屡收新徒,成效可喜。(文字:陈敏)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