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在此方针指引下,4月初部分高二美术学生到“烟雨江南”美术写生基地的安徽宏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写生,这是促进美术生观察自然、与自然对话、亲近自然、表现自然的最佳方式。
在春华秋实的季节里,诚毅学子们走出课堂,足迹到达古色古香的水墨宏村,在犬吠鸡鸣、断壁残垣、小桥流水中发现美,用画笔留住美。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叁中的同学们从素描风景写生进阶到了色彩风景写生,在其途中他们矫正了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怕苦不怕累,用手中的画笔与斑斓的颜料接二连叁地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
为了留住并展现学生们的劳动成果和精彩画作,陶冶学生艺术情操,增强艺术专业交流学习,我校专门为本次写生开设了画展,本次画展共展出近百幅作品,均为我校高二美术专业学生在宏村写生实训期间创作,包含色彩、速写、素描等类型。参展作品清新自然、细腻生动、精雕细琢,勾勒出宏村古村美丽的自然风景、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及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从展出的这些作品中,可以窥见叁中清晰的美术教学脉络和开放的艺术思维轨迹,感受学子的绘画热情和艺术情怀,让我们一起通过同学们的作品走进宏村的山水长卷吧!
经过专业美术老师评选,
本次画展共评出一等奖十名,
二等奖二十名,
叁等奖二十名。
一等奖
高二14班何冰鑫、钱可婕、吴欣洁、施心悦、陶柯伶、臧扬;
高二15班包刘微、王悦、徐阳露、蔡希羽 二等奖 高二14班周童、郁可欣、杨佳欣、杜咏青、李雨暄、胡诺涵、周文僖、孙一菡; 高二15班包云涛、曹媛媛、陈绘心、郭治安、陈吕乐、李兴煜、何可沁、瞿鑫燕、沉语桐、戎雅丽、谢春梅、赵宇轩 叁等奖 高二14班李姝颐、袁震宇、文溢飞、王晔、胡胥媛、黄雨培、吴欣睿、谢子衡; 高二15班周晗君、刘湘、王馨宇、汪欣然、贾晓磊、田微、施淑茗、庄妙怡、戴沁萱、丁心楠、张淑婉、杨滢
学生感言:
高二14班吴欣洁:
在宏村的写生过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什么是画里乡村,什么是徽派建筑。依山靠水,青色的砖、小片的黛瓦、马头墙,雕梁花窗,飞檐出甍,回廊挂落,雕刻精美,流檐翘角,令人赞叹,让人感受到徽派民居建筑艺术的精巧。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但这8天所学的东西是无法估量的:学着注意画风景时应快速抓住其大致走向、结构布局、透视、对物体的详略以及画面表达等,以及在大雨滂沱的天气里保存着坚韧的毅力......虽然这段日子很累,但也很充实。我们开阔了眼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学习到了许多作画的技巧,使自己的技艺精进了不少。这段日子里,每一眼都是惊喜,每一处都是风景。感谢这段时光,成为了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的财富。 高二14班施心悦:
这次写生使我进一步提高了对新生事物的判断和洞察,从而还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友谊,实现了知识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写生,是开阔眼界、增进师生情谊和提高自己对新生事物的判断力和洞察力的重要途径。在宏村我们共停留了7天,那斑斑驳驳、凹凸不平、被人踩得光滑的青石路面,那画桥,都在诉说着自己淡得不能再淡的生活。老师从宏村的一景一物中,从我们拍摄的照片与作业中教会了我们新的构图,物体简略等知识。写生的过程绝不能称之为轻松,沉重的画架,飘雨的天气,是写生路上的险阻,但是我们受获得知识令我感到无比满足。写生结束后,我们回到校园中,对以后的学习目的我们更加明确,对美的感受更加深刻,我会将这几日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今后的美术学习中,让自己更近一层楼。 高二14班臧扬: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速写勾勒宏村的南湖书院仿佛就在昨天,那古色古香的一砖一瓦仿佛近在眼前。外出写生,是一种天性的解放,极大地开拓了我的眼界,当我背着画包夹着画板坐在热闹繁华的巷口,一股原始的冲动从我心底迸发,刺激我将眼前的美好记录下来。写生,周围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我眼前的不再是照片,不再是临摹图片,是生活,我能更细致的从眼中的一砖一瓦,一丝一缝里发掘出生活的美,当我彻底投入绘画,便会忘却时间,用心去感受现实,去感受画面,给我的画注入真正的灵魂。短暂的写生结束了,但未来的学习之路还很长,我会将写生所学到的东西牢记心间,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 高二14班何冰鑫:
旦看青峦如鱼跃,翠枝照此碧湖光。檐下细刻笔画落在纸上,安徽宏村这个诗情画意的地方,我难以琢磨他的诗情画意。在耀阳之下,只好拿起画笔揣起喜爱的心去尝试复刻他的原汁原味。在霏雨之中,只好架起画板,放去眼光去努力记录他的水汽杂散。写生一路走来,我背着画笔、画板、画架,走过表面崎岖不平的石头路,穿过热闹拥挤的小巷,越过一个个低矮生机的木丛。阳光对我说早安,轻轻拍过我扬起的头发,同风见证我所经历的。叁脚架支撑在树下的石路上,这里有大学来的“掌门师姐师兄”,也有同系年龄段的人,还有熙熙攘攘的游客,我一时间竟无从下手,内心充满了恐惧,把头埋下看着眼底的湖水,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一天的绘画之旅。也许在别人看来,一周的写生无异于出去玩,但我想说,来来往往的游客见证了或许还不太优秀的我对着俊秀的风景努力的接近;静默无言的石头见证了背着画架大汗淋漓的我对劲风中用前行宣告我的坚毅;连绵轻雨见证了在一方学堂屋檐下不停更换画笔以还原秀色的我曾抬眼望着雨滴从绿叶上滴答落下;广阔无垠的草地崎石见证了傲阳下执笔找回原色而自信创作的我。迷茫、迈步、练习、进步,短短的二字词语无法形容我所经历的,我看着4月8日在早晨向我道贺的太阳,忍不住眯眼,背起画架,不知为何,似乎轻了不少。 高二14班陶柯伶:
首先感谢这次机会,让我们得以精心钻研画技。在此次写生过程中,我们与百年古镇相遇,伴着淙淙流水、接天碧树,抛去浮躁,笔绘浮生,似乎真正觅见了自己学画的本心--不为其他,但求艺纯。我从来不把学习美术当作一条捷径,这也并非是一条捷径,用心观察,大胆放笔,方能越见事物本真,提高自身素养。此次获奖,感谢大家对我作品的认可。在往后学艺的日子中,我会以此自勉,不堕骄逸,继续精进,不负韶华。唯望一朝拔鞘,不负磨剑之辛。谢谢! 高二14班钱可婕:
一周的美术写生,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怀着期待的心情去往宏村,那里独特的建筑、古朴的小道、驻足欣赏的游客、空气中弥漫的烟火气息,都让人沉浸其中。那里仿佛一处忘忧国,可以暂时放下学习的压力,只需一份纸笔。我便能尽情抒发内心的所思所想。在人来人往的街边,在僻静的小路上,在清澈的湖边,在绚烂的油菜花田旁,都是我们纵情创作的地方。这几天虽然会感到劳累疲倦,但是却更加充实自我。在这八天中,我对速写和色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未来的美术学习也多了几分期待,今后我会更加努力,运用写生的经验,争取创作出更多令自己满意令老师满意的作品。 高二15班王悦:
为期7天的外出写生时光转瞬即逝,当回到校园我的脑海里仿佛仍回荡着南湖潺潺的流水声。令我流连忘返的,不光是宏村里如诗如画一般的美景,更是将所见美景绘于笔下的喜悦之情。当你漫步在南湖湖畔,你会感受到微风拂面,杨柳依依;当你站在画桥上,你会感受到水天一色,恍如置身画中;当你穿行在街坊小巷中,你会被其厚重的历史气息所吸引,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我们的写生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描摹,更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学习。相比于在教室里临摹,外出写生让我能看到更多,不仅增强了我对画面的整体把控能力,更是提高了我的审美,扩宽了眼界。在写生的过程中我们也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是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的艺术工作者。他们也为我们分享了许多经验,并对我们的画面提出了建议。这8天的写生,使我的画技得到了显着的提升,也理清了从前不懂的难点,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对这8天的写生作个总结,那么我想说:“这一趟,值了!” 高二(15) 包刘薇:
这次安徽宏村之行可谓让我受益良多。来到这里,享有“画里乡村”美誉的宏村,当你脱离城市的喧嚣嘈杂,置身于粉墙青砖黑瓦的村落,再望向云雾缭绕的深山,仿若置身仙境之中。当然,在这小桥流水、黑瓦白墙之间,随处可见支着画架、执手挥笔的美术生。在湖光山色中写生,速写,不同于平日里的临摹,别有一番风趣。徽派的建筑让我大饱眼福,领略其独特魅力的同时,通过亲眼所见,将主观感受展现在纸上的同时,我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声临其境式的训练也让我对物体的观察力、感受力更上一个台阶。经过为期一周的写生,我进步良多,也认识了许多,我为这里的风景、建筑、街道所迷恋,也为这里的人文、历史所感慨万千。不仅如此,同学间的情意也进一步加深。总之,宏村一趟,不虚此行! 高二15班徐阳露:
为期近一周的写生之行令我受益匪浅。提升画技,也增进与同学的距离,亲近自然,也陶冶情操,放松心情。宏村写生期间训练以风景色彩和风景速写为主,包含临摹照片和写生为主,贯穿全天的绘画练习,使同学们有了很大的进步。终日不断的训练也使同学们的心沉淀下来,画面处理更加精细,作画态度更加趋向于精益求精。观察的眼力和处理的脑力得以进展。同学们都能有满意的作品,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师的讲解,离不开同学们的付出。感谢提供此次机会,让同学们有了这样难能可贵的机会,亲近自然,锻炼技巧,增进交流,也更明确自己的目标。 高二15班蔡希羽:
通过为期一周的写生,我认为我的绘画技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受益匪浅。在写生期间,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也增进了与同学们的感情,在此,我也要感谢一路相伴的老师和领导们以及一些工作人员,是他们为我们提供安全保障,还有一个合适的学习场所,让我们重温并思考一天的学习内容,使同学们的技巧得到提升。此次写生注重的是风景色彩这一大类,为了迎接美术高考改革,每位同学都铆足了劲,希望在这次写生中得到较大提升,为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一个好成绩。事实证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几乎每一位同学都画出了自己最满意的一张,和过去的自己相比也确实进步了许多。在学校的画展中也得到了了他人的认可。我们的自信也随之增长。相信我们一定能在联考中获得一个好成绩。
(文字:朱苏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