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后台登录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苍产蝉辫;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新闻中心>>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欣园之音】常州民间音乐第2期|常州唱春
发布时间:2023-05-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峥琪

大家好,在上一期欣园之音中,小伙伴们跟着陈老师一起走进了常州人自己的搁补辫——常州说唱艺术“小热昏”。今天这期栏目,我们将继续了解常州的另一种说唱艺术——唱春。它被列为常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

唱春,是江苏省常州地区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民间文艺活动之一,其曲调旧称“常州调”,俗称“春调”。它风行于最下层的人民群众之中,具有通俗易懂,便于流传等共同的特点,而且独具特色、自成一家。因此,唱春被誉为“常州第一唱”。

这首民间小调《孟姜女》大家有没有听家里的长辈唱过呢?它曾经可是在民间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呢!唱春艺人们吸收了这个曲调并加以利用、变化,发展出了丰富的唱春调。除茶楼酒肆卖唱外,亦有在街头巷尾,夏令纳凉时演唱。常为十二迭,每月一迭,也可按四季分为四迭。每迭七言四句,除第叁句外,均押平韵。清代流行。今被有些戏曲剧种、曲艺曲种收为曲牌。

唱春有双档(两个人演唱)和单档(一个人演唱)两种。双档唱春艺人持春锣者走在前面的,叫“前码”,另一位敲小扁鼓走在后面的,叫“后码”。单档唱春艺人,身背搭裢,一手持特制的小铜锣——“春锣”,一手拿着绘有龙凤的敲板或者素色板。

他们一路敲敲打打,从乡下到城镇,串街走村,挨户歌唱,就眼前事物随时编唱,并能以七言四句为一迭演唱历史人物故事,出口成章,锣鼓伴唱。

例如:

“新年新岁唱春来,恭贺新喜把头开。敬祝合家都有喜,今年一定大发财!”

“唱春唱到贵府门,贵府门上有门神;头戴金盔身披甲,手拿钺斧斩邪神!”

“新砌房子簇崭新,黄铜门环耀眼睛;四根金柱托正梁,代代儿孙出能人!”

在常州地区,唱春艺人较盛行的是新北区春江镇薛家巷村,最多时有唱春艺人30多人,他们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和春节期间便外出走村串巷。近年来,新北区春江镇有关部门在春江小学创立了常州唱春传习所,邀请当地唱春艺人向广大小学生传授这一项目,使之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保护。

(文字:陈敏)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