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物和文化相关产物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常州,一座现代制造与历史文化交织的名城。龚自珍曾赞叹说,“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自古常州就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着称。近年来,常州的文创产业也在蓬勃发展。2023年11月29日,地理组全体青年教师在张燕楠老师的带领下齐聚教师阅览室,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共同探讨常州文创产业的发展。
活动伊始,张老师先播放了常州宣传片《教我如何不想她》,看着视频中一个个熟悉的文化景观,大家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青果巷、黑牡丹产业园、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留青竹刻……”张老师先对文创产业的概念、分类等进行了梳理概况,紧接着介绍了常州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常州依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打造产业链,筹建了众多特色文创区,如:化轻文创园、青山湾文创园、超维芯巢科创园、南城脚牡丹里、天宁兢园等。各园区积极引进文化产业,契合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具有老工业风格的文创园区。2022年,常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达5.5%,旅游业相关数据恢复至2019年的80%以上,文旅产业主要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本次论坛活动的重头戏是“常州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围绕这一主题,老师们各抒己见,分别畅谈了自己建议。最后,地理教研组长胡方晓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几点看法。一、加强园区管理,强化政府推手作用;二、完善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叁、加大宣传,打造“龙城创意”品牌;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五、大力培养文化创意人才。
常州是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常乐之州,常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着文创产业的前进,文创产业的发展也在为常州助力。(文:张燕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