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下午,政治组青年教师成长营如期开展,此次活动中政治组刘志老师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融合》为题作专题分享,通过理论剖析、案例展示与实践反思,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提供了创新思路。
“高中思政课不能停留在知识表层,而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为‘源头活水’,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价值认同。”刘老师列举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节选)《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等着作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在讲授“价值与价值观”时,引入马克思青年时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引导学生讨论“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在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概念时,结合《资本论》中对于商品二重性的论述,用“劳动价值论”深化学生对经济模块的理解;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时,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两个必然”的论断,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
“经典着作不是晦涩的‘大部头’,”刘老师强调,“教师要通过生活化、情境化的转化,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鲜活力量。”他现场展示了如何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人”的概念,破解“哲学与生活脱节”的教学难点。
刘老师组内老师还一起探讨了建立跨学科协作机制,例如与历史组合作开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微课程;联合语文组开展《反杜林论》议论文写作训练;借助校团委“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社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要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照亮学生成长
文字: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