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栏目列表
开题论证书
发布时间:2013-03-3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附件3

 

常州市教育科学&濒诲辩耻辞;十二五&谤诲辩耻辞;规划课题

 

开题论证书

 

 

 

 

 

 

 

 

 

 

                            

                    高中语文

                            

                         高一学生&濒诲辩耻辞;口头作文&谤诲辩耻辞;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张元丽

                       

                   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负责人所在单位                      

                    2011426

                            

                            2013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11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2011927日常州叁中召开市十二五规划课题&濒诲辩耻辞;高一学生&濒蝉辩耻辞;口头作文&谤蝉辩耻辞;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谤诲辩耻辞;开题报告会,教师发展处张志平主任及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中张主任就课题研究的策略、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全面而有效的指导,并从理论上阐述了目前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与训练研究的意义,要求课题组成员要有信心、有专心、有恒心。课题组组长张元丽老师明确了组员在课题研究初期的理论学习的要求,并对后期的具体研究工作做了安排。各个课题组成员都对课题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本课题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和交际能力,有现实意义,针对性强,将会在今后的具体研究过程中努力使工作更深入,更扎实,更有操作性。各位老师的发言真诚直率,整个报告会学术研讨氛围浓厚。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题目:高一学生&濒诲辩耻辞;口头作文&谤诲辩耻辞;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濒诲辩耻辞;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谤诲辩耻辞;高中语文课程要求:&濒诲辩耻辞;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恰当机敏地进行口语交际。&谤诲辩耻辞;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濒诲辩耻辞;口语交际&谤诲辩耻辞;的:&濒诲辩耻辞;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谤诲辩耻辞;但在过去,我们往往只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却并未摆到应有的位置。

其实,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广泛的交际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们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尽管信息的表达、传输方式很多,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际最直接、最迅速、最方便的方式莫过于口语,可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智慧、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终生受用的语文能力,关系到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1、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原因

1)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语文教学改革,一直受高考指挥棒的左右,历届高考,只考书面语言,不考口头表达能力,致使许多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考什么讲什么,怎么考就怎么讲,忽略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教学模式与方法陈旧。不少教师仍没有确立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仍陷在繁琐分析、满堂灌、形式主义的泥潭中,教学内容单一、气氛沉闷。课堂上,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闪光点常常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肯定,甚至扼制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濒诲辩耻辞;厌说&谤诲辩耻辞;的心理。

3)没有良好的口头表达交际氛围。学生口语交际的最佳氛围是&濒诲辩耻辞;轻松、活泼、融洽、自然&谤诲辩耻辞;,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和考试的压力,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几乎被取消,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文艺活动、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班会、团队活动等几乎被挤出校门,&濒诲辩耻辞;口语交际&谤诲辩耻辞;的权利大部分被剥夺,学生缺乏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缺乏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环境。

4)学生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进入中学,生理、心理发生了许多变化,害羞之心随之产生,不愿当众发言,&濒诲辩耻辞;怕说&谤诲辩耻辞;成为普遍现象,无形中失去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

上述四个方面,使得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教学的冷点、盲点。为了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增强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并以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带动语文素质、思想素质的提高,特提出本课题,促进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从随意性向计划性、盲目性向科学性、零散性向系统性的转变。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训练&濒诲辩耻辞;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谤诲辩耻辞;。具体涉及口语交际活动中的情感与态度、语音表达、内容的呈现、倾听与交流、体态表情和语言修养等六个方面。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是:

⑴、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说话,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⑵、加强基础训练,注重积累,逐步做到读得准确,讲得响亮,说得有内容、有条理;

⑶、准确复述、转述;造句训练要达标;做好围绕中心句展开成段的训练;口头小作文训练;求异思维的训练;快速作文的训练;

⑷、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开展各种语文活动,让学生有说的空间和时间。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⑴、加强学生对优秀范文的复述、迁移,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沿用的教材近几年都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增、改。许多经典的课文不断呈现;当今学生手头上也有不少优秀的作文书、课外书,它们同课本一样有用处;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教育部还推荐了很多名着名篇。它们都是很好的作文指导范例。因此,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巩固练习,不失为是帮助学生快速提高作文水平的一条捷径。

措施一;在课堂学习中学到的许多精彩的片段,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及大量佳词妙语。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学生复述、模仿、迁移。

措施二:课前,让学生准备好一至二篇你认为写得特别优秀的作文或课外看到的名着名篇的精彩片段,课中挤出几分钟的时间,抽查一到二个学生来复述,复述时要尽量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原文的一些细节描写。而后,请学生来谈谈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文章、片段?再拿原文对照,区别与复述的质量,营造一种复述好精彩片断的竞争机制,使大家都能信心百倍地你追我赶。这样,持之以恒,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达到一个档次。迁移默化中,也积累了不少词汇,提高了写作的技巧。

⑵、处处做有心人,时时讲述身边事,不断深化生活的积累。

北宋大文豪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我们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的课余生活无边无际、丰富多彩。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爱说话的契机,设计一些说话课,让他们尽情地说、大胆地陈述自己的意见。练习时,请学生选择好他要讨论的热门话题,开始阶段,内容应丰富多彩,一则小笑话,小故事,一桩趣闻,几句小幽  默皆可,不要求有严格的责备。这样学生口头作文的兴趣就会浓厚,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练习要不拘一格,人人参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个阶段以后,再把说话的材料组织成有条理、有中心 (或有鲜明看法)的事,这时可以以4-5人一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作文,每组推荐一至二名学生上台发言,比一比哪一组的学生口头作文演讲的水平高,哪一位学生发表的问题深刻、鲜明,而且,可以就一件事进行辩驳,提出不同的看法。久而久之,学生看间题、想问题的思想也越来越理智,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逐层次提高,编辑材料的水平也会有质的飞跃。

⑶、即兴口头作文,训练、驾驭文字的能力

口头作文的操作规程,可分如下几个环节;

①、抽题阶段

口头作文题大体分全命题、半命越和自命题几种,类型主要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类和应用文等,题型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时代的脉搏,应兼顾到学生的兴趣,兼顾到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选取的话题应有个梯度,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出题应尽避免"大、难、空"。如"诚信、足球、教育、减肥、电脑"等,学生审题时,脑袋空空,根本无处入手。

②、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学生选材、组材的必要环节,最关键的因素是要使学生打开说话的思路,拓展想象的空间,从而在脑子里形成说话的提纲。准备阶段可安排在5-10分钟时间内完成。

③、说话阶段

说话时要求用普通话,要求围绕一个话越来说,(:抓住一个中心)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突出人物或事物特征,适当地应用语气、语调、情感,积极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注意语言美。

④、评议阶段

评议分自评和互评两种,首先应让其自己来评述,然后再由其它同学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评议可从遣词、造句、选材是否新颖、创意,内容是否具体、有真情实感,主题思想是否健康等角度入手。

⑤、总结阶段

教师权威性的总结,是口头作文的最后环节,教师中肯地提出建议,同时给予充分的鼓励,以激发学生不断说好作文的欲望。

4、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新课程中学语文教学策略要求根据新课程要求,在新的中学语文教学理念、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的要求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对传统的教学策略进行扬弃,取其精华,研究出符合新课标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策略。一是力求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所突破。二是从口语交际角度出发,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能力。

5、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查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同时,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和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要求,进行规范操作。

⑴、资料积累法。用文献法进行理论的搜集和学习研究,了解科研前沿动向,全面掌握国内有关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发展历史和现状等相关信息资料,确定研究方法、内容及措施。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和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将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和学生成长进步的案例积累起来,作为研究的重要资料和研究成果。

⑵、调查法、观察法。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社会对人才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以及中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学生的心理障碍,确定阶段实验重点,由浅入深地进行系统的训练。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评价实验,观察学生的反应,分析学生心理,及时调整活动设计。

⑶、实验法、活动法。设置口语交际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在班级内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并在活动中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跟踪研究,建立档案,分析学生发展和提高情况。及时挖掘日常教学与学生生活中口语交际的有关素材,设计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如专题训练课、渗透型训练课、语言积累运用课、语言实践课、口头作文课等。

⑷、经验总结法。及时收集各种材料、课例,进行深入研究,对各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写出各阶段的论文,最后形成有新意、效果好的实验报告,上汇报课,展示教学成果。

⑸、行动研究法。在理论的指导下展开行动,在行动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行动。

6、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⑴研究的主要思路

①、采用&濒诲辩耻辞;两轮研究&谤诲辩耻辞;模式推进语文口语交际研究。第一轮研究:新设计阶段。分为&濒诲辩耻辞;教学设计一课堂观察一反馈会议&谤诲辩耻辞;叁个基本步骤,实验教师围绕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设计思路,然后由课题组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上研讨课,课后召开反馈会议,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第二轮研究:新行为阶段。参照以上步骤,上第二次研讨课,进一步调整教学思路。

②、语文口语交际研究总结。对语文口语交际研究的全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总结经验。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19月至20139月共分为四个阶段。

⑴、课题研究的调整适应阶段(2011.92011.12

20119月,成立课题组。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文献理论、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分析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制订课题研究计划,讨论并确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及具体分工,主要在高一年级开展课题实验。

⑵、课题研究的重点实施阶段(2012.12012.9

研究内容分听说训练和说话训练两个部分。听话训练目标包括辨析与调整,归纳与判断,扩展语意、丰富情节叁项;说话训练目标包括讲述见闻、说明事物,说话要有合理的顺序,要看对象、语言得体。教师应当根据实验目标和学生实际,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如新闻发布会、口头作文、课本剧表演等。课题组应加强教师课件、论文、学生成绩测试等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工作,进行阶段性实验成果的分析和总结。

⑶、课题研究的巩固提高阶段(2012.102013.5

本阶段重点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内容分听话训练和说话训练两大部分。听话训练目标是:排除听话障碍;一词多说,注意语言美;听不同意见的分歧。说话训练目标是:朗读与复述语言流畅;演讲中心突出、说服力强;辩论观点正确,说服力强;体态和情感训练。训练的方式主要有观后感、词句意义辨析、朗读、复述、主题班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等。课题组应加强对口语交际活动的指导,注意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对阶段性研究成果要及时加以分析和总结。

⑷、课题研究的宣传推广阶段(2013.62013.9

在完成上述叁个阶段的实验研究之后,课题组主要从四个方面做好结题各项准备工作,以迎接教科研主管部门的检查、评估、验收。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课题研究的宣传推广工作。

①课题组对实验成果进行全面分析、比较、总结。

②课题组成员写出个人实验报告和论文。

③汇报展示课。

⑸课题负责人写出课题实验结题报告,编辑《课题研究成果集锦》,举行结题鉴定评审会。

7、分工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张元丽 中学一级   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教学实践研究  主持课题研究(组长)

顾岚岚 中学一级   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组员(副组长)

张志平 中学高级   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课题协调管理  课题研究的协调与管理

张奇飞 中学一级   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组员

  中学一级   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组员

  中学二级   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组员

张丽敏 中学二级   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组员

8、经费分配

学校为每个年级提供了计算机设备,有完善的网络设施,可供教师及时查询最新的资料和浏览处理相关资料;学校也购置了一批相关理论方面的书籍供教师使用。研究经费自筹和学校资助,确保课题正常进行。

9、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⑴课题主要参加者常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其中张志平主任为学校教师发展处主任,张元丽、顾岚岚老师为市级教学能手,房韵老师为市教坛新秀,其他参与研究的教师均有论文发表及在各项比赛中获奖;参加市、区级各类讲课、说课比赛获得优异成绩。

⑵、主要参考文献:

[1] 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刘焕辉.言语交际学基本原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6] 桑青松.试论策略型学习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2,(9).

[7] 陈建伟.《中学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高一学生&濒诲辩耻辞;口头作文&谤诲辩耻辞;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组

 

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评议专家签名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课题主持人签名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