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5:
常州市教育科学&濒诲辩耻辞;十二五&谤诲辩耻辞;规划课题
中期评估表
课 题 类 别
高中语文
学 科 分 类
高一学生&濒诲辩耻辞;口头作文&谤诲辩耻辞;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课 题 名 称
张元丽
课 题 负 责 人
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负责人所在单位
2011年4月26日
填 表 日 期
2013年9月
拟 结 题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1年1月
一、课题组核心成员(不超过10人)研究概述
姓 名 |
主 要 成 果 |
张元丽 |
1、 负责课题的组织管理、实施、计划总结等 。
2、 取得了如下荣誉:2006学年度、2008学年度、2011学年度考核优秀,2008年7月、2009年5月、2012年5月获教育局嘉奖,在2011年常州市作文大赛中获优秀辅导老师称号,2009年12月获常州市高中语文教学能手,2009年获常州市高中语文评优课叁等奖,2012年获&濒诲辩耻辞;常州市优秀班主任&谤诲辩耻辞;称号。
3、 发表、获奖论文:《加强多重对话,构建和谐课堂》、《当作文教学从&濒诲辩耻辞;象牙宝塔&谤诲辩耻辞;奔向&濒诲辩耻辞;十字街头&谤诲辩耻辞;》、《精心设计预习学案,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渔父>一课的课后反思&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预习学案内容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当作文写作从&濒诲辩耻辞;象牙宝塔&谤诲辩耻辞;奔向&濒诲辩耻辞;十字街头&谤诲辩耻辞;》、《减负增效背景下对高叁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认识》、《让学生的作文飞扬个性》发表于省级报刊,《作文教学新探&尘诲补蝉丑;对话式作文教学》获省师陶杯论文比赛叁等奖,《把握学生阅读心理,加强学生文学鉴赏水平》获常州市中学语文论文评比二等奖。《良言一句叁冬暖》获常州市德育案例评比叁等奖。
4、 担任国家级课题《中学写作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子课题组长,参与省&濒诲辩耻辞;十•五&谤诲辩耻辞;电教课题《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模式》、市级课题《教学:组织学生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市级减负增效专项课题《应用预习学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
5、 2012、12 &濒诲辩耻辞;苏教国际杯&谤诲辩耻辞;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 施佳凯、秦力峰、汤达影 叁等奖
2012、12 常州市中小学&濒诲辩耻辞;我的寻访故事&谤诲辩耻辞;征文评选 孟祥辉二等奖、许婧、包安凡、翁润雨叁等奖
|
顾岚岚 |
高中语文教研副组长,市教学能手、市陆建生工作室优秀学员,2011-2012考核优秀,
参编《散文升格指导》,《增强作文教学的理性分析》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二等奖,《浅谈小说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发表于《常州教师教育》,《一片冰心在&濒诲辩耻辞;送考&谤诲辩耻辞;》教学设计获江苏省基础教育学会二等奖 |
张丽明 |
2007年考核优秀,常州市中小学经典诵读优秀教案评选二等奖《兵车行》,《作文先生》主编(联合署名),
指导学生获奖
徐英军:宁静与淡泊&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读《边城》有感获2011年&濒诲辩耻辞;好书伴我成长&谤诲辩耻辞;常州市中小学生暑期读书征文活动二等奖,
陈玲:2012年常州市中小学生&濒诲辩耻辞;我的寻访故事&谤诲辩耻辞;征文评选(中学组)一等奖,
李青,2008年常州市第9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叁等奖
薛聪,2005年常州市第6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 |
张奇飞
|
参与课题:市级重点课题《教学:组织学生有效学生策略的研究》承担子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参与课题: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减负增效专项课题-应用预习学案,提高课堂教
学的有效性专项课题子课题研究。
2.文章:《对话式教学的长袖善舞》发表于《中学生语数外》2008年第6期(省级刊物)、《高中语文作业观念新探》发表于《科教文汇》
2010年第四期(省级刊物)、《作文个性化发展的建议》发表于《江南时报》(省级刊物)
指导学生情况:
2009年6月 指导学生左路发表文章于《常州晚
报》
2010年3月 指导学生崔雪琦发表文章于《成才
导报》
|
蒋霞 |
2007 南京市六合区语文学科教坛新秀称号;2008 南京市六合区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优秀嘉奖;2009 南京市六合区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优秀嘉奖;2010 南京市六合区语文学科高中组赛课叁等奖;2010 常州叁中青年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1 常州叁中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评比一等奖;2012 常州叁中青年教师考核课一等奖;
论文发表获奖:
1教学论文《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尘诲补蝉丑;作文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几点尝试》南京市2008年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
2教学随笔《照照自己》发表于省级刊物《语文报》教师版2009 2 15 第148期;
3教学论文《语文课堂多媒体呈现之误》发表于省级刊物《课堂与教学》2011 第期;
4论文《让学生的姓名成为亮点》发表于《常州教育》2012年第叁期;
5教育案例《借分 还分》发表于《常州教育》2012年第四期;
6 教育散文《梦回那年那月》发表于《语文报》2012年6月15日; |
房韵 |
2012年7月&濒诲辩耻辞;师陶杯&谤诲辩耻辞;论文比赛中,《教育是一门赏识的艺术》获叁等奖。2012年12月《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获常州市教育学会二等奖。2012年辅导学生杨丹蕾、盛智慧在“&濒诲辩耻辞;苏教国际杯&谤诲辩耻辞;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叁等奖。2012年
4月获常州市高中语文&濒诲辩耻辞;教坛新秀&谤诲辩耻辞;。 |
|
|
|
|
|
|
|
|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研究什么问题;怎样开展研究的;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限2000字以内)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训练&濒诲辩耻辞;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谤诲辩耻辞;。具体涉及口语交际活动中的情感与态度、语音表达、内容的呈现、倾听与交流、体态表情和语言修养等六个方面。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是:
(1)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说话,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加强基础训练,注重积累,逐步做到读得准确,讲得响亮,说得有内容、有条理;
(3)准确复述、转述;造句训练要达标;做好围绕中心句展开成段的训练;口头小作文训练;求异思维的训练;快速作文的训练;
(4)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开展各种语文活动,让学生有说的空间和时间。
2、课题研究内容
知识&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成功的基础
口语交际教学必须注意增加学生文化知识积累的总量,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主要采取的做法是:提倡阅读名着;推荐《演讲与口才》、《中学生阅读》、《读者》、《语文报》等中学生报刊;阅读并背诵古典诗词,掌握名句名篇;学习名人演讲稿,组织观看辩论赛及演讲光盘。
技巧&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成功的保证
(1)听的练习。①听读(人或录音机);②对听到的内容加以分析和筛选,弄清意思、主题、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然后加以转述;③听出错误,加以纠正;④将听到的一段话按一个中心重新排序;⑤小组讨论;⑥复述故事;⑦听出言外之意。口语交际中听别人说话,要注意力集中,态度谦虚诚恳,双目正视对方,不随意打岔,体态自然大方,无下意识的小动作。
(2)说的练习。主要是以多种方式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使之养成敢说和会说的习惯。①指物说&濒诲辩耻辞;文&谤诲辩耻辞;;②给材料说&濒诲辩耻辞;文&谤诲辩耻辞;;③短文读评;④同学讲故事;⑤开设聊天课;⑥拓展教材,如课本剧表演、课文续写(或改写、扩写)、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⑦情境练习,提高应变能力;⑧绕口令。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说,要求语言连贯、准确,层次清楚,中心明确,语速适中,能根据对方身份、交际目的和环境气氛等确定表述语气和态度。
(3)体态语练习
面部表情、体态姿势不仅能对交际起辅助作用,而且也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的高低。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不要忽视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给自身带来的影响。
评价&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成功的阶梯
本课题的研究将建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生存经验,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个性和才能。评价方法是:教师评价,即教师根据学生平时活动表现划出等级;学生自评,即学生将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填入表格;同学评价,小组互评;家长评价;查看小组活动记录。具体的操作方式包括行为观察和问卷法、成长记录袋、情景测验、达标卡和评价报告单、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等。
3、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查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同时,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和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要求,进行规范操作。
⑴、资料积累法。用文献法进行理论的搜集和学习研究,了解科研前沿动向,全面掌握国内有关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发展历史和现状等相关信息资料,确定研究方法、内容及措施。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和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将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和学生成长进步的案例积累起来,作为研究的重要资料和研究成果。
⑵、调查法、观察法。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社会对人才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以及中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学生的心理障碍,确定阶段实验重点,由浅入深地进行系统的训练。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评价实验,观察学生的反应,分析学生心理,及时调整活动设计。
⑶、实验法、活动法。设置口语交际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在班级内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并在活动中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跟踪研究,建立档案,分析学生发展和提高情况。及时挖掘日常教学与学生生活中口语交际的有关素材,设计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如专题训练课、渗透型训练课、语言积累运用课、语言实践课、口头作文课等。
⑷、经验总结法。及时收集各种材料、课例,进行深入研究,对各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写出各阶段的论文,最后形成有新意、效果好的实验报告,上汇报课,展示教学成果。
⑸、行动研究法。在理论的指导下展开行动,在行动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行动。
4、课题研究实施策略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在课题分解、交流研讨、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基本达到本阶段的研究目标。
(1)下大功夫拓宽理论学习面,增强教师的课题意识。
针对课题组组长和课题组成员都比较缺乏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给本课题研究活动进行定位,即边学习边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理论学习开始就一边组织教师学习课题方案,一边学习&濒诲辩耻辞;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教师如何做研究&谤诲辩耻辞;等有关课题研究的方法指导理论和经验;在对教育研究与课题研究方法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后,才着手就&濒诲辩耻辞;课程论&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自主探究的理论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课标的解读&谤诲辩耻辞;等材料。坚持自主学习与集中交流相结合,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有收获。通过学习,使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在科学的科研方法的指导下,迅速转化为实用的教学行为,用扎扎实实的课题理论支撑课题研究工作。
(2)课题进入课堂,人人深入课题研究。
为扩大本课题研究的参与面、力求子课题研究有深度、有实效。本课题研究启动后,以学校教研组为中心,由每一个课题组成员深入一个子课题的设计和研究,每一位组员在子课题研究中碰到的问题再由教研组长负责汇总并进行集体讨论、交流。由于我课题组老师都带不同年级班级的教学任务,所以可以涉及到各个阶段教学内容的差异、班级与班级学生学习表现的差异,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本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5、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
(1)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各种各样的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温馨的口语交际氛围,学生变得愿意说,乐意说了,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内在的潜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而课堂教学作为口语交际训练的主渠道,教师努力营造轻松、积极的口语交际氛围生生互动多了,师生互动多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语言内容充实、引例典型、言之有物,有利于增强了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的书面表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我们又常以各种口语交际活动为内容,进行话题作文的写作训练,使学生摆脱说假话、套话、空话的恶劣风气,养成写真事、抒真情的良好习惯。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口语交际课题实验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近几年高考中,我校学生的语文成绩取得明显进步。写作尖子、辩论演讲、征文比赛获奖选手明显增多。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向市级以上报刊投稿,先后有多篇学生习作公开发表。
4、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题实验立足于课堂教学,活跃了语文校本教研氛围,通过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研讨等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口语交际教学水平。尤其是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学生思维活跃,动手动脑又动口,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课题实验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正活跃在教育教学第一线。 |
|
叁、取得的阶段成果(包括出版、发表的成果、已产生的实践反映及专家、行政领导的评价等。已发表的论文,请注明发表的时间及刊物)
1、课题负责人取得的成果
张元丽老师:2012年5月获教育局嘉奖,在2011年常州市作文大赛中获优秀辅导老师称号, 2012年获&濒诲辩耻辞;常州市优秀班主任&谤诲辩耻辞;称号。
发表、获奖论文:
1、《减负增效背景下对高叁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认识》、
2、《让学生的作文飞扬个性》发表于省级报刊,
3、《作文本教学新探—对话式作文教学》获省师陶杯论文比赛叁等奖,
辅导学生获奖:
2012、12 &濒诲辩耻辞;苏教国际杯&谤诲辩耻辞;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 施佳凯 叁等奖
2012、12 &濒诲辩耻辞;苏教国际杯&谤诲辩耻辞;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 秦力峰 叁等奖
2012、12 &濒诲辩耻辞;苏教国际杯&谤诲辩耻辞;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
汤达影 叁等奖
2012、12 常州市中小学&濒诲辩耻辞;我的寻访故事&谤诲辩耻辞;征文评选 孟祥辉《步韵荆川公园》 二等奖
2012、12 常州市中小学&濒诲辩耻辞;我的寻访故事&谤诲辩耻辞;征文评选 许婧《参观瞿秋白故居有感》 叁等奖
2012、12 常州市中小学&濒诲辩耻辞;我的寻访故事&谤诲辩耻辞;征文评选 包安凡《参观瞿秋白故居有感》 叁等奖
2012、12 常州市中小学&濒诲辩耻辞;我的寻访故事&谤诲辩耻辞;征文评选 翁润雨《走进运河五号》 叁等奖
2、课题组其他成员取得的成果
顾岚岚老师:市教学能手、市陆建生工作室优秀学员、2011-2012考核优秀
参编《散文升格指导》 青岛出版社 ISBN978-7-5436-6691-7 2011.1
《增强作文教学的理性分析》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省二等奖 2011.11
《浅谈小说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 《常州教师教育》 2011 第9期 JS-D036
《一片冰心在“送考”》教学设计 江苏省基础教育学会 二等奖 2012.12
蒋霞老师:2011 常州叁中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评比一等奖;2012 常州叁中青年教师考核课一等奖;
论文发表获奖:
教学论文《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尘诲补蝉丑;作文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几点尝试》南京市2008年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
教学随笔《照照自己》发表于省级刊物《语文报》教师版2009 2 15 第148期;
教学论文《语文课堂多媒体呈现之误》发表于省级刊物《课堂与教学》2011 第期;
论文《让学生的姓名成为亮点》发表于《常州教育》2012年第叁期;
教育案例《借分 还分》发表于《常州教育》2012年第四期;
教育散文《梦回那年那月》发表于《语文报》2012年6月15日;
张丽明老师
指导学生获奖:
1、徐英军:宁静与淡泊&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读《边城》有感获2011年&濒诲辩耻辞;好书伴我成长&谤诲辩耻辞;常州市中小学生暑期读书征文活动二等奖,
2、陈玲:2012年常州市中小学生&濒诲辩耻辞;我的寻访故事&谤诲辩耻辞;征文评选(中学组)一等奖,
3、李青,2008年常州市第9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叁等奖
4、薛聪,2005年常州市第6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
房韵老师:2012年4月获常州市高中语文&濒诲辩耻辞;教坛新秀&谤诲辩耻辞;
2011年11月&濒诲辩耻辞;师陶杯&谤诲辩耻辞;论文比赛中,《教育是一门赏识的艺术》获叁等奖。
2012年12月《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获常州市教育学会二等奖。
2012年辅导学生杨丹蕾、盛智慧在“&濒诲辩耻辞;苏教国际杯&谤诲辩耻辞;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叁等奖。 |
|
四、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反思这一阶段的研究过程,我们的体会颇多。
第一,本课题的研究在所有语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濒诲辩耻辞;高一学生&濒蝉辩耻辞;口头作文&谤蝉辩耻辞;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谤诲辩耻辞;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今后研究还需不断加深,向更深的层次延伸,以期全面提高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课堂是本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它比较好地解决了研究过程中的方法问题,但我们感觉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很到位,特别是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每一个过程的参与度和学习反应方面还需加大监控力度,进一步做好质的研究。
第叁,教师对本课题的研究应是积极的,但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只停留口头讨论交流层面,未能形成案例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第四、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适时、经常性的指导。碰到困难时,问题解决不够及时。我们非常迫切地渴望得到专家的大力支持。
|
|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1)课题研究的巩固提高阶段(2013.1—2013.5)
本阶段重点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内容分听话训练和说话训练两大部分。听话训练目标是:排除听话障碍;一词多说,注意语言美;听不同意见的分歧。说话训练目标是:朗读与复述语言流畅;演讲中心突出、说服力强;辩论观点正确,说服力强;体态和情感训练。训练的方式主要有观后感、词句意义辨析、朗读、复述、主题班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等。课题组应加强对口语交际活动的指导,注意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对阶段性研究成果要及时加以分析和总结。
(2)课题研究的宣传推广阶段(2013.6—2013.9)
在完成上述叁个阶段的实验研究之后,课题组主要从四个方面做好结题各项准备工作,以迎接教科研主管部门的检查、评估、验收。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课题研究的宣传推广工作。
① 题组对实验成果进行全面分析、比较、总结。
② 题组成员写出个人实验报告和论文。
③ 汇报展示课。
④ 课题负责人写出课题实验结题报告,编辑《课题研究成果集锦》,举行结题鉴定评审会。
(3)下阶段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如下:
①课题组成员要进一步加强加强对课题研究活动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类。
②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
③整理优秀教学设计、课例、案例,做好实验的教科研论文成果的汇编。
④形成课题研究性报告,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
六、评估小组意见
|
||||
七
评
估
小
组
成
员
|
职 务 |
姓 名 |
所 在 单 位 |
签 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估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