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濒诲辩耻辞;发展性评价层级表&谤诲辩耻辞;的制定*[1]
果冻制作厂911制片厂麻花 张丽明
摘 要 发展性评价层级表是发展性评价的最主要工具,体现着对写作规律的认识、对适合学情的写作知识的选择和转换(转化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的行为术语)以及对发展性评价理论的认识和运用。发展性评价层级表的制定过程是:第一步,根据写作教学计划确定所要训练的专项能力;第二步,筛选写作知识并进行整合;第叁步,确定层级。发展性评价层级表的制定原则是:关注学情、量身定做;着眼于&濒诲辩耻辞;发展性&谤诲辩耻辞;; 学生必须参与。
关键词 发展性评价层级表 开发和制定
一、认识发展性评价层级表;
发展性评价(developmental evaluation)是以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根本出发点,以融合教学与评价为基础和核心,以教师运用评价工具不断开展行动研究和反思,从而改进其教学和课程设计为中介或途径,并最终促进学生、教师教学以及课程叁方面共同发展的评价。(郭家海&濒诲辩耻辞;中学写作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谤诲辩耻辞;开题报告)
发展性评价层级表是根据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将不同学段不同表达要求的训练重点作出分解并制定的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案层级表。其作用是将表达的理论知识化作可操作的行为术语来指导教和学,指导学生的表达实践,引导学生作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1]
发展性评价层级表是课题&濒诲辩耻辞;中学写作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谤诲辩耻辞;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在实践中它是发展性评价的最主要工具,而从理论的角度说,它体现着对写作规律的认识、对适合学情的写作知识的选择和转换(转化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的行为术语)以及对发展性评价理论的认识和运用。怎样制定发展性评价层级表,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发展性评价层级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来作说明。
狭义的层级表(纯表):
细节描写发展性评价层级参照表
层级 |
细节描写发展性评价层级参照标准 |
C级 |
情节:①缺乏细微情节;②有细微情节,但不符合生活逻辑,让人感觉不真实。 |
B级 |
情节:有细微、真实的情节,但比较常见
效果: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情感的表达、对主题的揭示作用不大,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A级 |
情节:有细微、真实且独特的情节
效果:①对于人物的细节描写传神,能够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或者独特个性;②对于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能够暗示或者推动情节发展,或者具有能够使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的象征意义。 |
说明:在不同层级之间难以取舍时,可以依据&濒诲辩耻辞;整体倾向&谤诲辩耻辞;判断;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现有层级划分下再添加&濒诲辩耻辞;+&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尘诲补蝉丑;&谤诲辩耻辞;。
广义的层级表(层级表体系):
广义的层级表即层级表体系,包括&濒诲辩耻辞;层级表&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基本知识&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等级案例&谤诲辩耻辞;叁方面内容。如对于细节描写的层级表体系,除了以上表格之外还包括:细节描写的概念、分别对应于C级B级A级的例文以及其他认为需要补充的知识,如以上表格中还可在呈现参照标准之前添加:评价角度(1)情节:是否细微、真实、独特(2)效果: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情感的表达、对主题的揭示是否起到作用,是否具有出其不意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发展性评价层级表的制定过程
第一步,根据写作教学计划确定所要训练的专项能力
发展性评价层级表的主体内容是写作知识,而写作知识纷繁复杂,制定层级表的时候如果事先没有一个通盘考虑,必然导致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当然写作教学本身按一定顺序有计划进行的话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这里就再谈一谈写作教学的逻辑顺序问题。
写作知识复杂又自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对于这种特点,我们工作室的
进行写作教学时,应该先找到那一个个大的面&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即按一级分类标准分成若干项,例如以表达方式作为一级分类标准,分出想要进行教学的描写、叙述、抒情叁项。再细分下去,如描写这一项,以内容作为二级分类标准,分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景描写叁项,再细分下去,可分为细节描写、白描、工笔等,因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景描写都可能用到这些技巧,所以这些描写技巧可以看成叁级分类。如图所示:
叁级:细节
白描、工笔
|
描写的分层示意图
以上举例只是个人理出的一种逻辑顺序,对于写作知识的分类,有很多种权威的意见,但有的太过复杂,不适合直接用于实践教学,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不必过于追求权威和完美,在相对科学、准确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简明合理、便于理解。
第二步,筛选写作知识并进行整合
确定好训练专项以后,搜索与该专项有关的论文,要注意关注到各类身份的作者,如高校研究者、文艺理论研究者、中学一线教师等,尤其要关注对于该专项的最新信息。
在大量的信息中,对发展性评价体系较为有用的是这样几种类别:定义,分类,作用,指导策略,例文等。
同一种类别的知识,可能会有很多种说法,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筛选和整合。不能贪多求全,太复杂了不利于学生接受。也不要迷信权威,一定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消化,以知识的简明合理为要。
在从大量信息中初步筛选整合出发展性评价体系可能用到的信息之后,还要进行第二步整合,确定纯表中的主要内容。纯表中的内容应该兼具评价功能和引领功能,所以整合时要着眼于几种信息的自然融合。
下面以细节描写的发展性层级表为例进行说明:
纯表中的主要内容是评价细节描写高下的两个角度
(1)情节:是否细微、真实、独特
(2)效果: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情感的表达、对主题的揭示是否起到作用,是否具有出其不意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个角度&濒诲辩耻辞;情节”主要着眼于细节描写的定义,我整合成的细节定义是:细节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些不太引人注意的局部、特征的具体摹绘,或对事件发展中某一细微情节的形象描写。最后进入层级表时,我只提取了细节的本质属性&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细节是一种细微的情节。是否符合生活逻辑、给人以真实感是对细节描写的基本要求,独特是比较高的要求&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这是根据阅读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定下的标准,只有真实而且独特的细节才能打动读者,但对于学生写作而言,独特显然不是人人所能达到的。
第二个角度&濒诲辩耻辞;效果&谤诲辩耻辞;主要着眼于细节描写的作用。&濒诲辩耻辞;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情感的表达、对主题的揭示&谤诲辩耻辞;具体说明了细节描写在哪些方面起到作用,这是由各种对于细节描写作用的知识整合而成。
第叁步,确定层级
知识整合好以后,结合自己的经验、根据对学情的了解来确定层级。层级一般分为叁到四个等级,我前面出示的对于细节描写的层级表没有设置A+级,因为就我们学校的生源而言,能够达到A级的已经是少数,就不再把A+级作为目标了。层级之间的区分要明白清楚。表述要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内容上,评价标准要精细不要笼统;表述上要具体明确不要玄妙模糊。仍然以细节描写的层级评价表为例,如果不加思考,我们可能会用&濒诲辩耻辞;不够生动&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比较生动&谤诲辩耻辞;来作为B级和A级的区分,学生能够判断什么是&濒诲辩耻辞;不够生动&谤诲辩耻辞;、什么是&濒诲辩耻辞;比较生动&谤诲辩耻辞;,但并不能明白为什么&濒诲辩耻辞;不够生动&谤诲辩耻辞;、怎样才能&濒诲辩耻辞;比较生动&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生动&谤诲辩耻辞;就属于笼统的标准,而&濒诲辩耻辞;不够&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基本&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比较&谤诲辩耻辞;这种程度副词太过主观随意,叫人捉摸不透。[3]而如果把标准细分为&濒诲辩耻辞;情节&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效果&谤诲辩耻辞;,再分别加以阐述:
情节:
B有细微、真实的情节,但比较常见 A有细微、真实且独特的情节
效果:
B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情感的表达、对主题的揭示作用不大,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A①对于人物的细节描写传神,能够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或者独特个性;②对于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能够暗示或者推动情节发展,或者具有能够使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的象征意义。
前后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把&濒诲辩耻辞;生动&谤诲辩耻辞;作为关键词的标准只关注了&濒诲辩耻辞;描写&谤诲辩耻辞;的效果而没有关注&濒诲辩耻辞;细节&谤诲辩耻辞;的要求,而把标准细分为&濒诲辩耻辞;情节&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效果&谤诲辩耻辞;两个维度之后就全面了;第二,用对于&濒诲辩耻辞;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情感的表达、对主题的揭示作用&谤诲辩耻辞;的表述来代替含糊的&濒诲辩耻辞;生动&谤诲辩耻辞;,给学生指示了改进的方向,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叁、发展性评价层级表的制定原则
(一)关注学情、量身定做
层级表一定要根据学情量身定做,不存在通用的层级表,不同的教师、甚至是同一教师面对不同的两个班级所制定的层级表之间都有可能不同。
了解学情,一方面是凭教师的经验&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对自己的学生在某一项写作技能上可以达到什么水平,教师一般都能够做出一定的判断。另一方面,还是要借助一定的工具,例如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即将讲到的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以及他们最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此外,要有学段意识。高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初中的教学情况和初叁学生所能够达到的写作水平,高中的层级评价表不能和初中没有区别。这里就要提到课题&濒诲辩耻辞;中学写作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谤诲辩耻辞;中的基础性评价了,基础性评价具有学前诊断功能,高中生的学前诊断可以初中课标规定的表达交流目标为参照。[2]
至于高中的不同年级之间是否存在梯度性差异、又是怎样的差异,个人以为太过复杂,也没有必要这样细分,因为发展性层级表本身已经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发展目标。
b. 着眼于&濒诲辩耻辞;发展性&谤诲辩耻辞;
发展性层级评价表不能只着眼于&濒诲辩耻辞;评价&谤诲辩耻辞;,更要着眼于&濒诲辩耻辞;发展&谤诲辩耻辞;。发展性层级评价表不是一个简单的&濒诲辩耻辞;评价表&谤诲辩耻辞;,评价的目的是引领发展,这就要求评价的同时还要对怎样发展起到指示、引领作用。
这里涉及到知识的分类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知识可以分为叁类&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濒诲辩耻辞;描述性知识&谤诲辩耻辞;,它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对于&濒诲辩耻辞;怎么办&谤诲辩耻辞;的知识。策略性知识是对于&濒诲辩耻辞;如何学习、如何思维&谤诲辩耻辞;的知识,是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的能力的知识。
如果是单纯的评价,可能陈述性知识就够了,但发展性评价就不仅需要陈述性知识,更需要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当然程序性、策略性知识不一定要在狭义的层级表(纯表)中体现,放入广义的层级表(层级表体系),作为专门的升级策略指导与纯表并列也未尝不可,但如果纯表中的评价能够融合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显然更为自然和简明,比单独专门呈现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更理想一些。
c. 学生必须参与
郭家海老师指出发展性评价层级表研制的过程是:在教师提供的基本参照表基础上,全体学生参与、有条件的家长参与,研制出符合学生个体表达技能发展实际的个性化发展性评价层级表。[4]
在发展性评价层级表的制定中,毫无疑问教师是主体,这是由教师的专业素养所决定的。但不能没有学生参与,全体学生参与的意思是教师提供的基本参照表要先由学生思考、讨论,进行修改,最后形成定稿。这个环节必不可少。因为层级表的使用者是学生,必须要学生充分理解接受之后才能起作用。
我觉得细致一点说,可以说评价层级表的开发者是教师,而制定者是教师、学生和有条件的家长。
参考文献:
[1] [2] [4] 郭家海.高中写作教学:构建基于发展性评价的表达升级体系 [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8)
[3]参照荣维东.构建基于科学标准的作文评价指标体系&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从美国&濒诲辩耻辞;6+1要素&谤诲辩耻辞;作文评价指标说起[J] .语文教学通讯,2008(29)
文献引用上还可以再丰富一些。
[1] *本文是全国中语会十二五重点课题&濒诲辩耻辞;中学写作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谤诲辩耻辞;(课题批准号:0076)、江苏省教研室第九期课题&濒诲辩耻辞;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中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研究&谤诲辩耻辞;(课题批准号:2011JK9-L235)研究成果之一。江苏省2011年度第四期省&濒诲辩耻辞;333工程&谤诲辩耻辞;科研项目资助计划基金项目&濒诲辩耻辞;中学写作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谤诲辩耻辞;(项目编号:BRA2011040)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