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是如何上作文讲评课的(上)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10)
实录/四川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 李镇西
品鉴/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梁增红
品鉴:长期以来,作文讲评并未引起我们实质性的重视,至少说在操作上没有像阅读教学那样总结出诸多的模式、路径,因而,作文讲评或沦为&濒诲辩耻辞;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谤诲辩耻辞;的境地,或奢望一蹴而就,或陷入随意无序,或迷失于贪多务得。李镇西老师的作文讲评课给我们以可借鉴、可操作的示范。
这次我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是:1.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素材,写一件使自己感到惭愧的事,题目自拟;2.在写作中突出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在学生按有关程序(写初稿、互相批改、自己修改定稿)完成作文的同时,我也和学生一起写作文(这也是多年来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我对所有作文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两篇相对写得好的作文,尽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精彩片断,还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病句&尘诲补蝉丑;一找出来,归类整理。另外,我还选了两篇写作问题比较典型的作文,以供课堂上学生修改。最后,我从自己保存的过去我教过的学生的作文中,选了一篇同类题材的作文,准备供学生参考。
作文评讲课一开始,我就通过电脑在大屏幕上打出一行大字:&濒诲辩耻辞;真情浓墨写童心&谤诲辩耻辞;。我对学生解释说,这一句话概括了这次作文的要求:&濒诲辩耻辞;真情&谤诲辩耻辞;是说要真实,而不能胡编乱造;&濒诲辩耻辞;浓墨&谤诲辩耻辞;就是要注意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濒诲辩耻辞;写童心&谤诲辩耻辞;就是写自己的心灵世界。&濒诲辩耻辞;值得高兴的是,这次相当多的同学的作文达到了或基本达到了这些要求,其中不少同学的作文还很感人。
品鉴:李老师课伊始就开门见山,点出本次作文讲评的要求,把生动的描述&濒诲辩耻辞;真情浓墨写童心&谤诲辩耻辞;具体化、通俗化,便于学生领会和操作。尤其是李老师对学生&濒诲辩耻辞;这次作文&谤诲辩耻辞;的肯定,使得作文讲评课有了安全的心理环境,师生对话有了和谐的氛围,否则,带着批改作文时发现的&濒诲辩耻辞;种种问题&谤诲辩耻辞;来给学生纠错,学生从内心深处涌起的就是一种拒斥和被动。
第一个板块:榜上有名
我一边说,一边在屏幕上打出&濒诲辩耻辞;榜上有名&谤诲辩耻辞;四个字和一串姓名,同时大声念了这些学生的名字。
我说:&濒诲辩耻辞;这些同学的作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感情真诚,而且描写真切。其中有两个同学的作文最为出色。
第二个板块:佳作亮相
那么,入选今天第二个板块&濒蝉辩耻辞;佳作亮相&谤蝉辩耻辞;的同学是谁呢?&谤诲辩耻辞;我稍微卖了一下关子,在学生们猜测和期待的目光中,我朗声说道:&濒诲辩耻辞;请周晓竺同学登台朗读她的佳作!&谤诲辩耻辞;在学生们的掌声中,屏幕上打出&濒诲辩耻辞;佳作亮相&谤诲辩耻辞;四个字,周晓竺同学开始朗读她的作文。周晓竺的这篇作文写的是一件极其普通的小事:因为当上了班委学习委员,她原来的英语科代表职务被班主任安排给了同桌于若玲同学,对此,非常喜欢英语的周晓竺心里特别不痛快,而于若玲恰恰又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于是,一种微妙的心理便产生了。对朋友的不满、怨恨的情绪,笼罩在两个都很善良纯洁的好朋友之间。文章中的故事没有人为的结果,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对朋友真诚的愧疚。当周晓竺在朗读这篇作文的时候,学生们显然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文章念完了,学生们以他们的掌声表达了对这篇佳作的赞赏。但亮相并未就此结束,我趁热打铁,对周晓竺进行了简短的采访:&濒诲辩耻辞;你能不能给大家说说为什么文章中会有两处分别写道&濒蝉辩耻辞;千钧的重物被吊在一根细头发丝上,在我眼前晃动&谤蝉辩耻辞;和&濒蝉辩耻辞;我心里那个胀得鼓鼓的红气球,霎时把气放了个精光&谤蝉辩耻辞;?&谤诲辩耻辞;
&濒诲辩耻辞;我这是用比喻来描写我当时由紧张到松弛的心理变化。&谤诲辩耻辞;周晓竺解释说。
&濒诲辩耻辞;哦,明白了。&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好,祝贺你!&谤诲辩耻辞;我和学生们再一次向她报以热烈的掌声。
&濒诲辩耻辞;今天,第二位&濒蝉辩耻辞;佳作亮相&谤蝉辩耻辞;的是蔡峰同学。&谤诲辩耻辞;我说,&濒诲辩耻辞;别看蔡峰同学平时的作文好像不怎么样,但我想他今天的作文可能会打动在座所有同学的心!&谤诲辩耻辞;
蔡峰的作文题目是《灵魂的搏斗》,写的是初一的时候一次老师收随笔,他因为没有写,便随便抄写了一篇交了上去。那天,老师评讲随笔,表扬了坚持认真写随笔的同学,蔡峰却感到了弄虚作假的羞愧和痛苦:&濒诲辩耻辞;我的脸红得像太阳一样,耳朵也红得像火。此时,我紧张万分,恨不得马上下课,这可是我认识李老师以来第一次盼望语文课的下课铃!&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我失去了一颗诚实的心。虽然李老师一点儿都没有点名批评我的意思,甚至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我交上去的随笔是抄袭的,但我仿佛觉得全班每一个同学都在用轻蔑的目光看着我&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谤诲辩耻辞;没有掌声,整个教室一片沉默。可能学生们的心还停留在蔡峰&濒诲辩耻辞;灵魂搏斗&谤诲辩耻辞;的战场上&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
&濒诲辩耻辞;刚才我采访了周晓竺,现在我把采访蔡峰的任务交给同学们。大家对这篇佳作有什么看法,可以向蔡峰同学提出。&谤诲辩耻辞;我说。
我的话音刚落,胡夏融同学举手了:&濒诲辩耻辞;我认为这的确是一篇佳作,我听了以后很感动。但是我认为这篇文章也有不足。刚才我听得很清楚,蔡峰说&濒蝉辩耻辞;我的脸红得像太阳一样,耳朵也红得像火&谤蝉辩耻辞;,这里,蔡峰用颜色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我认为不妥当。因为,一个人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脸发烧,但不可能看到自己的脸和耳朵很&濒蝉辩耻辞;红&谤蝉辩耻辞;。&谤诲辩耻辞;
我马上问蔡峰:&濒诲辩耻辞;你认为胡夏融同学的这个意见怎么样?&谤诲辩耻辞;蔡峰真诚地说:&濒诲辩耻辞;很好,我非常感谢他!&谤诲辩耻辞;
这时,掌声终于响起来了。
两篇佳作念完了,我小结道:&濒诲辩耻辞;刚才的两篇文章,当然不能说已经完美得无懈可击。我们之所以认为周晓竺和蔡峰的作文是&濒蝉辩耻辞;佳作&谤蝉辩耻辞;,那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谤诲辩耻辞;仿佛知道我要说什么,学生们情不自禁地一起说了出来:&濒诲辩耻辞;真诚!&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对!&谤诲辩耻辞;我高兴地说,&濒诲辩耻辞;内容真实,感情真切,是这两篇文章最突出的优点,也是所有优秀文章的灵魂!两位同学所写的事都是生活中极普通、极细微的小事,这尤其值得表扬。当然,应该说这次不少同学的作文也有这个特点。比如说,周月同学写自己为在体育课上叫同学的侮辱性绰号而感到愧疚;张萧文同学写他忘了给远方不认识的朋友寄信;崔涛同学写对母亲的愧疚;王君玲同学写自己因情绪不好却冷淡了同学;刘琛同学写自己有一次忘了给修车师傅说声谢谢;陈墨同学为那次忘了做班上的清洁而内疚;吕方继同学写自己一次在十字路口闯红灯的经历,他在惭愧的同时,很自然地联想到&濒蝉辩耻辞;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可不能乱闯红灯&谤蝉辩耻辞;的道理。&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这些同学的文章都应该受到表扬,因为他们首先有一颗童心!&谤诲辩耻辞;
品鉴:这个讲评用采访的形式,独特新颖,注重的是平等对话,而不是&濒诲辩耻辞;教导&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指导&谤诲辩耻辞;,体现了李老师尊重学生的教学民主思想。两次采访各有侧重,一次是老师自己采访学生,一次是学生采访同伴,既有教师的引导,又有学生之间的互动;既照顾到优秀作者,又兼顾到落后学生与一般学生,并且都指向本次点评的重点&濒诲辩耻辞;内容真实,感情真切&谤诲辩耻辞;,不蔓不枝,干净利落。
第叁个板块:片断欣赏
我说:&濒诲辩耻辞;和每次作文一样,虽然佳作并不是人人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彩之笔。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同学作文中的&濒蝉辩耻辞;精彩片断&谤蝉辩耻辞;。&谤诲辩耻辞;
十几位同学依次上台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断(这些片断,我都在作文中用红笔&尘诲补蝉丑;一勾划出来)。在这过程中,我适时通过电脑在屏幕上打出这些片断的内容并进行归类&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
有的在动作描写中融入心理描写:&濒诲辩耻辞;&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当时,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王磊的文具盒静静地躺在桌上。风吹得很猛,教室里的桌椅被吹得直响,我就盯着那文具盒。我知道那里面有一支很漂亮的笔,而且似乎很贵。我四下望了望,似乎没有什么人,确切地说,没人知道我在教室里。突然,风猛地一吹,只听&濒蝉辩耻辞;吱&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嘭!&谤蝉辩耻辞;,门被关上了,我一下子抓起文具盒就往地上摔,那支笔一下滚了出来。我将它捡起来,仔细观察着:我似乎看到了王磊的脸&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一张因刚刚欺负我而幸灾乐祸的脸,我不知从哪儿来的&濒蝉辩耻辞;勇气&谤蝉辩耻辞;,一下子又将它摔在地上,连同那文具盒狠狠地踩了又踩,直至看到那塑料的文具盒裂开,破了。又一阵风吹进来,我觉得心里快活极了!&谤诲辩耻辞;(于若玲)&濒诲辩耻辞;&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我终于把她孤立起来了。我心里乐滋滋的,就像一个为民除害的大英雄看犯人受罚一样。突然,她盯了我一眼,我慌忙避开了她的眼光。可她孤零零的样子、茫然的目光却深深地印人我的脑海,我急速地跑动在球场上,试图忘掉这一幕,可它就像幽魂似地紧紧缠绕着我,像一场恐怖电影令我久久不忘,将我抛入它的阴影里。&谤诲辩耻辞;(彭莹)有的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心理:&濒诲辩耻辞;当我听见售票员在叫乘客买票时,我紧张起来,我的心就像一台正在行驶的汽车的发动机一样,突突地跳个不停。&谤诲辩耻辞;(黄易浩)&濒诲辩耻辞;看着他帮我做着这一切,我的心里翻腾着感激的浪花。&谤诲辩耻辞;(冷欢)
有的通过想像写心理:&濒诲辩耻辞;我终于没有给她寄信去。我内疚极了,仿佛看见她一天天忙着希望到收发室去找她的信,又一次次满脸失望地离去&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谤诲辩耻辞;(张琦耘)&濒诲辩耻辞;我手中的笔在卷子上艰难地滑动着,那些题狞笑着,对我挤眉弄眼,好像在说:&濒蝉辩耻辞;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起!&谤蝉辩耻辞;&谤诲辩耻辞;(王倩芸)
有的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自己的心情:&濒诲辩耻辞;风还在不停地刮着,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我的心在这风雨中更显得沉重。&谤诲辩耻辞;(卢星月)
学生们在读自己的作文片断时,我便引导大家归纳心理描写的种种方法,而这些方法都是从学生作文中总结出来的,使学生们特别容易理解和掌握。
除了心理描写,我还请几位学生念了他们各具特色的片断――
黄芪的作文首尾照应不错:(开头)&濒诲辩耻辞;冰糖总是白如玉,可心灵为什么不能总是白如玉呢?&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这是我一直不明白的头号大问题。&谤诲辩耻辞;(结尾)&濒诲辩耻辞;唉!为什么冰糖能够永远白如玉,而心灵却不能呢?&谤诲辩耻辞;
张杨以一个物件引出话题:&濒诲辩耻辞;它,一颗晶莹无假的雨花石正静静地躺在我的手心,无声地讲述着一个故事&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谤诲辩耻辞;
好些同学语言幽默:&濒诲辩耻辞;因为我很讨厌我的同桌,所以不管她说什么,我都反感。比如,她说她和黄继光是同一个家乡的人。我就有意说话来气她:&濒蝉辩耻辞;这算什么!你和黄继光的关系还不如我呢!&谤蝉辩耻辞;&濒蝉辩耻辞;为什么?&谤蝉辩耻辞;她居然天真地问我,于是我毫不客气地说:&濒蝉辩耻辞;因为我和英雄都姓黄了&谤诲辩耻辞;(黄璐莎)&濒诲辩耻辞;当时,我对班主任的印象特别不好。他是男的,姓黄。他可真是姓如其人。他的皮肤是黄的,食指与中指被烟熏得焦黄,一说话便露出满嘴黄牙,他经常穿的白衬衣也早已洗得发黄。总之,他的一切都似乎与他的姓分不开。&谤诲辩耻辞;(向楠)&濒诲辩耻辞;可能我当时&濒蝉辩耻辞;脑子里有点贵恙&谤蝉辩耻辞;,总爱欺负他。我就像帝国主义,他就像东亚病夫。但是东亚病夫的病总会好起来的,沉睡的狮子终于站起来了。他终于愤怒了,向我这个帝国主义发起了反攻&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谤诲辩耻辞;(汪熠)
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先后有近二十个学生登台朗读自己的作文片断。
品鉴:我不禁为李老师这一教学环节拍案叫好!太高明了。学生的习作,整篇不完美,也许有一个段落值得称赞;没有一个段落完美,也许有一个句子值得肯定;没有一个句子完美,也许有一个词语用得精彩;没有一个词语精彩,也许&濒诲辩耻辞;跟自己以前的作文相比有了新的认识和进步&谤诲辩耻辞;,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闪光点!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于替学生纠错,似乎学生的作文本来就是千疮百孔,一无是处。久而久之,学生逐渐迷信权威,迷失自我,失去了赶超的勇气,学生&濒诲辩耻辞;我不如人&谤诲辩耻辞;的自卑心态潜滋暗长。谈起作文,没有人敢说&濒诲辩耻辞;我的作文好&谤诲辩耻辞;,这已经不是谦虚,而是骨子里的不自信。就这样,我们还要责怪学生&濒诲辩耻辞;不会写作文&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不会改作文&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没有兴趣写作文&谤诲辩耻辞;。李老师的课上,有二十多个学生展示了自己作文片断,可以想见,学生们在读自己的作文片断时油然而生的的自豪与自信。李老师教学生作文,不是&濒诲辩耻辞;告诉&谤诲辩耻辞;,而是善于捕捉时机,&濒诲辩耻辞;引导大家归纳心理描写的种种方法&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而这些方法都是从学生作文中总结出来的&谤诲辩耻辞;,效果自然是&濒诲辩耻辞;使学生们特别容易理解和掌握&谤诲辩耻辞;。
第四个板块:咬文嚼字
我在屏幕上打出了我从这次学生作文中找出来的一些语句&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
记忆忧新 恍然大吾 说出真象 失去连系 结果他受到严历的批评。他是一名从农村来的。
我还深深地体会到了不管做任何事都要自己去动手,不要老是依赖别人,这样既使自己得到的成果自己心里也会很踏实的。
一张旧旧的车月票,早已不知去向,可留在我脑海里的,却远远不止这些&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
我让学生们互相讨论.找出这些语句的错误所在并提出修改意见。面对这些自己作文中出现的错字病句,学生讨论得特别热烈。最后,这些错字、病句被全部改正。
品鉴:毋庸置疑,表扬和肯定是必须的,但不能以此掩盖问题。学生文章中的一些存在问题是要指出的,关键是方法适当。这个环节中李老师处理得比较简洁,依然把&濒诲辩耻辞;球&谤诲辩耻辞;抛给学生,只抓住文章中的常用却易错的一些词句,让学生相互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而不是由老师包办代替。问题不可能一网打尽,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节课上顺带解决一两个语言方面的问题,足矣!
第五个板块:病文修改
今天所提供的两篇病文如下&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
内心深处的谴责
冯颖
丁零零,下课了。&濒诲辩耻辞;速度!&谤诲辩耻辞;我发出了第一声。五秒钟收拾完书包,十秒钟后我已经跑下了楼。今天全兴队客场作战打延边敖东队,叁点钟便开战了,现在回去还可以看下半场。一想到这,我的心早就飞到电视里去了。
来到停车场,看到黑压压的自行车,我的头都胀了。好不容易找到了车,一看表,糟糕,又过了五分钟,看来只有飞车回家了。讨厌,那是谁的车,怎么老把我的车子钩着,我心急如焚,管它叁七二十一,扯出来再说,我用尽全身的力气,终于大功告成了。只听&濒诲辩耻辞;咣当咣当&谤诲辩耻辞;的声音,一排的车子,在我的双手下全都躺下了。我头也未回大步流星地飞车回了家&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
躺在床上,我怎么也睡不着,脑中反复出现白天的那一幕,像放电影一般。我心中非常难受,索性起床来到窗边,看天外的星星。今晚的星星与往日的大有不同。平时星星总是那样的耀眼,而今天似乎特别黯淡。&濒诲辩耻辞;啊!连星星都在谴责我。&谤诲辩耻辞;我自言自语道。忽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有一个同学正在艰难地扶起那一辆辆被我掀倒的自行车。不,那不仅仅是自行车,那是一颗堕落的童心。我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眼角还闪烁着几颗泪珠&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那是悔恨、愧疚的泪珠。
也许这辈子我都不会原谅自己,这件事已深深地刻入了我的内心世界。
现在我说出了这件事,心里要好过一点,那一块压得我喘不过气的石头,终于被我甩掉了。我相信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我的最后一次。
我生命中的原子弹
李 翱
可能是这类似的题目写得太久了,从小到现在有几年历史了,是个老话题了;也许是这类似题目写得有点多了,虽然每次都换题材,一次比一次长,但都未跳出旧框框,感觉好陈旧。我都有点模糊,惭愧的范围包括哪些事,因此提笔前特地翻了翻字典。也许我曾经有意无意地话伤害过别人,当自己发现时,也自责并提醒自己说话要注意,但都没有勇气说声对不起来安慰对方。时间和宽容让我们再次站在一起,因此安慰了我的惭愧。虽然这次我做清洁没有尽到我应尽的职责,受到了批评,但往后我会用行动来弥补现在的过错,新的成绩会让大家原谅我,我的惭愧会变成新的起点&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有一件事给我带来的影响极大,危害如同原子弹,与其他琐事相比也就只是扔错方向的手榴弹。 这件事从踏进初中校门,至今我都一直在做着。这件事不仅仅是让我感到无地自容,还影响我人生中重要的第一步。我想,越往后的日子它暴露的危害就越吃不消,也无法挽回。其实这件事很小,那就是消磨时光。对于珍惜时间的名言前人说了很多,我也听过一此,只是它没有变成我的行动。有时作了坚固的思想防线,却被听一首歌的欲望激得粉碎。可是只有五分钟、十分钟,但日复一日我又浪费了多少青春。每次于这些事,我还沉醉在快乐之中,也不需找理由就短暂放纵了自己。&濒诲辩耻辞;只是一会儿&谤诲辩耻辞;我总对自己这么说。有时清醒都无法克制目己,像毒瘾发作。在这点上,我的意志真是&濒诲辩耻辞;太坚强了&谤诲辩耻辞;!跟李老师学了要两年了,都还没能战胜自己,我感到好对不起。
听着张惠枚的歌,调子没味,词却在我心中改了:&濒诲辩耻辞;我很想哭但是哭不出,等到分数下来,淹未我的心痛袭来,老师绝望地离开,父母泪流下来。我哭了考试不重再来,我就这么等待,舍不得已春去秋来,在校园之外,我在哪里存在。&谤诲辩耻辞;
修改仍然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学生们首先&尘诲补蝉丑;一指出两篇文章的错宇、病句,并提出修改的意见,然后,就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各抒己见。
学生们的讨论非常热烈,发言也十分踊跃。特别令人高兴的是学生们敢于提出不同看法,并勇于展开观点的争鸣。比如,对第一篇文章,有的学生认为不真实,但马上就有人提出取自行车时碰倒别人的自行车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怎么会不真实?另有一些同学则认为碰倒别人自行车的事本身是真实的,但后面的有关描写则是虚假的。又比如,对第二篇文章结尾改流行歌曲歌词的写法,有人认为可以,有人则认为不太好,等等。对于学生的争论,我不急于作结论,而是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并让作者本人也参与讨论,让他们谈谈自己写作时的想法和现在的认识。
学生们相对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第一篇文章,语言较流畅,但某些地方不真实,而且有不少俗套的描写。特别是第叁自然段,让人感觉很假。如有学生说&濒诲辩耻辞;我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眼角还闪烁着几颗泪珠&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那是悔恨、愧疚的泪珠。&谤诲辩耻辞;这一描写就不真实,&濒诲辩耻辞;入了梦乡&谤诲辩耻辞;怎么知道&濒诲辩耻辞;眼角还闪烁着几颗泪珠&谤诲辩耻辞;?第二篇文章内容真实,但详略不当(第一自然段完全可以删除),语言毛病太多,而且没有具体写一件事。
在谈到作文中的描写虚假时,我看到作者的表情很尴尬。于是,我向大家讲了自己初中时代写作文时有过的弄虚作假的毛病。我举了一个例子:&濒诲辩耻辞;在一次运沙土的劳动中,我的劳动工具是轴轮车,空车返程时,我在马路上滑行轴轮车,这是违反交通规则的,因此被执勤人员把轴轮车砸坏了。可是老师布置我们写作文时,我却说自己是为了多装沙上而压坏了轴轮车。这样撒谎的作文,居然还得到老师表扬!&谤诲辩耻辞;
我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濒诲辩耻辞;所以,我原谅一些同学在作文中说假话的错误,因为你们毕竟还不成熟。但是,同学们应该明白,学作文的过程也是学做人的过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彻底抛弃任何虚假!&谤诲辩耻辞;
讨论结束时,两位作者发言感谢同学们的帮助,他们分别谈了自己的收获,并提出了初步的修改意见。
品鉴:这个教学环节中,李老师没有列举出诸如&濒诲辩耻辞;成分残缺&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搭配不当&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语言干瘪&谤诲辩耻辞;等&濒诲辩耻辞;理论术语&谤诲辩耻辞;来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而是让学生直面习作,讨论、发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不足。学生的作文就是身边鲜活的素材,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倘若文章是老师有意&濒诲辩耻辞;从别处拿来&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痛在别人身上&谤诲辩耻辞;的&濒诲辩耻辞;文章病例&谤诲辩耻辞;,学生仿佛冷眼旁观,事不关己,缺乏真切感受,难以触动内心。正是由于李老师的做法具有真实性和现场感,因而&濒诲辩耻辞;学生们的讨论非常热烈,发言也十分踊跃。特别令人高兴的是学生们敢于提出不同看法,并勇于展开观点的争鸣。&谤诲辩耻辞;语文教育的泰斗张志公、叶圣陶都指出,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而这样良好的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亲身实践。李老师是深谙此道的。李老师尊重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的争论,&濒诲辩耻辞;不急于作结论,而是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并让作者本人也参与讨论,让他们谈谈自己写作时的想法和现在的认识&谤诲辩耻辞;;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濒诲辩耻辞;虚假现象&谤诲辩耻辞;,老师也没有予以全盘否定,而是以自己的真实经历来告诉学生&濒诲辩耻辞;学作文的过程也是学做人的过程&谤诲辩耻辞;。结合写作&濒诲辩耻辞;讲道理&谤诲辩耻辞;也是风行水上。
第六个板块:昨夜星辰
这是一个很受学生欢迎的板块,因为学生们都想知道,以前李老师的学生是怎样写同类作文的。这次入选&濒诲辩耻辞;昨夜星辰&谤诲辩耻辞;的作文,是我十多年前教过的一个名叫沉建的学生的文章。
我开始给学生读这篇文章&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
我想说声&濒诲辩耻辞;谢谢&谤诲辩耻辞;!
乐山一中初87级1班 沉 建
我徘徊在&濒诲辩耻辞;寰球&谤诲辩耻辞;理发店门口。
妈妈也真是的,一天到晚总催我去理头。难道她还不知道我素来害羞的性子?这理发店可不比那商店,贸然进去,倘若&濒诲辩耻辞;客满&谤诲辩耻辞;,好半天无人问津,让你等也不是,退也不是,岂不难堪?
这不,我正漫步于理发店门口进行&濒诲辩耻辞;侦察&谤诲辩耻辞;呢!我探头探脑地从店门口往里一瞧,忽然从门里钻了个头出来:&濒诲辩耻辞;小朋友,理发?&谤诲辩耻辞;我惊了一下,他,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操北方话的老人。&濒诲辩耻辞;嗯!&谤诲辩耻辞;我点点头,脸有些发热。&濒诲辩耻辞;进来吧!&谤诲辩耻辞;他笑着说。
进了门,我心里异常轻松,先前那种徘徊时的沉重步伐变得轻盈起来。这位老人多好啊!我想着。&濒诲辩耻辞;这儿坐,好!&谤诲辩耻辞;他给我披好了围单,然后用双手轻轻地按了按我的两肩,接着又操起电推子。他身子稍一欠,像对小孩说话一样,在我耳边问:&濒诲辩耻辞;小朋友,长些还是短些呀?&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短点。&谤诲辩耻辞;我实在是拘束不起来了,同时也感到了他的可笑而又不失亲切,或许是因为他的话语中有那种哄小孩子的语气吧!我似乎变得天真起来,好像又回到了幼儿园时代。
电推子在头上&濒诲辩耻辞;呲呲&谤诲辩耻辞;地响着,镜子里的老人,在围着镜子中的我转。我似乎觉得这太不应该了!他的那双手,那双裂着许多口子的大手,轻柔地按着我的额头,抚着我的面颊,舒服极了。
不一会儿,温暖的水又在我头上哗哗地淋着,我开始下意识地皱了一下眉头:不仅仅因为闭着眼,更因为我等待着粗硬的十指在我头上横七竖八地&濒诲辩耻辞;蹂躏&谤诲辩耻辞;,让人痛得&濒诲辩耻辞;咬牙切齿&谤诲辩耻辞;。可是,今天落到头上的,却是一双那么温暖而又温柔的大手,在头上搓揉着,轻轻的痒痒的,惬意极了&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于是,一种莫名的感情涌上了心头,那是一种让人感动的心情。
我交给了老人一元钱,&濒诲辩耻辞;补你五毛。&谤诲辩耻辞;他亲切地说着,找零钱去了。刹那间,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际,由模糊而强烈:要不要给他道个谢?是呀,是呀!道谢给这么慈祥的一位老人。可是&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那是多么难为情的事啊!对他说声&濒诲辩耻辞;谢谢&谤诲辩耻辞;么?在座的各位会怎么想?同龄人更会暗自嘲笑:多么可笑!理了发,居然还要说&濒诲辩耻辞;谢谢&谤诲辩耻辞;!嗤!怎么说得出口?因为他们认为,别人为自己理发是天经地义的&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给了钱嘛!因为他们觉得这&濒诲辩耻辞;玩意儿&谤诲辩耻辞;过时了,没必要!因为他们觉得这只有在电影中才有,而现实中真这么做未免太做作,太可笑了!的确,我并没有得到比别人更多的照顾,但顾客与店员之间的关系难道仅是金钱上的关系吗?&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倘若我还小,我可以奶声奶气地说:&濒诲辩耻辞;谢、谢、叔、叔!&谤诲辩耻辞;倘若我已经是大人了,我可以潇洒随意地说声:&濒诲辩耻辞;麻烦了!&谤诲辩耻辞;可为什么我、我们80年代的中学生就没有这种礼节呢?
&濒蝉辩耻辞;&濒诲辩耻辞;给,拿好!五毛。&谤诲辩耻辞;亲切的话语又响起了,我似乎于心有愧,低着头,在接钱的一瞬间,心中说了声:&濒诲辩耻辞;谢谢!&谤诲辩耻辞;接着,又像是怕人听见似地溜出了门外。我很软弱,因为我最终没能把&濒诲辩耻辞;谢谢&谤诲辩耻辞;说出口。因为我最终没能打破我们中学生当中不少自以为&濒诲辩耻辞;开放&谤诲辩耻辞;而买际上是陈旧的那些思想框框。
唉!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说声&濒诲辩耻辞;谢谢&谤诲辩耻辞;,真的!而且,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又一次发誓:下次理发一定要去找那位老人,并且&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一定要说声:&濒诲辩耻辞;谢谢!&谤诲辩耻辞;
作文读完了,我评论道:“沉建同学的这篇作文所表现的心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但是,很少有人将其写入作文,因为我们有的同学总是习惯于写‘有意义的大事’。在有的同学看来,今天既没有植树,也没有歌咏比赛,怎么写得出作文呢?好像不学雷锋就没法写作文。其实,只要是生活中发生的事,都可以写成作文;而且,生活的美往往蕴含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沉建的这篇文章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看着学生们若有所悟的神情,我突然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沉建同学也被李老师请到了我们的课堂。只不过当年的小同学,今天已成长为小伙子了!”
迎着学生们热烈的掌声和惊喜的目光,沉建同学从后排走上了讲台。
我和沉建握了握手,说:“-看就知道你今天刚理了发。顺便问问,你现在理发是否都要对师傅说声‘谢谢’?”
“那当然。”沉建毫不犹豫地答道,“因为这是对师傅起码的尊重。” 我对学生们说:”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尽管向沉建哥哥提出来。”
有几个学生分别向沉建请教了一些写作上的问题,沉建—一作了回答。
我请沉建对大家说几句话。他说:“我很遗憾我只是李老师的‘昨夜星辰’,我很羡慕你们。刚才听了你们的优秀作文,我感到你们现在比我当年读初二时强多了,不,当年的我简直不能和你们现在比。我相信,你们今后一定能够比我现在有出息!”
我说:“沉建现在也很有出息呀!他现在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同学们今后要打官司可以去找他!”
听了我的话,沉建笑了,学生们也笑了……
品鉴:这个板块之所以“很受学生欢迎”,就在它很巧妙地激发了学生“见贤思齐”的愿望。作为李镇西老师曾经的学生、现在学生的学长,沉建的文章可亲可感。如果我是学生,一定会想:我也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更为精彩的是,像央视节目中经常出现的镜头一样,把当年的学生请出来与现在的学生交流。时空虽然有所跨越,但不变的是,都因为是李镇西的学生而骄傲和幸福,都因为在李老师的语文课上而获得知识、能力、人生的启迪。那人,那文,都是真实的,这比任何的说教都来得有价值。